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记不清在什么地方看过一篇纪念吴宓的文章,写了吴先生对学生说过的关于学问的一段话,大意是:我的老师,学问都在肚子里;你们的老师——我,至少有一半学问在肚子里;而你们呢?学问都在书本上。读到这些话,我当时就为之一震,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深深地刺了一下。我想,我何尝又有什么学问在肚子里呢!我读过的十分有限的书(大都是一些东拼西凑的教科书),恐怕都没有几本称得上是学问。跟我一样的所谓“学子们”,已经连学问在什么地方都不大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读书时一直以为当个孩子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特别是教一年级的小不点,除哄哄玩玩外,对我这个堂堂优秀毕业生而言哪里还用得着什么高深学问?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并非我所想像的那样。从毕业到现在做老师还不到半个月,教育的对象也只不过是六、七岁的小孩,但其间的“苦楚”确实让我有口难言。如今天教生字“背”时,板书刚写好半部分即“北”字,二号的“淘气包”就大声说:“老师您错了,提那笔是不出头的。竖弯那笔又有个钩,不信您看书。”边说边掂起脚跟把书递过来。明知是自己不对,找了个借口(老师有意写错的)灰溜溜地改正;再写下去,可是刚…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会有许多有趣的实验,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拉不开的书。” 按照书中要求,我拿来两本比较厚的书,一面一面的对夹起来,边做边想:“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不相信还有拉不开的书。”  相似文献   

4.
教了20多年的苏教版教材,感觉有一种遗憾,这些图文并茂的教材,有时让我觉得像一座与外界没有太多联系的“美丽孤岛”。虽然,我们老师总在拿着这些教材做“学问”,但这教材与我们看到的任何一本“学问书”有个明显的区别,它没有太多“链接”,这套教材上很少出现“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当代历史上,有几位大师一级的学者,他们讲课时,开场白妙趣横生,既风趣幽默,又折射出他们的为人风格。 梁启超:兄弟我没有什么学问 梁启超上课第一句话:“兄弟我是没有什么学问的,”稍微顿一顿,等大家的议论声音小一些了,看着天花板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6.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2011,(9):12-16
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昵?”  相似文献   

8.
掉进兔子洞 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曾瞧了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一两次,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9.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  相似文献   

10.
我没有机会进大学读书,也没有读过多少书,谈读书有点脸红。但幸运的是自己做了语文老师。一边教学,一边读书,便成了我这个“土八路”语文老师的一个特点;和学生一起读书成了我的一大快乐。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到有人说:“编辑不是学者,学者不当编辑”。我不知道说这话有什么根据,但它确实影响很大。根据我对编辑和学者的了解,感到这话是没有道理的.相反地,我认为,尽管不一定每一个编辑都已经是学者,但编辑必须是学者;尽管不一定每一个学者都要去当编辑,但学者应当懂得编辑。说“编辑不是学者”,无非是说编辑工作没有什么学问,会编辑也不算有学问;编辑工作不需要学问,做编辑工作的人不必是学者。可能是考虑到做编辑工作的有若干万人不便树“敌”过多,也可能是考虑到有些事还离不开编辑不好得罪,因而公开地、明确地说“编辑不…  相似文献   

12.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  相似文献   

13.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我是班里的尖子生,从来没被人鄙视过。上初中后,班上的高手多了,我常常败下阵来。更可恨的是,我平生第一次遭人鄙视。一天早自习前,大家正在读书,坐在我前面的刘飞突然跑进来,还边跑边喊:“好消息!好消息……”大家听了,都放下书来,好奇地问:“哎,什么消息呀?”他放下了书包,边拿书边说:“我听说二班搞了个一对一比  相似文献   

15.
读点什么书?我没有系统地受过学校教育。淮海战役胜利,徐州解放。当时我15岁,读初中二年级。不久参加工作。因有初中文化程度,视为“秀才”,于是我被派到工厂当专职教师,在工人中扫盲,进行文化教育。做了主人的工人阶级迫切要求文化翻身,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进步也特别快。这对于我真可谓是“形势逼人”。我不得不采取边教边学的办法,以适应工作的需  相似文献   

16.
小耳鼠坐在大树杈上捧着一本图画书,一边看,一边哈哈大笑。大耳狗在树下瞧见了书的封面,那上面有一只嘴巴咧得很大的兔子。大耳狗说:“小耳鼠,什么书这么好看,能借给我看看吗?”小耳鼠收起书,说:“我现在还不想把这本书借给你看。”“什么时候借给我看呢?”小耳鼠说:“我也不知  相似文献   

17.
悦怡: 您好。 我女儿特别喜欢自言自语,不管是做游戏,还是干别的事,往往是一边做着,一边嘀咕着,有时会冷不丁地大叫一声:“唉呀,这可怎么办?”一惊一乍的。虽然说过多次,可情况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我们很担心,我女儿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常?  相似文献   

18.
掉进兔子洞     
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使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爱丽丝并没有感到奇怪,甚至于听到兔子自言自语地说:“哦,亲爱的,哦,亲爱的,我太迟了。”爱丽丝也没有感到离奇,虽然过后,她认为这事应该奇怪,可当时她的确感到很自然,但…  相似文献   

19.
餐桌游戏     
过年,像是在做一个吃的游戏。小时候,我看妈妈烧菜,现在又将这些菜烧给儿子、丈夫吃,有点腻了。今年我看了一大堆西餐食谱书,请教了几个“洋”朋友后,决定做一次“洋”东西试试,换换口味,增加快乐气氛。我请儿子和我一起动手,边做边聊世界各地过年习俗。嗨,就算是一次——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懂你     
满文军的一首《懂你》唱遍大江南北。其实,做儿女的有几个真正懂得母亲的呢? 就要开学了,我的书还没有借齐,不禁有点恼怒。疯狂地大喊:“哼!不念了,书都没有,还念什么呀!”姐姐在一边幸灾乐祸地对我笑,还不时添油加醋地说上一句:“不念,我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