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画种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其材料属性,因此对绘画材料语言及新审美空间的探索创新会极大促进画种的认知和表现空间。岩彩画先天带有现代绘画特质——开放复合的多元综合性。中国画家应重视现代岩彩画材知识,研究探索其材质综合特性,在继承中国传统重彩画优势、保持自身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画种的媒材技法,使岩彩绘画语言不断丰富、成熟,表达更自由、更具中国精神,可以跨地域空间,与西方强势文化进行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引领者,傅抱石一方面继承了"尚古"的民族审美传统,以古为新、以形写意,开拓了古朴雅正的艺术审美空间,彰显了民族绘画的诗意追求;另一方面,其延续了"文、人、画"的传统绘画精神,坚持文为人而化、画因人为美的观念,结合民族抗战现实,创造性地对传统笔墨技法进行革新和改造,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抱石皴"。显然,傅抱石的绘画美学在总体上体现出民族性品格,也凸显了其作为人民艺术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
唐凤鸣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4):67-70,76
中国绘画的特征是绘画理念、工具材料及其衍生的笔墨技法三者的统一,任何单独剥离其中一种或将其对立进行中国画的革新都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继承中国画的特长,发扬传统绘画中的中华文化精神,才是中国画革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写生方法、绘画风格多元化的今天,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精神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山水画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它自身有着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范畴,能否正确的继承和发扬,定会成为衡量我们艺术实践成功与否的标准。山水写生的成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画者对师古人的理解是否深入,对中国山水文化内涵的理解是否精到。  相似文献   

5.
中国绘画的特征是绘画理念、工具材料及其衍生的笔墨技法三者的统一,任何单独剥离其中一种或将其对立进行中国画的革新都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继承中国画的特长,发扬传统绘画中的中华文化精神,才是中国画革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娄婕 《家教指南》2006,1(5):45-50
本文试图沿着中国绘画色彩体系的发展脉络,结合敦煌石窟艺术,重温和研究中国绘画传统的色彩观念、绘制技法和审美理想,进一步发扬丹青传统.  相似文献   

7.
西方油画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纵观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可以看出民族油画只有根植于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精粹中汲取营养才是中国民族油画的出路。且不仅仅是绘画题材、绘画技法的民族化,更需要画家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刻地认识,并能做到师法自用。  相似文献   

8.
工笔画和写意画同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体系。就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而言,中国绘画从象形的萌芽状态初始,就一直在追求“写意精神”。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绘两的审美理想之中.也与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体系密不可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有史以来就以中国人的审美艺术思维.表达心中美好的“写意精神”。并在绘画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许令令 《现代教学》2015,(Z1):120-121
漆艺发源于中国,中国漆画是中国民族绘画的新创造。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进入了儿童创作的最佳时期。漆画中的综合材料及技法、手工与绘画的运用,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审美感觉趋于多元化,学生更能体会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本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化发展的宗旨,我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了"漆画世界"工作室,构建了一个发现、传承与创造的充满欢乐的漆画课堂。一、从整体上开展漆画教学的有效措施我校要求学生既要继承还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0.
陈思遥 《文教资料》2013,(18):61-62
无论是复笔细腻、古雅华丽的重彩画风,还是别具一格的逸笔写意,或者是独特的泼墨泼彩,张大千的绘画艺术不仅体现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更体现理论与技法上中国画色彩的全面复兴。"大千荷"以荷花图式为载体,见证了张大千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曲艳玲 《中国教师》2009,(Z1):49-50
中国画是学习祖国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中国画课程的设置不仅仅在于继承和完善传统中国画技法,更可以加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知,高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开设中国传统绘画临摹课程已成为共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永乐宫壁画临摹实技。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22,(1):117-122
中国意象油画吸收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美学思想,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精神,是在近代东西方文化近距离激烈碰撞之下的产物,具有超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代表了中国油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生命在生活中的体会构建了个体与绘画作品的精神关系,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意象油画的绘画语言内涵。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并且最终会获得诸多文化的认同与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中国当代意象油画以其特有的审美内涵和绘画技法发展了油画艺术语言以及绘画的精神取向,是油画民族化、本土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分析中国传统绘画在高职学生中普及的有利条件及现状,提出积极开展前序教学、有效推进线上教学、持续优化线下教学等措施,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知识的了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领悟,提升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14.
石磊 《甘肃教育》2023,(9):83-86
中国传统水墨画气韵生动、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载体。水墨画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可涵养气质,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创作水平。随着新时代中外艺术理念与绘画技法的不断交流融合,创意水墨画应运而生。在创意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剪贴、拓印等手工技法,提点画作神韵,可调动学习兴趣;以“撒盐”等肌理技法,丰富创作形式,可启发创新思路;再以古今不同概念类型的水墨作品对比赏析,可促进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与现代绘画题材及元素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试论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以来,中国山水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有机营养基础上,融合了一浪接一浪的中西艺术思潮,在关注现实生活、表现时代情感、创新绘画语言的艺术道路上,由传统样式走向丰富多元,体现出对笔墨技法重新的解读认识和观念转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老一辈画家们的创作积累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语境的变迁,追求视觉感染力,探索笔墨实验,重建文化价值,山水画风格呈现出更为多彩变化的时代风貌.皴法这一传统的技法得到进一步发扬,作为山水画整体性审美的根基,紧扣时代脉搏,焕发出生动而新鲜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山水画写生是画家贴近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最为直接的手段,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除了认真学习传统技法以外,还要注重写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抽象绘画的本土性、民族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抽象绘画的当代性与传统审美有着深刻契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抽象审美意境、人文精神与传统精湛的抽象符号进行分析,能从多角度解读中国抽象绘画所包含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并促进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谈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与创新,首先是转变观念,其次是技法创新。由传统绘画形式变成现代审美理念和新型的艺术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艺术的造型观念是意象的 ,是作者把现实的物体怎样转化为心中所要表达的 ,并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的一种艺术创造。意象审美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在进行审美时采用的方式就是意象的 ,而不是写实的。在中国传统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意象审美对物进行观照的 ,意象审美牵涉的方面很广 ,绘画、诗歌、音乐、书法、建筑等都以意象审美为基础 ,各个领域在审美上又有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对于绘画来说 ,书法与它的联系是最紧密的 ,书法线条的特殊性和更强调意象的审美含义 ,使绘画从书法中吸取了经验、技巧 ,在表达形式上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笔意 ,把要表达的物象的意境表达得更加突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法则———意象审美进行学习 ,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在继承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彩画历史悠久,水特性的表现一直是水彩画的精神所在,也是水彩画的魅力所在。画家陈流在吸取传统艺术因素的基础上,受到当代艺术观念影响,突破性地寻求自我,对水彩画的题材、技法进入精神层面的表达。绘画作品中采用大量图式,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能量,用图式来唤起力量。陈流的艺术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相契合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