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文春 《今日教育》2007,(3S):42-42
一节数学课的开课非常特别:“请大家先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同时、相向、相遇、相距。”(生读)“读懂了吗?”“懂了”“请上台为大家演示一下……”我不由得心生疑虑:该老师花了好几分钟来了个语文式的“咬文嚼字”.有必要吗?可是接下来.我的猜疑随着课堂的精彩生成而烟消云散:数学也需“咬文嚼字”!后来,我也实践着在数学课堂上“咬文嚼字”.效果还真不错!  相似文献   

2.
一节数学课的开课非常特别:"请大家先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同时、相向、相遇、相距."(生读)"读懂了吗?""懂了""请上台为大家演示一下……"我不由得心生疑虑:该老师花了好几分钟来了个语文式的"咬文嚼字",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3.
开心风铃     
最快乐的事情 邹凤英 这次我考砸了,数学得了59分,痛不欲生,几度欲与滚滚红尘永别。直到发现,我是倒数第二,哈哈哈哈,人世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如此啊! 家父酒量 数学老师:“桌上有三杯酒,我请你父亲喝了一杯,还有几杯?” 小学生:“一杯也没有了。” 数学老师:“怎么?你没有听懂我的话吗?我再说一遍,桌上有三杯酒,我请你父亲喝了一杯,还有几杯。” 小学生:“真的一杯也没有了。” 数学老师:“你懂得数学吗?” 小学生:“先生,你不懂我父亲的脾气,他看见桌上有酒,是一杯也不会放过的。” 结果 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减法,比方说,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从他那儿拿走了3个,结果怎样。” 汤姆:“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难忘的英语 上英语课,我专门和老师作对。不是有那么一句吗?丽丽在哪,W hereis Lili?我们英语老师的名字就叫李莉,上课时她让我读句子,就读这句。我站起来清清嗓子说:“我儿子李莉!”老师一愣:“你再说一遍。”“我儿子李莉!”结果,我在校长室里“立正”了半天。 幸福往事 上初二的时候,我暗恋一个同班的M M ,每天上课的时候我总想看看她,她也总是看我,有时...  相似文献   

4.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挂一幅图,……往往会被看作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去注意它。果真应该这样吗?不。请看一位老师在教《坐井观天》时的三个镜头:①在要小朋友练习朗读的时侯,他说:“大家读过之后,我要请几个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②在要小朋友看黑板上的一张放大了的插图时,问图上画了些什么,第一个回答有青蛙和小鸟,这显然没说全。只见老师用手指向井,问:“还有什么呢?”③文中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老师问大家:“这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你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好吗?”我曾无数次地问自己,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最近我却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并不好,甚至是一塌糊涂!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采撷于全国小学数学名特教师的课堂实录中。)“”和“△”有规律吗?课堂上,教师在引导二年级的孩子找规律。同学们兴趣高昂,非常投入!最后是一道记忆闯关题:师(出示):你能记住吗?(师隐去图形)生:能记住!一面红的,一面黄的,一面红的,一面黄的……师:你们为什么能记得这么快?生:因为它们有规律呀!师:那么你知道第10面、第95面旗是什么颜色吗?生:知道,…  相似文献   

6.
叔叔和阿姨星期六都要去上班,一大早就把弟弟妹妹送到我家里来,让我来带他们玩。我灵机一动,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来玩老师教学生的游戏,好吗?”“好!好!”他们一听说有得玩,自然十分开心。准备了一下,我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我故作威严地喊道。妹妹万雅还算机灵,愣了一下,喊了声“起立!”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小黑板上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请大家读题目。”我请妹妹万雅来背诵这首古诗,她还真不赖,背得一字不差。我又请弟弟徐睿来背,可能是他小的缘故吧,读都读不准。于是,我一句一句地教他,总算是有点样…  相似文献   

7.
“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好吗?”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学生说。“老师,现在我不想读!”男孩不顾听课老师在场,大  相似文献   

8.
数学游戏     
万事如意小灵通说“:新学期开始,大家都喜欢说一些吉祥话语,互相祝贺,是吗?”众人齐声说“:当然啦!吉利话让人听起来愉快、舒畅!”“我可以用数学语言把大家喜欢的吉祥语呼唤出来!”小灵通说。有同学说“:我想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你能召来吗?”  相似文献   

9.
一次讲座中,刘建彬老师发出一个质问——“老师们,大家关注过吗?学生怎样的状态才是倾听的状态?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倾听了吗?”这一问,我的心猛然被一击!是呀,在平日的课堂上,我们总会听到教师的课堂语言“:请大家注意听讲!”而很多时候我也会觉得这位老师已在提醒学生去学着倾听了,是在落实课标的要求了。对这个问题再没有深思,这一刻我意识到原来“落实”需要如此深细!反思教学我们只是将目标当作了一次次的要求,一遍遍的训导。原来我们误把“训导当作了“训练”,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听,应该说是人们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  相似文献   

10.
一、读书批注师:我听说咱们班同学思维灵活、富于联想,我想考验一下。给你们提供两个词语,请你们说出它们的相似点来。这两个词语是“:吃饭”“读书”。生:吃饭需要咀嚼品味;读书需要咬文嚼字。师:特点被你抓住了。谁还有别的说法吗?生:吃饭能够增加营养;读书能够增长知识。师:说得太好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咀嚼品味《螳螂捕蝉》一课,请同学们围绕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给我们的启迪进行咬文嚼字,读书批注。(生读书批注,师巡视指导,约10分钟。)评:通过找“吃饭“”读书”之间的相似点,自然引出读书要“咬文嚼字”,教师巧妙地教给学生良好的读书方…  相似文献   

11.
【教学流程】一、读文看图,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彩那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大家。2.师:请找出插图中的“父亲”和“我”,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他们的表情吗?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表现插图的相关部分吗?找出来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板书:“我兴奋”“父亲神情严肃”)【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既检验了学生的初读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新颖。】二、默读勾画,理清线索1.师:正像大家刚才看图所说的那样,贫穷的“我”家突然中了大彩,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了一辆豪华奔驰车,你说“我”…  相似文献   

12.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  相似文献   

13.
我休完产假一回到二年级A班教室,学生们立刻欢呼:“张老师回来了!张老师做了妈妈又回来教我们了!”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对我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公园远远见你抱着孩子,想跑过去看看,你又不见了。星期六我想去你家做客,看看可爱的小弟弟,却不知你家在哪儿?能告诉我吗?”我灵感一闪,一个培养学生随意学习的设想冒出来了。我说:“我可以画个路线图,你看了就会去我家了。但是我也想知道怎样去你们的家,今天放学请你们留意观察,也画一个怎样去你家的路线图,让老师也能去你们家做客,大家欢迎吗?”“太好了,非常欢迎!”他们异口同声地回…  相似文献   

14.
毕业联欢会接近尾声时,我从随身带着的包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大包糖,说“:孩子们,老师也没什么送给你们,就请你们每人吃颗糖吧!“”吃糖?“”对!吃糖!不过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大家必须在我发出口令后同时把糖送入口中;第二,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把糖吐掉。行吗?“”行!行!老师,你说什么都行!”听说有糖吃,孩子们早就按捺不住了,纷纷喊起来。我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便开始分糖。已经拿到的孩子兴奋不已,没有拿到的则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好!现在开始剥糖纸……我数一二三后,大家再开始吃。准备好了吗?一、二、三!”一声令下,60个孩子几…  相似文献   

15.
师:小朋友你认为这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方木块? 生:三个、四个,三个、四个…… 我心里不由地嘀咕:“怎么会是三个呢?明摆着不是四个吗?”难道学生又有什么新看法?先来听听看!于是有意识地请了一位抢着说答案是“三个”的学生:你来说说看,你认为有几个?能告诉大家怎么数的吗?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末 ,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 ,本意是巩固百分数读和写 ,没想到在孩子精彩的发言的启发下 ,我稍加诱导 ,不仅达到了原有的练习目的 ,更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大小的比较 ,并为以后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教学片段 :师 :最后我们来一场比赛好吗?生(兴奋地手舞足蹈) :好!师 :请大家在白纸上写出10个你喜欢的百分数 ,看谁写的最有创意!预备 ,开始!二十秒后。师 :停!告诉大家你写了几个百分数?是哪些?生1 :我写了5个 ,分别是 :100 %、1 %、200 %、24.8 %、0.5 %。生2 :我写的百分数最大的是100 % ,最小…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什么?在不少人眼里,数学是枯燥无味甚至是呆板的,他们觉得数学课堂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与繁琐的推理,使得数学课堂大多沉闷、久违精彩,不像语文课堂那样诗情画意、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可现实果真如此吗?请看下面三个教学片断。爬山“汗流浃背”,下山“风驰电掣”“简单的单名数互化”课堂教学总结部分的教学片断:(在学生小组讨论“互化方法”及巩固练习环节之后)师:我们刚才一起学习了单名数互化的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改写单名数,请大家根据刚才的研究、讨论思考一下,觉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或者在哪些地方想…  相似文献   

18.
“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好吗?”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同学。“老师,现在我不想读!”小男孩不顾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在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问你:“喜欢读童话吗?”你准会反问我:“小朋友谁不喜欢童话?”我知道,你已经读了不少童话故事,什么《丑小鸭》啊,《皇帝的新装))啊等等。《龟兔赛跑》就是一篇家喻(yu)户哓(xiao)的经典童话,不管你以前读过没有,我都想请你再来读一读,读了以后,我可要问你几个小问题哟!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个读九年级的小邻居,他的数学成绩不好,妈妈担心他考不上好一点的高中,特地给他请了家教。可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他还没有进步的迹象。他着急了,问我“:我不明白,我是不是在数学方面有些弱智?”我问他“:你上课认真吗?”“认真呀,我已经很努力了。”他诚惶诚恐地回答。不过,他回答的却和我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他的数学老师反映,他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我又问“:你喜欢数学吗?”他说不喜欢。我再问“:数学很有意思呀,你为什么不喜欢呢?”他呆了一下,说出了心里的话——他认为学那么多函数一点儿也用不上。答案毫不费力地被找到了,他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