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区气候特点适合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而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场地的选择与建设,种蟾蜍期、蝌蚪期、幼蟾蜍期、成蟾蜍期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大蟾蜍生活习性及人工养殖场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大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个体发育过程有变态现象,抱对、产卵、排精、受精过程、受精卵的孵化及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成体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可水陆两栖,怕低温,气温过低需要冬眠.蝌蚪期食性是由植食性向杂食性转变,到大蝌蚪期以后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同时由摄食静态饵料转变为捕食动物性活饵,因此在人工养殖选择养殖场地时,应根据中华大蟾蜍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等件的要求选择场地,以使建造的养殖场有利于中华大蟾蜍的生长繁殖,并能获取最大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前言有关无尾两栖类有性杂交个体生殖腺发育状况以及采用放射自显影术对无尾两栖类早期胚眙的某些器官中 RNA 和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研究均有过报道。但对其蝌蚪期生殖腺各部位的 RNA 及蛋白质的合成,尤其是对无尾两栖类种间有性杂交个体中类似的工作目前尚未见报道。由于在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内,生殖腺是核质矛盾斗争集中的表现场所。因而本文采用放射自显影术,通过对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的正交和反交所得的杂种蝌蚪(发育45天)生殖腺的初步观察,对生殖腺中的性细胞、滤泡细胞及滤泡间质等三个指标进行 RNA 和蛋白质合成相对量的比较,旨在了解无尾两栖类种间有性杂交组合的发育过程中,生殖腺不同部位的 RNA 及蛋白质合成的状况以及有性杂交对其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凯氏定氮法对赤峰地区八种蝗虫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八种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都很高,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含量有些差别,其中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蛋白质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为78.13%;依次是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蛋白质含量为78.05%;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蛋白质含量为77.87%;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蛋白质含量为77.43%;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蛋白质含量为75.51%;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Saussure)蛋白质含量为72.88%;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蛋白质含量为72.62%;含量最低的为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蛋白质含量为68.33%.  相似文献   

5.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研究不同农药(醚菌酯、世清-苯醚甲环唑及其联合)的浓度和pH值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极端酸性(pH=3.0)或碱性(pH=11.0)条件下,所有农药的不同浓度实验组的死亡率均达100%。醚菌酯在pH=9.0和pH=10.0时,各浓度实验组蝌蚪的死亡率均10%;在pH=5.0和pH=7.0时,均表现为中等毒性。世清-苯醚甲环唑在pH=5.0、7.0和9.0时,均表现为低毒性。2种农药的联合作用在pH=5.0、7.0和9.0时也表现为低毒性。重复测量检验法(Repeated measuresANOVA)统计结果表明,农药浓度、pH值、染毒时间及其相互作用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死亡率的影响均极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几种生态因子对大蟾蜍中华亚种蝌蚪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ustus von Liebig的law of the minimum和V.E.Shelforal的law of tolerance对大蟾蜍中华亚种的蝌蚪在其他相同适宜条件下,处于不同pH、温度中进行单因子探索。结果表明:(1)PH为6—8是最适区,5—6、8—9之间是适宜区,10以上、3以下是不能生存的最大、最小耐受限。(2)温度5℃以下和35℃以上为不适区,5—10℃和35—36℃为适宜区,10—35℃范围内为最适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在不同脏器中的差异. 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肝、肾、心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 结果细胞色素C含量在肝组织中最高,心肌组织中最低. 结论细胞色素C含量具有组织器官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方法,对大鳍鱯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鳍鱯雄性亲鱼精巢、肝脏和肌肉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90g/100g;其次是精巢,为26.38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38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精巢最高,占53.41%;其次是肌肉,占52.93%;肝脏中最低,占51.96%。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61g/100g;其次是卵巢,为22.42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7.04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卵巢最高,占52.85%;其次是肝脏,占51.76%;肌肉中最低,占49.OO%。从脂肪酸组成来看,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雄鱼与雌鱼的三种组织器官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脂肪酸相似,它们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和C16:1n-7(棕榈酸)。研究揭示了大鳍鱯繁殖期雌、雄亲鱼主要组织器官在物质构成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砧木对嫁接西瓜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三种不同的砧木(麻粒、专用砧、三用砧)上嫁接同一品种的西瓜,对西瓜苗期成龄叶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嫁接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以麻粒作砧木嫁接的西瓜叶片中含糖量最高、C/N最大,POD、MDA含量最低,SOD活性最高,是西瓜嫁接的优良砧木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方法测定了不同女贞子样品的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并对女贞子样品同时进行了近红外光谱测定.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对女贞子近红外光谱的处理,探讨了同时测定女贞子蛋白质、脂肪和多糖含量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方法.结果表明:将离散小波变换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结合,可明显提高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女贞子样品中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多糖的预测准确度,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蝗虫营养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蝗虫的脂肪含量不明确,故此采用索氏提取器循环抽提法测定了赤峰地区五种蝗虫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蝗虫的脂肪含量不同.这五种蝗虫脂肪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中华稻蝗的脂肪含量为4.83%,无齿稻蝗的脂肪含量为5.68%,东亚飞蝗的脂肪含量为5.95%,短星翅蝗的脂肪含量为7.56%,黄胫小车蝗的脂肪含量为9.00%.五种蝗虫脂肪含量普遍很低,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小荚蛏不同生理阶段(配子发生期、成熟期和排放期)软体部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小荚蛏软体部含有2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3种.各生理阶段的SFA、MUFA和PUFA含量差异极显著,23种脂肪酸除C20:3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22种脂肪酸含量差异均显著;SFA含量以排放期为最高,配子发生期为最低;MUFA含量在配子发生期高于成熟期和排放期,PUFA含量在配子发生期和成熟期高于排放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检测了白羽AA肉鸡在4周龄时其胸肌、腿肌、脂肪、心、肝、脾、肺、肾、腺胃、肌胃、肠、脑共12个组织和在1日龄及1、2、3、4、5、6、7周龄时腿肌、肝脏、脂肪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除肾外其余组织均表达一定量的IGF-I mRNA表达,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腿肌6周时IGF-I mRNA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其余各时期也都高于1日龄时的表达;肝脏中表达量最高时期是3周,然后又呈下降趋势;脂肪中在3周时表达量最高,然后其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本实验结果揭示了生长早期肉鸡IGF-I基因mRNA的时空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生长轴相关基因对肉鸡早期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内鲜牛奶包装上的标注,标明的营养成分含量只有两种:脂肪和蛋白质。在脂肪被视为健康杀手的今天,一般人不会在乎脂肪含量是否达标。蛋白质才是牛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鲜牛奶包装上都会注着蛋白质含量为100毫升≥2.9克,以表明符合鲜牛奶的国家标准(100毫升≥2.95克)。  相似文献   

15.
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了不同品质牛奶中的钙含量。结果表明:伊利早餐奶钙含量最高(1.043 8mg/g),银桥酸牛奶钙含量最低(0.958 9 mg/g)。对于同一品牌牛奶,伊利早餐奶中含钙量最高,伊利酸牛奶中含钙量最低;不同品质纯牛奶:伊利纯牛奶中的钙含量最高,古城纯牛奶中的钙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被测试材料纯净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饮品作为实验材料,比较其处理前后蛋白质含量测定值的差异。结果显示,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会影响测定结果,未经脱脂处理的材料测定值高于实际含量。建议:在测定鸡蛋清蛋白质含量时可以经滤膜过滤减少结果误差;牛奶中蛋白含量测定可以通过脱脂处理减少脂肪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可选择市场上的脱脂牛奶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内(24、48、72h)福寿螺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观察重金属污染物对福寿螺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影响,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铬(Cr3+)、铅(Pb2+)、铜(Cu2+)对福寿螺的胁迫作用.结果显示:在Cr3+的胁迫下,福寿螺肝脏内的丙二醛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u2+胁迫下,丙二醛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且与重金属浓度成正比,在最大浓度72h时达到最大值;用Pb2+处理时,MDA含量显著上升,但各浓度在72h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镇海林蛙蝌蚪的死亡率随着甲维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水温15℃条件下,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53 mg/L和0.129 mg/L,其安全浓度为0.0129 mg/L.显示了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IDE家族基因在肥胖型和瘦肉型猪的脂肪、肝脏及肌肉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初步探CIDE家族基因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创新点:首次在肥胖型与瘦肉型猪模型中解释CIDE家族基因可以调节脂质代谢,并有助于脂肪沉积及导致肥胖。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 CR)检测肥胖型蓝塘猪和瘦肉型杜长大猪的脂肪、肝脏和骨骼肌中CIDE家族基因、SREBP-1c、PGC-1α、HNF-4α、FASN、DGAT1和DGAT2、perlipin 2等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血浆生化指标仪试剂盒检测两个品种猪血浆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含量。结论:肥胖型蓝塘猪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中的Cidea和Cidec,及肝脏中Cidec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瘦肉型杜长大猪。在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包括SREBP-1c、PGC-1α、HNF-4α、FASN、DGAT1和DGAT2基因)表达量都是蓝塘猪高于杜长大猪。蓝塘猪肝脏中的SREBP-1c、HNF-4α和PGC-1α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蓝塘猪背最长肌组织的SREBP-1c、HNF-4α、PGC-1α和DGAT2基因表达量高于杜长大猪。然而,蓝塘猪的脂肪、肝脏及背最长肌三种组织中的perlipin 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猪。此外,蓝塘猪血浆中的甘油三酯、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高于杜长大猪。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肥胖型和瘦肉型猪不同组织中的CIDE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背部脂肪厚度、腹部脂肪重量、血浆中的甘油三酯、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浓度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综上所述,CIDE家族基因可以调节脂质代谢,并促进脂肪沉积及导致肥胖。  相似文献   

20.
报道浙江丽水三岩寺区域4个无尾两栖类物种(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虎纹蛙、镇海林蛙)的4例繁殖期非正常抱对现象,包括多重抱对(1只雌性和3只雄性,虎纹蛙)、从腹部抱对(镇海林蛙)、2只雄性抱对(虎纹蛙)、不同物种之间抱对(雄性黑眶蟾蜍和雌性中华大蟾蜍)等。影响非正常抱对的因素可能包括成年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化学信号(性激素)和被抱对个体的行为反应等。无尾两栖类非正常抱对现象为我们研究无尾两栖类的繁殖行为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