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需要一个和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学生获取人类知识、经验、化的重要场所,一个人最初的学习都要在学校里进行,制定校规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这种学习和成长的有序性。然而,如果学生在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虽然,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但学生体验不到学校生活的乐趣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的关键更多的还在于我们的一些冷漠的校规。  相似文献   

3.
赵旭 《林区教学》2012,(6):41-42
在学生厌学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要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主动去学,具有好学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证学生的学习在一个快乐、和谐的环境中进行,从而使他们养成终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虞远振 《广西教育》2014,(13):13+15-13
山区学生给外界的印象往往是淳朴、单纯、勤奋、好学,但事实上,山区学生厌学现象并不鲜见。要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我们必须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组织本校拥有十年以上教龄的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对山区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中,课题组主要运用了调查法、个案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课题组在贺州市水口镇初级中学的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各抽取50名学生,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同学们积极探究,充分给予他们自身操作的机会,特别要求学生要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方法,还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并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要唤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这就还要求我们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尽量让学生产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的一种良好的学习境界,为同学们营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时空。下  相似文献   

6.
当今学生厌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其形成原因有四:一是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体脑倒挂现象及少数家长的“短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由不学到厌学;二是现阶段教材中部分内容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由难学变为厌学;三是有些教师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只知对学生满堂硬灌,把学生推入题海,使得学生学习负担沉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厌学;四是厌学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差,或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遇到一点挫折,就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厌学。如何帮助学生排除厌学…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就是要消除学生厌学情绪,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然而,究竟什么是愉快教学,它的意义是什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本文就此作出一些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生"厌学"除了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差外,也与学校管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有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厌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坚持长期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与家长齐抓共管,从严治校,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那么,学生"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学生长时间在教师的语文教学中机械重复地学习,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厌学情绪。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并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那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潜能将无法估量。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保证课堂教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尊重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完成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教师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  相似文献   

11.
情趣包含性情、感情、兴趣、志趣等内容。学生的情趣既有天性的,又有后天习得的社会情感和各种学习兴趣及理想、志趣。我们所理解的情趣教学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不少高中生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缺乏兴趣,特别是到了高中学习的难度加大,容易滋生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精神,防止厌学情绪的蔓延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的教育过分地把学习强调是任务,是使命,而忽视学习乐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而兴趣,就如燃烧,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能诱使我们主动地去学习新的东西。数学家韦尔斯十年磨一剑攻克费尔马大定理,就是从小就迷上了这个世界难题。物理学家弗里希"科学家必定有孩童般的好奇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保持这种孩提时的天性。"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厌学是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甚至也是令厌学本人感到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在许多时候,学生自己也不希望自己厌学,但他们却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这一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较好解决的话,其累积性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厌恶性反应定势”,即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涌现出焦虑、压抑、烦燥,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使他们形成退缩、自卑、逃避、自我概念不良等个性特征。对此,笔力图结合自己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的体会和反思,从心理学的视角揭示导致某些厌学类型的深层内在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硬灌,由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枯燥无味的“苦学”,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因此,我们就必须巧设课堂教学,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厌学问题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而中小学生厌学大多以厌学数字开始的,因此,挽回此局面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认为,教师借助对学生的赏识来推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滴水穿石     
《快乐阅读》2013,(23):9
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然而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竟是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学习。"——陶行知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爱默生比宇宙更寥廓的是什么?是想象力。——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8.
文间就如何调节学生低落的情绪,关键是深入地挖掘其潜在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治病救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解决教育教学中学生因情绪而厌学的教育难题。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资源,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物理学往往被学生认为是一门应用科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对提高一个人的自身素质有重要作用。怎样变难为易?这就需要创新。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变怕学、厌学为好学、乐学。  相似文献   

20.
“好学、学好”是愉快教育研究的一个基本主题,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心理特征,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寓教于乐,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根据这些认识,自1993年秋季起我们确定并开展了“好学、学好”的教改专题实验。所谓“好学”,就是学生既乐于学习,又主动勤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