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课程是矿业类院校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从教材的目标定位、教材特点、教材内容体系、教材编写实施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材建设进行总结得出:《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教材在编写上突出了矿业特色,注重了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内容上还包括了煤田地质、煤炭地质勘查、可行性研究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而且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加强了校际合作与优势互补,从而为煤炭地质勘查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普通院校地质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质专业的地位和地质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非地质类普通院校地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地质行业发展方向和院校自身特点,提出了非地质类普通院校完善地质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于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入学一个月后对地质类院校各院系部分新生进行测验,探索近3年来地质类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地质类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乐观,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抑郁、偏执等方面,并且近3年来新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煤炭类高职矿山地质是实践性较强,但又需要有扎实理论支撑的专业,在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探索适合矿山地质专业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和有意义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浅析,分析了矿山地质专业特征,探索和实践了符合煤炭类高职矿山地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矿山地质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5.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高等院校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在全面分析地勘行业发展态势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质类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规格问题。针对地质类院校的长期办学经验及学科专业构成特征,构建了地质类院校以资源产业链为核心的学科专业集群体系;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建立了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系统;并就实践能力培养的支撑条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特色行业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与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与紧张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同,具有艰苦特色行业的煤炭系统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则枝秀于林,求大于供。本文对煤炭系统对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生求大于供的种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在教育与决策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一些方面,及其缓解特色行业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生紧缺局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吕朋菊,男,65岁,教授.1951年参加工作.1961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毕业后在山东矿业学院任教至今,曾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地质系副主任、总支书记等职.在社会兼职方面,吕教授曾先后任山东省地质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煤炭高校构造地质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煤炭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泰安煤炭学会理事、泰山研究会理事.1990年被评为全国煤炭院校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8.
当前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所面向的工程地质问题日益复杂,文章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地质工程专业岩矿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及其相关对策。通过学情分析,基于OBE教育理念,强化未来需求导向,结合本校专业建设特色,首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强调“地质过程—力学机理—工程技术”三位一体的学术理念。在此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和教学质量监督等多方面对岩矿类课程组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性改革,力图培养学生的地质素养、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可为其他院校岩矿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校实际,突出体现我校的"矿业(煤炭)"特色,通过近年来课程建设项目、教材建设项目、教改项目等实施,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着力构建了煤炭地质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使我校煤炭地质领域的传统优势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地质专业研究型本科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提高了我校地质专业本科毕业生到煤炭地质主体专业领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0.
《煤矿地质》是我国煤炭高职院校中采煤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煤田地质、矿井地质构造、矿井水文地质、煤矿主要地质图件等内容,学好地质课是预防煤矿生产中五大自然灾害事故的有力工具,因此如何教好《煤矿地质》这门课,是每一位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难就业一直是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的女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就尤为突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地质、矿业、有色、煤田、冶金等行业严重缩水,继而对地质类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下降,地质类专业女生就业就更雪上加霜。本文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地质专业女生的就业情况为例,通过对地质类专业女生难就业问题的探析,指出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女生难就业的原因,且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炭行业现有普通高校十多所,年招收全日制学生一万余名,其中工程类各专业占绝大多数,其专业分布主要是传统的围绕煤炭地质、采矿、机械自动化等方面,还有近几年随市场经济发展,部分学校新设置的矿物(煤炭)加工类、材料类、环境类等新兴专业和方向。煤炭高校现有的专业格局主要是受历史的局限和现实的影响,近几年各校新设置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3以上。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和体制正在转变,面对并轨招生和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冲击,我们以“矿业类”为主的煤炭院校的大多数“艰苦专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由传统地学院校转型而来的多科性院校,在发展新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保持并发展地学类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类本科专业教育对打造地学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实施品牌战略、理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以及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议重塑地质专业精神、加强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努力打造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地质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1956年,煤田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1965年整建制迁至西安,在这片黄土之上扎下了根。这便是今天的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安院”)。励精图治55载,西安院已经成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的大型科技企业,在地质普查与勘探类机构中位居行业前列。在创新发展的今天。西安院许下了一个创造未来的宏愿,引领地质保障技术进步,支撑煤炭安全高效开发,成为煤炭地质领域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学生在地质填图实习中的积极性,是当前地质类院校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野外地质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应该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选择合理的授课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制定有效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地质工作需求视角下的地质高等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地质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了当前地质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条政策建议,即加强地质类院校办学条件建设,加强地学高等教育学科及专业建设,加强地学中等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地学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地学人才综合集成能力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煤炭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我们煤炭系统的高校以工科居多、经济管理类次之、文科较少,师范类高校只有一所。我们分别看一看这三类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工科、经济管理类院校对于文化素质教育,是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从没听说过某大学为文化素质教育专门引进过什么人才;师范类院校师资可谓全面,但肯干、又有能力上文化素质课的教师极少;文科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普遍被误区覆盖,因而处于被严重忽视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多数人把“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个概念混淆造成的。文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在充分调研各地质类院校GIS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在GIS地质应用上的教学及研究经验,构建切实可行的核地质"GI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体系,为南华大学培养高质量的地勘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谈谈煤炭系统地质类专业继续教育中国矿业大学洪流,彭英十几年来,煤炭系统部属高校的继续教育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为系统内外提供了大量的经营。财会、贸易、工民建等社会亟需人才。但是煤炭系统高校地质类专业自80年代后期转入了一个清淡、萧条的时期,许多地质勘探...  相似文献   

20.
对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以往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并分类对比分析,结合地方本科高校及专业特色,对地质工程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类型多样,以考取研究生、煤炭类及综合性企业就业为主;专业定位以地方为中心,面向全国,不局限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加大基础知识培养,挖掘学生科研潜力,调整课程名称及教学内容,满足多元化的就业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