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平江盛氏素为苏之望族,《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为其一宗之谱,始修于同治九年,五年工竣,记载了浙北、江南地区盛氏后南宗平江盛氏的支派繁衍、子孙生聚,是平江盛氏自明嘉靖后三百余年来的第一部修刊家谱,同时,也是太平天国战乱后盛氏宗族重建工作的一部分。《平江盛氏家乘初稿》在先世历史、战后宗族重建方面史料丰富,因此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江南宗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有正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家谱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发展等与家族相关内容的历史书,而作为家谱前具有概括定论性质的部分,谱序就成为了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现今徽州地区保存下来的大量谱序对研究谱学理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探析徽州谱序发展概况对明代徽州家谱的研究和谱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同观念是社会经验的产物,自我/本族依靠对差异性的感知以区别他人/他族,通过认同行为加强对自我/本族的认可。个人的身份认同是多元的,在不同的情境中能够进行不同的身份认同转换。对贵州省平坝区天龙屯堡郑氏宗族的考察发现,字辈谱在屯堡人的身份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从血缘、历史记忆、亲属称谓构筑起宗族、族群以及成员三个维度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宗族的编纂族谱,形成不断续修的特点,而以清代最为突出,相当多的宗族数度修谱,甚至三四十年书写一次,周期不可谓不短,密度不可谓不大。清人续谱是在克服种种困难情况下实现的,即解决房支之间的利害之争,族人取得续谱的共识,在由权威人士组成的谱局主持下进行撰修工作;大族一次修谱,开支数百两银子,甚至上千两、数千两,诚非易事;谱书的编写原则和方法逐步完善,能够容纳宗族历史各个方面的资料,又令族人人人上谱,人人有历史记录。清人如此追逐于修谱续谱,受着一种理想的支配:修谱续谱能够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目标。事实上宗族编纂族谱,宗旨是为联涣散维宗法,过程是宗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其后果有二,一为修谱是宗族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令宗族群体稳固,以大族、望族出现于社区,而族人取得强有力的宗族保护,易于生存;二是形成族史,成为宗族的一种载体,也是宗族成为社会群体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5.
谱学研究是宗族研究和史学史研究的一部分。徽州谱学的发展也受到了世人的称赞,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关注和深入到徽州家谱的研究中去。家谱对编修者有较高的要求,高尚的品德情操、辛勤的努力及官宦的权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该文考定宋濂佚文《杨氏家乘序》作于洪武三年正月至八月间,认为该序的价值主要在于介绍了元末成书的《杨氏家乘》的纂修与内容,说明元代族谱已相当成熟,元末浙江宗族势力强盛;该序也反映了宋濂的宗族思想.  相似文献   

7.
歙县许氏宗族为元明清时期的徽州名族,其谱系丰富,不乏名人为之作谱,如欧阳修、王安石、罗愿、程敏政等;他们对歙县许氏宗族一些重要人物的记载上有明显差异,也存在疏漏与错误。为此,对许氏宗族一些人物记载的问题考证,接近或复原历史。  相似文献   

8.
族谱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就遂昌县长濂村所发现的《郑氏族谱》,通过对其族谱的屡屡修撰、谱序的作用、长濂郑姓的渊源与世系、郑氏宗规的形成及承恩、像赞等的分析论述,认为族谱不仅对家族具有敬宗耀祖的政治教化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价值。《郑氏族谱》对当今长濂村的历史文化研究、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关于韩愈的故里,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昌黎说"、"南阳说"、"孟州说"和"修武说"等。2008年5月,我们赴修武认真研究了《韩文公门谱》,并实地考察了韩昶墓、韩愈衣冠冢、韩氏祖茔以及关于韩愈故里的碑刻,对修武的韩愈文化及韩氏的宗族沿革、繁衍发展、历史变迁有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也期望为学术界提供一些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文焕堂指谱》是新发现的有南音“工乂(读qe)谱”的最早刊本和海内外孤本,是“申遗”的重要附件,传承和研究价值极高。文章以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谱式、谱字、南琶指法、管门四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文焕堂指谱》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族谱是我国历史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史等史料,记载着一姓一族的氏糸来源、世代系统、宗族制度、著名人物传记与事迹以及有关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地方史料。族谱包括家谱、宗谱、支谱、家乘等、明万历辛卯新会举人汤敬升《族谱议》称:“日族谱、又日家乘、谱之言普也,亦日补也。乘、乘载也。所以普遍姓族补其遗亡者,合而载之,以成吾一家也。是故发一姓之根源、提九族之总统、备人道之始终。定昭穆、列长幼、彰往法后、皆赖乎谱,谱之所须大矣哉”。对族谱的概念和作用有所界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九溪的历史形成过程,将九溪的宗族与中国农村传统的宗族进行比较,从发生学及历史变迁的视角说明九溪宗族特点及其与传统宗族的不同。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家谱,又名家乘,族谱、宗谱,是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如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即为一家一族之历史.它始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已大为流行,隋唐后发展尤甚.家谱可为编纂地方志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资料,如关于社会、民族、人口迁移、姓氏演变、宗族递传等等.有的地方志书,还把家谱作为专节专目来撰写(如正在编纂的《零陵地区志 ·社会志》的篇目就是如此安排的).社  相似文献   

14.
哈尼/阿卡人①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传统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父子连名谱系文化。这种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宗族分支、血亲认同等材料综合比较分析,阐释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中的"人鬼共居"时期的"神谱"、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部落首领的"人谱"和平民百姓家族谱系中的宗族分支等,揭示了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宗族血缘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付华顺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3):14-17,57
东平尊王是福建省政和县禾洋村村民信仰的社区神灵,禾洋村李氏宗族通过每年举行东平尊王祭祀活动,使村民对本宗族的历史与社区神灵信仰得以延续,并以此加强村民对本宗族情感上的归属与认同感,维系宗族一体观念。通过考察民间祭祀活动与宗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宗族祭祀与社区神灵信仰呈现出一种整合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宗族是指以同一男性为祖先延传下来的、聚集居住的社会群体。历史上浙江宗族气息就很浓郁,当代宗族复兴的势头也甚为强劲。本文分析了村民选举中的宗族派别斗争及其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传统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因此对徽州宗族的研究一直深受学界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徽州宗族的产生与发展态势、徽州族产与宗族业权、徽州族谱与家谱、徽州宗祠、徽州宗族的社会控制、徽州宗族教育、徽州宗族婚姻、徽州宗族文化等问题均予以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和探讨。回顾和总结当前的研究状况,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在更高层面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程氏贻范集》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程敏政编纂的新安程氏宗族文献汇编,仅美国国会图书馆有明成化刻本存世。该书以其独特的编纂体例和丰富的内容,在明代徽州家谱中独树一帜。书中保存了不少与新安程氏宗族历史和历代杰出人物事迹有关的稀见文献,记录了新安程氏的迁徙源流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为研究徽州宗族社会和宗法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对考证宋、元、明三代史实也颇有帮助,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村落宗族化在当代的复萌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及思想根源。探讨宗族化复萌原因,能分析这一现象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并提出一些解决宗族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谱修正迭代法的收敛分析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求解最小二乘估计法方程的谱修正迭代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在收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构造了一类改进的迭代方法。数据实例证实了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