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这方沃土.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发挥教育科研丰富教师知识、形成教育风格、张扬教师个性、厚实教育底蕴、提升教育境界等功能,培养有专业底蕴、独立精神和思想力的研究型教师,以适应教师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这方沃土。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发挥教育科研丰富教师知识、形成教育风格、张扬教师个性、厚实教育底蕴、提升教育境界等功能,培养有专业底蕴、独立精神和思想力的研究型教师,以适应教师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3.
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合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三种主要形式的教研组、学科组及课题组,是集教学、科研及日常管理于一体的教师基层组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载体,具有自愿性、同一性及发展性的特征,呈现出完善知识建构、实现知识共享、提升教师效能感、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及生成学习动态环境等诸多价值功能.教师共同体合作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建立完善开放的校本研究制度、建构人文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实施师徒教师教育模式、营造开放的学校环境氛围及确立"共识"的核心价值,对于构建和培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Blog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2006年5月参加河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了Blog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log支持教师"记录和反思""隐性知识显性化""形成学习共同体"及满足教师"被理解、尊重、认同、欣赏"的内在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U-S教师教育共同体:目标、机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教师教育共同体(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是由大学和中小学组成的,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育资源共享为条件,基于外部制度安排和内部环境所建构的教师共同体。其目标是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发展。建立U-S教师教育共同体需要宏观安排、中观制度设计和微观制度创新,形成专业导向、特色发展、课堂中心、项目驱动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4,(A1):9-11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研究已成为国内在职教师教育与培训的热点话题。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实践共同体理论,对高校外语教师科研团队建设的探索实践显示:高校外语教师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团队教师在共享、合作、互助与学习的氛围中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与质量,实现教师专业较快成长。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研信息化:网络教师共同体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伴随着教育资源网络化、教育研究信息化和研究方式协同化等理念和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教师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协作的教育科研形式开始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本文从教育科研信息化角度入手,选取了三个多方合作、功能较为完备的国内外教师共同体案例,对其设计方案、协作学习模式、技术支持手段、经验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网络教师共同体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形式,成为教育科研信息化的典型应用和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正>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基于网络平台下的教师协作研究共同体——一种新型的学校网络教研组织,建立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教学研训机制,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2007年5月,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小学承担的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师协作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与互动  相似文献   

9.
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研究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活动形态、方式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目前中小学教研组存在的教研与科研分离、教研组制度运行中的个人主义以及教研组功能的行政化与事务化不利于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以教研组为载体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建立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教研与科研统一、以教研组为载体形成研究共同体并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合作研究——个人自研"的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是促进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提升"师范大学教育力",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师范大学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学科视角与方法论视角的概念界定方式,"师范大学教育力"在广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育力",即师范大学在文化、制度、资源、科研、教学与课程等方面所形成的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协同力与整合力。根据师范大学的本体属性,"师范大学教育力"在狭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师教育"的"力",即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引领力、制度保障力、资源提供力、专业投入力与人才培养力。"师范大学教育力"概念的提出是对"教育力"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对教师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可进一步厘清新时代师范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变革中,教师扮演着执行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变革中,教师正遭遇着难以承受的负担,教学行为转变的滞后性、自治性孤立、难以胜任真实的课堂情境等诸多艰难困境,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在新时期,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教育变革的意义问题"、提升教育理念的行动力、强化合作环境中个体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对真实教学情景的适应性,进而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唯有这样,教师角色才能走出诘难与困境,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发挥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群情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规范意识,形成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研究意识,构建校本教研新平台;合作意识,培养教育科研的学习共同体;开放意识,提升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等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自觉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使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中存在“限制性规定与尝试性行动”“社会惰化现象与教师科研热情”“学校群体思维与教师个体创新”等诸多组织行为冲突。推动“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建设是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应有超越。在组织属性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强调个体目标优先、教师专业归属感、成员构成多元化、专业权力分散、成员间相互信任、知识分享上的集体作用等;在知识特征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追求个人经验与思考的互补性,研究过程表现为深度学习与创新行动,科研输出力求个性化、实验性与启发性;在文化品质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依靠友谊哲学,具有学习型组织型态、灵动风格、积极氛围和自然生态。区域构建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的政策支持包括:以筑巢孵化、共融网站、成果推广为内容的平台支持,以规定导引、榜样示范、学会联结为形式的组织支持,以研训辅助、项目支持、经费激励为路径的资源支持,以督评带入、晋升参照、专项评优为方法的评价支持。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共同体对于教师个体和团体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特征既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合作共同体。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一要形成"共同体的愿景",二要营造"共同体的文化",三要体认"共同体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难点与重点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更需要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本文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本源,探讨内生动力生成系统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培育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路径:重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涵育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与专业情怀;健全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唤醒乡村教师"生命在场"主体意识;构建城乡教育互惠发展共同体与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名师工作室是以主持人姓名命名,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它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可在"引领"上做文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究""发展"为关键词,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本文就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从九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难点与重点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更需要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本文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本源,探讨内生动力生成系统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培育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路径:重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涵育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与专业情怀;健全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唤醒乡村教师"生命在场"主体意识;构建城乡教育互惠发展共同体与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卜骥 《江苏教育》2012,(14):35-37
"校本发展"、"生本教育"、"提高质量"都不能离开教科研。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力与拥有较强"研究力"的教师群体。学校必须努力营造教师绽放生命火花的教科研磁场,极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力。那么,学校如何直面问题,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力?近年来,我们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就如何提升教  相似文献   

19.
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难点与重点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更需要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本文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本源,探讨内生动力生成系统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培育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路径:重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涵育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与专业情怀;健全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唤醒乡村教师"生命在场"主体意识;构建城乡教育互惠发展共同体与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和谐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是我校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资助课题。在二年多的研究实践中,课题和学校的规划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个体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