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课标》之“表述与交流”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述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也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要紧紧抓住“真实生活”这一主题。众所周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只有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能写出好的感悟作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2.
饿的滋味     
张懿 《生活教育》2010,(8):74-75
上一期,我们的《教育新观察》拦目介绍了嘉兴的“生活作文”试验,从本期开始,我刊将特辟《生活作文》栏目用以刊登那些真实、生动,对生活有深度参与、体验,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随笔。本期《生活作文》主要选录了嘉兴地区的中学生习作,从下期开始,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到我们这个栏目中来,本刊真诚地欢迎广大同学踊跃投稿,也欢迎广大老师热心推荐学生的优秀佳作。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的语文教下来,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点,生活才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源于生活,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的作文读来自显其质朴的真实美。那么如何关注生活,挖掘作文的源头活水呢?一.关注身边的生活 提及写作,很多同学就愁眉苦脸地说:“我每天在家庭一学校一家庭这三点一线中奔忙,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传统小学语文试卷中的一些作文题目,如《我熟悉的一个人》《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趣的事《》暑假见闻》等,僵化、俗套,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荒于观察,疏于体验,懒于思考,进而空话、假话连篇。在近几年的命题作文考试中,我注重儿童生活的真实表达和思想的自由交流,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一、命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生作文与所谓的“重大”“崇高“”有意义”并无…  相似文献   

5.
邓高峰 《湖南教育》2002,(17):48-48
让学生从“要他写”变成“他要写”、从“无米可炊”变成“有米可炊”,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要达此目标,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指导学生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是“有米可炊”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我指导学生开展了野炊和智力竞赛等活动,并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让学生回顾活动场面和经过。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是干巴巴的了。2.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以捕捉写作灵感。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体…  相似文献   

6.
陈霞 《考试周刊》2007,(6):76-7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老曾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有利于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确立“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7.
“下水”     
为了了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作文时,我也常和他们同时命笔写作。上一学期,我写过《时间》、《我爱……》(大作文),《校园》、《早操》(小作文),还和一些同学一起,编写过《歌声》、《美术室的灯光》的提纲。其中,有的是利用作文课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怎样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我认为,要转变教学思想,打破封闭式作文训练。这样可以变学生写作“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进行作文教学有很多好处: 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写作积极性的源泉。而动机产生于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当某种具体生活或工作情景需要学生写作时,学生的心理就受了刺激,认识到写作是生活或工作的需要,需要就转化为动机。而写作的动机则推动学生主动地写作,并设法把文章写好,从而满足需要,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创新作文?我认为,只要能用我笔写我心,抒我情,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的,就是创新作文;只要是有新意的表达就是创新作文。如何教会学生写“创新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从情感入手奠定思想基础教学中老师要促使学生树立“为情造文”“因情而感,因情而发”的写作观点。教育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点缀,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二、从深入生活和阅读积累入手奠定材料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扩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崔文杰 《现代语文》2006,(12):121-121
“又写作文,烦死人了。”每当作文课时,相当多的同学露出了无奈的神色。“这节课我们不写作文了。”当我这样宣布时,班级总是一片欢呼。每次上初一的作文课,我都深感不安,但这也的确相当真实地反映了不少中学生的写作心理。从心理学上看,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倒过来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因此,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应该是写作的规律,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向。对此,王蒙曾说过:“当你拿起笔时,你激动,你…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方面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习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我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树立起这一新的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课本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清感体验,为习作开启了一泓永不枯竭的活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件刻不容缓的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呢?我有如下尝试。 一、从写作命题上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写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这也是近年来中考作文的趋向。如:“我终于……”,学生们可以写《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赢了》、《我终于实现了梦想》等,这样可以使每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的成败 ,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笔者肤浅地认为 :要抓好作文教学中的三个环节 ,使学生保持经久不衰的写作激情。一、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 ,诱发写作灵感戈登·德莱顿说过 :“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 ,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不创设良好的氛围 ,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写作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记得有一次 ,我为了让学生完成《忘不了那段生活》这一命题作文 ,首先 ,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做过而记忆又非常深刻的事。一位学生叙述说 :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童年时代放牛中的一件事。我们村的…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生总是谈作文“色变”.一到作文课就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有的虽然有话可说,但不知从何说起,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要使学生腹中有“物”可“吐”,有话可说,必须拓宽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才能更好地教学作文。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构成什么文字","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叶老的话,深刻地阐述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上次当堂作文《我也是生活的主角》批改过程中,我发现经过三个多月的作文训练,学生写作有了明显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强化,或者说,需要进一步将指导细化.因此,我将该节写作指导课的基础目标定位为: 1.说对了吗?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我是角”——“我是主角”——“我是生活的主角”——“我也是生活的主角”的比较,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完成最基础的对写作方向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它强调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要让孩子“乐于表达”,要注重“表达真情实感”。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也是作文讲究从“真实’’起步,文章的灵魂在于真情,写作的要义在于书写真情。那么,该如何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写出真情作文呢?我觉得有“五部曲”,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是,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把话题当成作文题目话题作文往往是通过一段提示语提炼出一个中心词,即作文的话题。如: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请以“问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与研究》)。提炼出的话题是“问号”。很多同学读了该提示语后,竟不假思索地把作文题…  相似文献   

19.
万叶树同志在《反复修改出佳作》(见《江苏教育》(中学版)1981年第2期)中,介绍了他指导茅玲芳同学按照生活的真实,反复修改作文的经验。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作文究竟可不可以有一点虚构?万叶树同志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应该允许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虚构。我很赞成万叶树同志的有意义的实践,理由如下: (1)虚构是学生作文中源于生活的艺术概括,学生作文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从文章反映生活这一点来看,两者有共同之处。既然要反映生活,纯粹刻板式地反映,文章“真”虽“真”,艺术感染力就不会太强。其实学生作文中的虚构早已存在。例如,同样是怀念周总理的作文,开头的写法就各有不同:有的是看到周总理的照片引起的回忆,有的是读了周总理的诗引起的回忆,有的是看电影后引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我写过一篇“实用写作训练”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谈的是写作要贴近生活的观点。现在觉得这个话题还有再谈一谈的必要。为什么说有“必要”?是因为眼下的作文教学有“求巧”、“求新”、“求深”、“求高”之弊,动不动就要求学生作文“主题明”、“表达巧”;动不动就要求学生构思要新,语言要美;动不动就要求学生要从改革开放的生活激流中发掘最新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