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学习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教师要经常结合教材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不能让其松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激发阅读兴趣,体验快乐阅读1.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阅读的持续兴趣。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动机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互相问答以体验成就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阅读力"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事实是很多学生只为应付考试而阅读,内在英语阅读动机不强,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量小,因此很难满足以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激发阅读动机是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保障。本文通过对阅读动机因素的分析,研究相关可行的激发策略,引导学生的阅读动机从工具型动机转向欣赏型动机,将阅读变为"悦"读,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快乐,最终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热情,为更好的开展阅读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安晓瑜 《学周刊C版》2019,(18):135-135
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影响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发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课前阅读指导、兴趣的激发、个性化阅读和相关练习等方面的课堂设计。近年来,笔者一直尝试着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紧密结合,现简要总结出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阅读动机调查,考察阅读水平差异带来的动机倾向及个体差异,其中部分学生接受了为期18周的阅读动机和策略训练。数据显示,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动机的强弱程度和倾向上都呈现出相似规律。高水平阅读者的整体阅读动机强于低水平阅读者,而外部动机是所有学习者最强的阅读动机倾向。通过阅读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正确的归因训练和阅读策略练习等阅读教学改革,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需要突出学生兴趣激发,以学生自主阅读练习为主。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思路,从阅读几个重点环节入手,拓展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荣吉 《文教资料》2011,(34):67-68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翼.影响着语文教育。如何成功地实施阅读教学.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分四个步骤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创设相关情境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对话建构文本,培养阅读素养;辅以读写练习,形成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8.
全民阅读活动的不断推进要求更多的社会个体具有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能力,也为传统研究重心在青少年阅读活动的阅读研究提出新的论题。当前学习科学领域关于"非正式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强调阅读活动的社会属性,凸显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情境设置以激发阅读动机、关注数字化阅读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研究成人阅读活动的特点、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用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析高职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职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笔者从高职英语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基于"期望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及"合作学习理论"得出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应该进行"需要"分析,激发学生阅读动机;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现有的评价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科学呈现及有效性设计是夯实阅读质量的根本.然而纵观时下阅读教学,仍有不少离目标、离书本、离学生的做法,使得不少学生似乎失去了时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阅读成为了他们的压力.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析因探源、提出见解、反思感悟对"问题有效性设计"这个老话题做些新的思考,以求抛一片砖引无数玉的目的,挚请方家阅后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