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生物钟     
各种不同生物体内部有自己的“时间表”,并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有节律的活动。生物节律的周期可以是一昼夜、一个月,一年或一年以上。人们把这种存在于生物体内部保持时间或维持节律的机制,形象地称为“生物钟”。其实,生物钟是很普遍的生命现象,并不神秘,不仅高等生物有,而且很多动植物,甚至菌类也都有这种现象,远在生命起源的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5,(1):46-47
男性节育新法;新型船用陀螺罗经;用生物节律调控动物生长;用生物毒素合成药物;肉鸡加工生产线机检系统;新型富营养稻米;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人体内的“隐性时钟”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  相似文献   

4.
任林茂 《大众科技》2014,(6):297-299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揭示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驾驶员的行为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利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对驾驶员及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安全行车的管理和指导,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5.
医药临床     
<正>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将"BMAL1敲除猕猴表现出睡眠紊乱与精神相关异常"和"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基因敲除猴模型"两篇系列研究论文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利用CRISPR/Cas9方法,敲除猴胚胎中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产生了一批BMAL1缺失的猕猴,所获得的5只BMAL1敲除猴表现出上述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致,因此不能作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为此,采集了1只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敲除猕猴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5只BMA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  相似文献   

6.
生物节律对人体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影响人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安全,人体在节律周期中不同的时间段,情绪上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这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当人体处于节律临界期的时候,容易出现体能下降、情绪激动等行为,此时的工作质量就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在这时进行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就容易出现操作上的失误,情绪上的波动等状况,不但会影响工作质量,对人身和工作安全也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对生物节律理论进行一定的掌握,对企业制定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入手,结合人体生物节律的理论,以生物节律理论为指导,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书名:《生命的季节——生生不息背后的生物节律》定价:52.00元作者:罗素·福斯特,利昂·克赖茨曼译者:严军刘金华邵春眩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4月ISBN:978-7-5428-5260-1/N·965这本由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专长于生物节律研究的罗素·福斯特和科普作家利昂·克赖茨曼合作撰写的《生命的季节——生生不息背后的生物节律》,详细而生动地讲述了关于生命体怎样适应季节更迭的故事,读来一气呵成,让我对"生物钟"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知道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对动  相似文献   

8.
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整个人类都是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以及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都会随着昼夜交替作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草履虫是一种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单细胞生物,由于其结构简单便于观察、增殖速度快、容易在野外采集且培养方法多样简便等特点,常作为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周期性规律,这种生物节律在许多生物中普遍存在,而多种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的抗逆性反应与它们自身所表达的热激蛋白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抗逆性蛋白在它们面对恶劣环境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保证它们正常的繁衍生存。本实验在相同光照与相同营养物质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温度与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处理草履虫并培养,每4个小时计数一次,并用SPSS中的Duncan式新负极差法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草履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的时间段中有增殖节律的表现,且在30°C条件下,13:00-17:00时间段增殖速率表现为最高。在不同镉离子浓度条件下,镉离子对草履虫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30nmol/L条件下,13:00-17:00时间段草履虫数量上升较明显。在不同温度与不同浓度的镉离子条件下分别饲养草履虫,一天时间内草履虫的增殖节律有一定的规律变化,且随着时间进行,草履虫相应表现出了一定的抗逆性,这种生物节律和抗逆性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钟是体内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物钟。目前,多国科研人员正尝试开发快速检测人体生物钟的新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人体,保障健康。新一期《科学美国人》杂志刊文介绍说,为了开发更便捷、准确且廉价的检  相似文献   

11.
时间生物学及其在社会诸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峻 《科学学研究》1996,14(4):48-54
本文讨论了国内外时间生物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评介了有关生物节律的几种理论假说,初步探讨了时间生物学在教育、医疗、生产、社会诸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生物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1.生物高技术是当代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高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的知识,应用各种现代技术,尤其是针对基因进行操作、改造和转移的技术,获得人类所需要的蛋白用以防治疾病;改造动植物的品种;用基因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用基因或细胞来治疗人  相似文献   

13.
组织工程学是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新兴的科学领域。这一名称是1987年提出的,它是以应用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了解正常和病理的哺乳类组织的结构一功能关系,以及研制生物代用品以恢复、维持或改善其功能的一门学科。组织工程学主要研究包括用于直接移植或体外器官制造的干细胞培养;体外生成用于治疗目的的细胞种系、细胞衬里和器官;研制用于自体或异体细胞或器官包囊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制备可移植的活体器件等。这项研究为利用遗传工程制造生物仿生材料和人造器官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point利用人的多种行为特征和(或)生理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方法就是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技术。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利用多生物特征信息,结合数据融合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减少单生物特征识别带来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的融合层次和融合方式,以及一个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系统结构流程案例。  相似文献   

15.
<正>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技术材料,涉及亿万人的健康,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分支,也是高分子学科21世纪的重要前沿领域。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发  相似文献   

16.
黄希楠 《科教文汇》2009,(23):156-157
正确把握和运用生命科学的规律——PSI(人体生物节律),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英语教育教学效果,而很好地掌握这种规律,则能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对生物体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具有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交叉的发展领域。宫永宽是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二级教授,现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术带头人、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仿照细胞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其中最让人担忧的是,某些人工化学品释放到环境中后,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生物体内,从而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进而导致人类和野生生物出现出生缺陷、发育异常、生殖障碍、代谢紊乱等疾病。而在众多的人工化学品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尤为令人担忧。199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的125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农药就有86种,  相似文献   

19.
人体生物节律是人体内在的一种规律,它和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人体生命节律和生物钟的角度,探讨了运动损伤和生命节律的关系,这对指导体育教学和运动员训练,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运动员成绩,预防运动损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万紫千红的生物世界生物世界多姿多彩,许多动物都披着缤纷的彩衣,植物更是万紫千红。它们的“彩妆”只是为了外表的美丽吗?“生物彩妆”还有没有更深层的意义?很多人都知道,生物彩妆有伪装的效果。例如有的昆虫身上的彩纹使它们看来像枯枝、叶片或树皮;狮、虎、豹等猫科动物皮毛上的彩妆,使它们易于在草丛中藏身。大多数生物彩妆的作用是为了逃命或饱食,这都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相反的例子——许多动物身上的彩妆,不为隐身,反而花枝招展,极尽夸张惹眼之能事。它们难道不需要保命或捕食吗?更麻烦的是那些雌雄异彩的动物,比如孔雀和天堂鸟,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