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珊 《文教资料》2010,(10):7-9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超自然能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周代的祭祀制度打破了殷商一元神的崇拜,代之以先祖与天地既分立又配合的观念。而连接祖与天的中介便是“德”。周人理性思想的发展使其诸如祭祀这样的宗教活动更多地成为团结凝聚宗族的纽带,《诗经》对周人思想的这种变化作了多方面记录。  相似文献   

2.
在明清时期传统的徽州社会,徽州各宗族对祭祀祖先非常重视,大大小小的宗族会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祖先。在宗族祭祀前后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显得极其重要,如筹备宗族祭祀资金,在祭祀期间如何使用祭祀资金及祭祀结束后对祭祀资金的管理等。徽州宗族通过祭祀来团结族人,巩固封建社会秩序,以达到和宗睦族,提高同宗同族向心力与认同感,这一活动对当地人们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探析祭祀资金的来源管理及运用等,我们可以另一个视角来观察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及其社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考察康区某社区的祭祀体系和区域政治形态,发现所调查村落从普适性祭祀转变到今日的与区别性祭祀共存局面,造成村落内部无法统一而上升到共同祭祀村落外部的神山之信仰。村民通过一套地方技术控制了该神山上的噶举派寺庙,使之依旧成为同噶举派祖庭西藏拉萨的楚布寺进行联系的纽带。这种神山祭祀系统是和区域政治形态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4.
休溪寨的神灵信仰和神灵祭祀与该寨社区生活间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休溪,由集体祭祀神灵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空间,展示了羌民生活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状态,休溪寨依靠所形成的文化空间结成一个牢固的运行自己的公共逻辑,形成了基本的公共性,使寨子这个不大但复杂的地域中的民众能够生活在一个有序而又和谐的社区中。故而寨子的集体祭祀活动深刻影响民众的行为并造就出休溪寨的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5.
休溪寨的神灵信仰和神灵祭祀与该寨社区生活间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休溪,由集体祭祀神灵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空间,展示了羌民生活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状态,休溪寨依靠所形成的文化空间结成一个牢固的运行自己的公共逻辑,形成了基本的公共性,使寨子这个不大但复杂的地域中的民众能够生活在一个有序而又和谐的社区中。故而寨子的集体祭祀活动深刻影响民众的行为并造就出休溪寨的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6.
祭祀乐舞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用以勾通人神并表达对神灵虔诚信仰的宗教歌舞.在原始宗教产生之后,祭祀乐舞就成为宗教祭祀活动中表达宗教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因为如此,恩格斯在述及印第安人原始部落的宗教仪式时说:“各部落各有其正规的节日和一定的崇拜形式,即舞蹈和竞技;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论《九歌》祭祀主体为楚人祖先祭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歌》的祭祀主要是对祖先神灵的祭祀。原因有二:《东皇太一》篇描写的就是楚人的祭天之礼,也是楚人的祭祖之礼。其次,《东君》是对日神的祭祀,也是对其祖先的祭祀。从东君以下七神,大多是对山川之神的祭祀,这七神的出场主要是为了助祀祖先神。巫觋通过表演山川神灵的爱情故事,以取悦祖先神,达到降神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神灵都有相关的爱情神话背景。《国殇》不属于山川神灵却也位列其中,是因为古人最重视祭祀与战争,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也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普遍流行于松江农村地区的坑三姑娘,曾是当地少女所钟爱的女性信仰艺能活动.信仰祭祀艺能,它是民俗的祭典、信仰、仪式等活动中伴有一定的言行程序和节律的传承.其之所以为艺能,是因为该言行必然会激发并能使人持续受到感染某种情感在崇敬、信仰的背后,潜藏着美的欲望和艺术萌芽.它是传统民间文艺中的信仰祭祀艺能.虽然,它比较原始稚拙,且在村落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信仰祭祀的展现过程,一环扣一环,层层展开,如同戏剧式的展演过程,程式化艺术的倾向已见端倪."艺能一般说来没有与神灵的祭祀分离",它有神灵信仰的迷信因素,但是,与宗教和一般的神灵信仰相比,迷信的色彩要弱得多.现实展示较多的是萌芽状态的戏剧表演功能.形式上在迎神、敬神、请神、送神,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展现少女们自娱自乐、自我渲泄情感、自我瞳憬幸福生活的女性情怀.  相似文献   

9.
潮安县金石镇仙圃寨是由11个村所组成的.以风雨圣者信仰为中心的超宗族的民间信仰,在仙圃寨的社区整合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社区内村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面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公"是壮族民间对"土地神"的一种称呼。在壮族地区对"社公"是非常崇拜的,并形成一种社会信仰。通过调研广西武宣县石迭村对社公的祭祀过程,探析出"社公"祭祀的主要社会功能在于春祈秋报,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团结邻里、宗族,构建和谐社区;祈祷神灵守护一方安宁。  相似文献   

11.
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冰雹对农业危害尤其大。在靠天吃饭的时代,以农业生产为生的民众便产生了一种对冰雹的敬畏.人们把下冰雹当成一种神灵所为,认为有一种叫雹神的神灵,于是产生了雹神信仰。相应地各地也产生各种祈求避免或减轻冰雹灾害禳解仪式。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上峪子村的雹神祭祀情景可是例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祭海活动由来已久,在我国沿海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华人华裔社区十分普遍。本文以周戈庄祭海节为例,通过对祭海由来、祭拜神灵、祭海过程介绍,从讲究的祭祀活动,折射出了古老的海洋神灵观的传承与延续,构成了海洋信仰文化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陈金花 《惠州学院学报》2012,32(5):44-46,63
汉武帝祭祀神灵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祈求神鬼护佑,大致有为百姓祈福、消灾和报谢神灵三种;二是希望通过封禅成仙或祀神求仙,祈求长生不死。有些论者将汉武帝的祭祀目的一概视为求仙活动,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14.
青海汉族围绕着农事生产展开的与土地崇拜有关的祭祀活动,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节令时间奉祀的方神、田社、后土、土主、土地等神灵的信仰.本论文从民众举行的祭祀行为和信仰实践上,论述现实中众神灵的祭祀行为和观念中的土地神信仰在历史上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的聊城是碧霞元君信仰极为盛行的地区,祭祀神灵的庙宇遍布城镇和乡村,呈现出庙宇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等特征。官方的肯定和认可、神灵职能的多样性以及邻近泰山的地缘优势是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地方官员对信仰大多持默许和认可态度,并希冀借助祀神传达官方祭祀理念,实施社会教化。地方士绅对待神灵的态度则呈现出两极化趋势,如何维护神灵的"正统性"成为主流地方精英面临的重要课题。民众通过组织香社、结众巡游、扮演杂剧等祀神活动,在酬神还愿、表达利益诉求的同时,还具有增强社区凝聚力、强化地域文化认同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民间祭祀活动是展示信仰风俗的主要栽体。商洛民间祭祀活动十分普遍,大致可以分为祭祖和祭神两种类型。考察商洛民间祭祀活动可以发现,商洛民众的信仰表现出三个特点,即泛神性和实用性、威严性和消遣性、畏惧心理和依赖心理的复杂纠合,这也是建设商洛经济和商洛文化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诗经》祭祀诗与周代贵族政治思想雒三桂一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远古时期人类的祭祀对象、时刻和目的有各种各样,祭祀占据着远古人类大部分的精神生活。进入阶...  相似文献   

18.
祭祀,涉及博大庞杂的神灵体系,关联到祭祀文化的诸多元素。本文简要概述了祭祀的对象、祭品的种类及处理方式、祭祀的场所等要素。  相似文献   

19.
祭祀,从来只被看作文化活动,其实,它同时还是一项消费活动。它由人们的精神需要引起,又必经祭祀环节而消费;祭祀消费的消费力,受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双向拉动;祭祀消费的结构变动受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双重制约。生产结构、收入状况和思想信仰对祭祀消费有较大影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祭祀消费也必然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因为祭祀消费具有两面性,因此,对祭祀消费的及时、正确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重农的国家,民间从古至今祭祀着不少与农事相关的神灵,虫王便是其中之一。在我国民间,一般流传着虫王是“鹜”和“刘猛将军”的传说,但在浙江瑞安湗村的虫王却是当地先人,“护国惠民崇道圣王”陈肃勉。澍村“排殿猪”庙会,正是为了纪念陈肃勉灭蝗的丰功伟绩,以激励湗村后人弘扬先辈的乐善好施,互帮互助,相邻团结,甘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人们希望通过祭祀他,以求丰年。本文探讨瑞安湗村“排殿猪”庙会的特色及传承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