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耿文光的目录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清代目录学家耿文光的生平、著作和目录学成就.分析他的"读书目录"的内容和特点,指出他在清代目录学家独具特色的贡献,以及他的经验对于当代目录学研究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邓衍林是我国“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即“文华的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我国目录学史、图书馆学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国时期,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从学术边缘进入学术中心的时代背景下,邓衍林编制了其代表性目录著作———《中国边疆图籍录》。文章从该目录的分类、著录、注释以及对舆图和多语种书的处理等方面分析该目录的体例,并指出其学术价值:为中国边疆史地和民族学研究提供资料和线索,继承、发展、完善中国的专科目录编制,对当代边疆目录等专科目录的编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该目录亦存不足:未标文献来源、失于考订、疏于文献统计。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3.
叶德辉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其大半生的精力耗费在版本目录学的工作上。和一般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比较起来,叶德辉的版本目录学工作的触角可以说是宽广的。叶德辉进行一般藏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所从事的编制藏书目录以及撰写读书题跋的同时,进一步把工作范围扩大到书史研究、古代藏书管理经验的总结以及前人书目的刊刻、证正和考证等等。本文拟就叶德辉的这些工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钱存训是著名的书史、印刷史、图书馆学专家,然至今未见学者专门探讨其目录学思想。大学期间,他就曾在《图书馆与学术研究》一文中对目录学理论有所探讨,也编制了部分目录索引。赴美后,钱存训选修了艾西汉、谢拉等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开设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目录学的认识。其代表性目录学作品有《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书目解题汇编》《中国印刷史书目》等。其目录编制思想先后受到刘国钧、杜定友、袁同礼、艾西汉、休谟等中西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的影响,可谓融通中西。钱存训认为目录是开启学术之门的万能钥匙,目录学素养应为图书馆工作者之基本素养,强调目录编制工作者应有奉献精神等等。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5.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厚生  杨海平 《图书馆》2006,10(1):49-52
本文介绍了钱亚新对古代及近代诸位目录家的研究成果与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缪荃孙在题跋目录体裁发展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阐述了缪氏在近代目录学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章学诚的目录学知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学诚在目录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把目录学的传统和任务总结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从学术史的角度开展目录工作,认为类例、序文、叙录、互著和别裁是目录工作的主要方法。章学诚在目录学实践上的贡献是编撰了《史籍考》,树立了史学专科目录的典范,制作了《韵览》、《别录》,引领一代索引新风。  相似文献   

9.
明代目录学的发展及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健 《图书馆》1994,(2):19-21,5
明代目录学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兴盛时期,其特征有三,一是书目著作数量多,且许多都流传至今,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历代图书。二是书目品种多,记录了发达和新兴学科的图书。除了综合性国家书目外,还有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藏书目录。三是对书目的分类、著录理论和方法多有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0.
吕思勉在治学与教学中,十分注重目录和目录学,他专门为初学者写了一本目录学著作——《经子解题》,当时不少学术青年得益于此书;除了这本目录学专著,他还先后编制了几种导读书目,这些书目都是他读史和治学的心得所系,今天对青年治学还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文骏教授的《文献交流引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要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周文骏先生吸收了国外"交流说"的合理内核,立足中国现实,把交流思想由图书馆学情报学拓展到目录学、档案学、文献学等学科;并且在交融升华中创建了一门更上位、更综合的新学科——文献交流学。这是中国图书馆学家对世界图书馆学理论做出的一大贡献。表2。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12.
《校雠通义通解》是王重民教授研究中国目录学的力作之一 ,此书不仅为“图书目录工作者和学习古典目录学的人提供一部通解式的读本” ,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目录学史上某些重要人物和有代表性的目录学专著 ,其中主要对章学诚和《校雠通义》的评价 ,以及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史发展的认识。参考文献 2 0。  相似文献   

13.
袁同礼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及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同礼先生是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协会北京图书馆协会的发起者,以后又参与筹建和发起成立北平图书馆协会和中华图书馆协会。袁同礼先生长期担任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部部长、执行委员会主席、理事会理事长,主持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实际工作,对发展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河北三雄"是指我国著名学者陈垣先生的"及门弟子"王重民、孙楷第、傅振伦,他们对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有着重大的贡献与影响。本文着重介绍了三雄之一王重民先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巨大的学术成就及对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学家。他在史学、宗教、医学、教育、图书馆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诸多成就和卓越贡献。文章旨在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的角度,探讨陈垣先生在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炯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2):126-127
指出我国当代目录学著作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在出版时间和出版内容上明显滞后以及形式不够生动、新颖等现状,认为其中既有目录学教育体制和出版发行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目录学家和目录学工作者的主观原因。提出设立目录学研究基金、推出个性化的目录学著作、争取多个领域分工合作及培养目录学接班人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兼名苑》是一部汇集事物别名异称的类书,其书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便已遗佚。只有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和段公路的《北户录》有少数几条佚文,但在日本典籍如《辅仁本草》、《倭名类聚抄》等书中却散布着《兼名苑》的大量佚文。李增杰、王甫两位先生钩沉中日古籍中的遗文佚句,辑录成篇并作了详细的校注,即嘉惠学林的《〈兼名苑〉辑注》。读完掩卷,觉得书中在追溯语源、词义考辨、名物认识以及文字校勘等四个方面尚有补缀之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目录学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书目产品类型多样,包括书目索引文摘的各类著作、数据库以及各种网络指南、搜索引擎和学科信息门户.书目编撰借助信息技术而提高了效率,发展了书目的描述和检索性能.书目工作标准从编目著录条例、分类、主题标引发展到网络环境下的中文元数据标准、互联网数据标准和领域元数据标准等信息组织标准.网络的发展,拓展了书目利用与服务的范围,促使书目情报服务向信息资源公共获取转移.  相似文献   

19.
张书美 《图书馆》2007,24(1):122-124,127
袁同礼作为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之一,凭着对图书馆内涵发展的深刻理解,他适时地提出当时中国图书馆尤其是国立北平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图)发展应注意解决的问题:即图书馆如何发挥社会效能,充当平民教育的工具。本文浅述了袁同礼在北图注重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使北图“由藏书之所变为用书之所”——发挥出图书馆社会效能的读者服务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