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疯癫、肉体和真理是福柯毕生关注的对象,是其权力话语理论的重要载体。正是透过对三者的分析和解构,福柯证明了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权力话语通过知识话语获得践行的权威,同时,知识话语也借助权力话语的权威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德育教师独霸话语权力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德育教师完全操纵课堂的话语权利,还是对学生课堂话语权利的假性赋予,都无一例外地为德育教师强势话语的产生和持久存在提供了温床.德育教师话语的膨胀和学生矢语的现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个性的发展,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权威的异化和知识本位的价值追求是德育教师话语霸权产生的重要原因.要消解德育教师话语霸权,教师要还学生话语表达的权力,师生需走向平等交流对话,实现经验共享.  相似文献   

3.
徐军义 《文教资料》2010,(35):118-120
福柯是欧洲20世纪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哲学家。他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对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形式,权力离开了知识、真理也就不成为权力。文学话语是不同知识、真理表达沟通的自由领域,因此,它是显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权力规律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论福柯的三维话语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福柯的话语理论不是知识话语、权力话语某个单一维度,而是一个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是由知识话语、权力话语、生命话语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知识话语关注的是真理自身形成的问题,权力话语关注的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关系规则的问题,生命话语关注的是经验主体建构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星期六》呈现出不同权力和话语的交锋。贝罗安利用权力凝视策略来构建自身权威,通过医学话语来劝阻巴克斯特的施暴行为,约翰以男权压迫孙女的女性意识和自由,显现出知识话语对人的道德规训;贝罗安与西奥、施特劳斯开展政治谈论,在博物馆面对首相失声,突显权力话语对个体的政治规训;黛西与贝罗安争辩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是女性和男性话语的对立,隐喻欧美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压制,折射出西方国家操控权力,实施帝国霸权和文化扩张的本质,体现西方社会对伊斯兰国家的文化规训。本文以福柯理论解读《星期六》中多元化权力场域,揭示权力话语运用政治、道德及文化合谋对人和社会实施多重规训,折射出麦克尤恩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处境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福柯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话语理论吸取了尼采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用考古学与系谱学的方法对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进行了互联性研究,其著作的中心在于揭示话语的权力与权力的话语,在于发现知识的政治学。  相似文献   

7.
话语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某一个权威言说者对事物的存在状态的一种陈述。由于一种制度和组织的支撑 ,话语关系等同于权力关系。现代传媒是现代社会关系的象征。目前 ,我国传媒产业中的信息话语权力的冲突、分化和重组 ,集中表现为官本位话语与传播本位话语之间的矛盾。官本位话语与传播本位话语之间权力转换 ,对传媒业的发展必然会起到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术职业的权力、权威与声望的来源是高深知识.学术职业的权力是学术人在控制和垄断高深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术人在学术活动中的一种特权.这种权力不是外界力量的授权,而是高深知识内在的规定;这种权力所形成的影响决定了对于学术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方式.学术职业的权威是一种特殊的权力表现形式,是高深知识价值在学术人身上的体现,是学术人对于高深知识的虔诚而赋予给特定人群的一种权力,表现为学术人对特定人群的自愿服从.学术职业的声望是学术界同行对于具有高深知识价值者的外在评价.学术职业权力、权威和声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学术职业权力越大,越容易获得权威和形成声望;反过来,学术职业的声望越高,也越容易形成权威并获得权力.  相似文献   

9.
华山文化是地域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山文化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决定了华山文化的层面结构和话语选择:权威话语与权威文化;民间话语与大众文化;知识话语与知识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话语权力"理论是福柯的核心思想,话语是一种秩序,更是一种权力结构和结构性的权力。话语、知识和权力三位一体:话语是载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没有话语的生产就没有权力的实施,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权力思想与西方的翻译霸权是相辅相成的:翻译霸权是"话语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实践形式,话语权力则是翻译霸权的深层逻辑和内在本质。在翻译领域,"话语权力"理论启示我们:要站在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看待翻译问题;要警惕外文内译过程中的价值观冲击;内文外译中要强化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一书中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谈及了知识、权力、生产力三个重要的话语 ,他认为 :在人文科学里 ,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 ;权力具有压抑作用 ,但与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体的 ;权力就是权力 ,法律就是法律 ,权力不应干预法律 ,而法律不应表述权力 ;此外他还认为 ,权力可以移交、转让。这些话语对当前我国现实都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话语权力分割与文化资源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以来的话语权力垄断的基石,是由知识体系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构成的。因为话语权力这个概念在知识体系内部的基础已经越来越弱,传统的知识体系内部话语等级秩序受到瓦解。例如元话语的台法性问题,人类知识体系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修辞权威和凡.戴克话语权力理论,旨在探究大陆官方媒体涉台话语的表征模式及其权威属性。研究发现:大陆涉台官方媒体话语常常藉助于国家机器等官方权威以增强其修辞效果,提高话语可接受性;同时,传统的修辞性权威如正义感、人格和职业等因其非强制的隐性说服优势而更受青睐。此外,为凸显大陆中央政府两岸和平统一的官方权威意志,涉台话语广泛采用突出成就的主题、以"叙"带"议"的叙事和注重认同的表达等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4.
能否处理好权力与权威这一对关系,反映了大学校长治校过程中领导艺术的高低.没有权威的权力是干瘪的权力,而没有权力支持的权威则是无力的权威.当大学校长拥有的职务权力因个人具有的权威而强化、放大时,权力运用的效率和效用就得到相应增强,权威成为权力的放大器.大学校长的重要领导艺术就是要善于含蓄地使用权力,依靠治校结果来彰显治校权威.  相似文献   

15.
李松林 《教育科学》2006,22(4):37-40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课堂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理论在政治上的反思性,引发了对包括话语制度的各项现代性制度的反思以及重构。在贝克《风险社会》关于风险社会知识政策背景下,风险话语权力空前开放。这个过程包括制度性变革,如专家系统理性权威的丧失和制度化的个体化。也使得包括专家群体、民众、新老形式的大众传媒等各种主体对于风险话语权进行争夺,从而影响社会对于风险的认识、理解、评估。  相似文献   

19.
福柯的"话语分析"深刻解读了罪的语言性,揭示了存在于犯罪现象背后的权力——知识关系,指出罪是作为一种话语实践而存在的,犯罪意义是语言建构的结果,这种建构是权力和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具体历史性.福柯探讨了话语本性的双重性,阐述了犯罪的话语反叛性,说明了犯罪功能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20.
强化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耍探索管理的规律,达到管理高效的目的,必须正确认识这几对关系。1.权力与权威。权力是组织上赋予某种特定对象的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威则表明具有某种权力的人应该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有了权力,但不一定有权威,有了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