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艺友式语文活动学习的设想 1.艺友式语文活动学习的内涵“艺友制”来源于1928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晓庄师范开展教学做合一,为培养师资而应用的一种培植教师的方法,陶行知称其为艺友制教育。艺友之艺是艺术,也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他认为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他鼓励凡学校有一技之长的人便可招收艺友,大家“共学共教共做”,艺友双方就在这种共同的交流中获得进步。  相似文献   

2.
田丽霞 《班主任》2013,(8):64-66
作为教师,我们热爱教育事业,心中装满学生。学生进步,教师笑逐颜开;学生退步,教师满面愁云,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但是,身为教师,我想说,师生关系的常态却是"你若晴天,他便安好"。  相似文献   

3.
刘明 《今日教育》2008,(3):27-29
“艺友制”是陶行知先生为培养师资而用的一种培植教师的方法。艺是艺术,也可做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他鼓励凡学校有一技之长的人便可招收艺友,以此来解决办学中教师紧缺的困难,艺友双方就在这种共同的交流中获得进步。关于幼儿园试行的艺友制,陶老先生对其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对这人的容忍,如今也有百年,难道你竟连一夜也容他不得?任何激情都符合于宗教的需要,但刀兵的激情与愤怒的激情却不在内,这乃是一种怨恨的激情,是陷人于背离其职守的诱饵;因为设令刀剑而代行牧师之职司,其颁布律令徒以帝国之力,而不以事物之理,致使斧钺之形时刻深镌于人之心中,而我任何天真无邪之信仰都必不得不以一死为其代价,如此则对一切神灵一切事物之叩问,对任何问题之研究,便无不处于岌岌可危之中;然而离开此种自由,人们在上帝与世人面前,势将永远积悃莫白,其所信奉宗教之佳处也必无法着力申说;因为凡欲有所判断,凡欲遵循其所发现之…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一文中说道: "各人有各人自己惯用的一套手法。但大概不外乎: (1)尽量采集凡与题目有关的材料; (2)又十二分严格--几乎吹毛求疵般地选用这些原料。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  相似文献   

6.
<正>继清华“九歌”、微软“小冰”之后,华为推出可以“自学成材”的AI诗人“乐府”。人工智能写诗,从形式上讲,是创意的进步,但从内容上看,是诗意的退步。其实,人工智能写诗水平不低,而且随着它的更新换代,其文学水平也许还会上升。那么,为什么说人工智能写诗是诗意的退步呢?诗起于创造,没有创造力的诗人不能长久。之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写的诗文学水平不俗,是因为它套用前人思想成果,博采先辈之所长,  相似文献   

7.
信心 ,甚至是一智识上的信心 ,必常是工作出奇迹者。倘若人至诚企望 ,则力量可得 ,终于超越困难而达到目标。只有是认真至极 ,人乃能快快进步。匠人知道而且尊重他用以工作的材料 ,他知道他为何忙于“小事”及琐细处 ,以及这在他的全部工作上的地位。时若你需要改换一下环境 ,这便意味着你内中不进步。因为内中进步的人 ,能常在同一外在环境下生活 :外在事情恒常向他启示新的真理。惟独思念工作于正工作之时 ,不在其先 ,不在其后 (不必使心思回到已完成的工作。它属于过去 ;一切重加处理皆是浪费能力 )。试在你所做的一切中感到乐趣 ;但永不…  相似文献   

8.
李觏(1009—1059),字泰伯,是北宋中期革新运动中一位有真知卓见的思想家.从青年时代起,他便博览群书,“以康国济民为意”,(《上孙寺丞书》,见中华书局1981年版《李觏集》.以下凡引自该书,均只注篇目)关心国家大事,富于革新精神,注重经世致用,常著文针砭时弊,对“古今治乱得失之由,无不发之于文.”(《王谦序》)所著被誉为“琅琅金石,光芒万丈”的“医国之书”.(《王(纟京)序》及《前言》)  相似文献   

9.
“快写呀,快呀!要进步啊,不能退步啊!”耳边总是响起这些令人厌烦的话语,妈妈也是不断地唠叨:“人活着要不断进步啊。”久而久之,我便成了“进步”的工具,因为身边的每个人都要求我进步。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所品尝过的诸多滋味中,‘苦’大概是最复杂、内涵最丰富,因而最具哲学意昧的一种味道了。”《苦的感悟》一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端出自己的体验,点出本文的题旨。全文就围绕这一哲学命题展开阐述,充满哲学品格。凡是哲学意蕴丰厚的随笔,其写法有两个特点,首先,正如刘熙载所说的:“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扩。”(《艺概·文概》)对于苦的感悟,大概古人今人“英雄所见略同”,即“人们对苦的东西往往避之惟恐不及”。但作者“扩前人所未扩”时,是从人们喜爱的咖啡、可可、茶三种饮料都是苦,…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共党史渐成人文社科学界颇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就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而言,当前在若干研究领域内专门知识的生成与知识体系的系统化专门化均已取得了不小进步。不过,在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与研究对象的细化和基层化等方面,该学科尚有待加强与突破。迄今为止,党史上的一些重大课题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并逐步呈现饱和化趋势。但基于翔实生动的地域性史料基础而展开的中共地方史研究,仍尚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可以对中共党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作出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农村建设既关系中国的自强、复兴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农村建设的问题都是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从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以来,有着一显著特点,即一脉相承性,同样,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为此,从哲学理论依据、理论品质、发展目标几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