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南朝的诗人们恰恰做到了“轻视外物”和“重视外物”,做到“奴仆风月”,创作了大量的咏雪诗,形成了浪漫精巧、光明磊落、优美、祥瑞的雪意象.  相似文献   

2.
冰心是“五四”时期小诗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最早大量创作小诗并将该形式运用得最为成熟的诗人之一.她的小诗《繁星》和《春水》集中体现了其在“五四”时代著名的“爱的哲学”,歌颂母爱无疑是这两部诗集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这两部诗集中,诗人将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幻化出一幅幅充满爱的图景.  相似文献   

3.
丘菽园是我国近代侨居新加坡的著名侨领、报人、政治活动家 ,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 ,诗评家和小说理论家。他一生有多种著作传世 ,其中《菽园诗集》千余首诗中 ,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4.
美点赏析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年),20世纪文学泰斗,世界著名的印度诗人,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被誉为“诗圣”、“印度的灵魂”。1913年,泰戈尔以他的诗集《吉檀迦利》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东方人。他的诗歌,影响了我国冰心、郭沫若、徐志摩等一代新文学先驱。  相似文献   

5.
大凡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作家、诗人,都莫不十分重视自己作品的题名艺术。而被誉为“孩子天使”和“诗圣”的著名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则更是重视题名艺术的典范。据有关外国文学资料介绍,诗人泰戈尔一生所创作的几部比较有影响的散文诗集,都很讲究题名艺术。诸如《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游思集》、《金帆船》、《刹那集》、《梦幻集》、《流萤集》等这些诗集的题名,都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 一 众所周知: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作品,主要译自于原孟加拉文诗集《儿童》。《儿童》早在1904年便已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6.
丘菽园是我国近代侨居新加坡的著名侨领、报人、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诗评家和小说理论家,他一生有多种著作传世,其中《菽园诗集》千余首诗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7.
珍藏岁月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0,(11):F0002-F0002
作者简介 田原,诗人,文学博士。1965年生于河南郾城,现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任教,并兼任东京大学外国人研究员。先后出版过《田原诗选》等五本诗集。2001年用日语创作的现代诗获日本第一届“留学生文学奖”。  相似文献   

8.
宋季元初,南方和北方诗人对宋诗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元中叶以前,南方与北方诗人在创作上不约而同地宣告与宋诗决裂。延祐以后,“排宋崇唐”风气大盛。元人崇唐排宋的原因是受诗评家影响、不满宋诗积弊和元人自身学养不足。有元一代的“排宋崇唐”风气引发后世宗唐、宗宋的门户之争。  相似文献   

9.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南朝的诗人们恰恰做到了"轻视外物"和"重视外物",做到"奴仆风月",创作了大量的咏雪诗,形成了浪漫精巧、光明磊落、优美、祥瑞的雪意象.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以直说的方式,而是以对外物形象(意象)描绘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是借外物形象隐喻和暗示思想感情,这外物形象便自然成为思想感情的象征。因而,诗人诗歌创作的秘密说到底,就是为他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找到一种最恰切、最形象、最典型的外物形象,也就是说,要为他表现的思想感情创造一种最合适的象征。所谓最合适的象征就是,诗人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外物形象“的同构”性的表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结构”形式与外物形象的“结构”形式获得了“同构”性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得到了隐喻和暗示性的表达,诗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11.
一、课文悟读《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全诗共4节,可分两层:1~3节为第一层,在树林里,“我”面临着两条路,而经过思考决定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在这一层中,诗人描述了选择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历程。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遗憾,“我在那路口…  相似文献   

12.
宋季元初,南方和北方诗人对宋诗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元中叶以前,南方与北方诗人在创作上不约而同地宣告与宋诗决裂。延以后、“排宋崇唐”风气大盛。元人崇唐排宋的原因是受诗评家影响、不满宋诗积弊和元人自身学齐不足有元一代的“排宋崇唐”风气引发后世宗唐、宗宋的门户之争。  相似文献   

13.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颐都作绝妙词。”诗人“以我观物”,产生“非陈诗何以展其意,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的创作冲动,体物寓情,缘物寄意,将内情与外物、心声与天籁加以融合谐和,便产生了熔铸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咏物诗首要形似,而尤贵神似。下面谈谈古典咏物诗神似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诗人穆木天是 2 0世纪神州诗国天空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2 0年代 ,他构建象征主义诗歌理论 ,成为我国象征派诗论的奠基人 ;他以象征主义创作方法为指导 ,写出了“别创一格”的诗集《旅心》。到 30年代 ,他的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成为左翼诗歌运动的骨干。他组建中国诗歌会 ,高扬诗歌要“捉住现实”、诗歌要大众化的旗帜 ,并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指导 ,写出了《流亡者之歌》。抗日战争期间 ,他撰写诗论《怎样学习诗歌》,创作诗集《新的旅途》,进一步探索诗歌艺术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5.
吴静 《现代语文》2006,(3):55-56
何其芳十分珍惜自己的创作羽毛,诗作少而精。两本薄薄的诗集《预言》和《夜歌》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的雕像地位。这两本诗集提供了诗人由梦幻之曲到为时代而歌的心路历程的情思档案,又以其独特的诗艺开拓丰富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饱蕴着丰厚的审美价值。《预言》是诗人早期的诗歌总结,完美地体现着诗人“艺什么也不为,只是为了抒写自己”的学理想。1938年,诗人来到延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宽大的空气、快活的空气”,一扫《预言》冷艳凄哀的梦幻色调,奏响了礼赞民族解放历程的琴音,完成了他另一部诗集《夜歌》。诗人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预言》的精致、唯美、绮丽、雕饰到《夜歌》的直白有力、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6.
李木 《盐城电大学报》2001,(1):31-34,45
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说历来为诗评家所指责非议,认为其是“抄袭”、“剽窃”的翻版而已,殊不知,庭坚此论自有其科学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此说与文学创作的继承创新说是一致的;其次,此说的提出与有宋一代的创作风气与时尚有关;再次,此说是诗人创作、经验体会的归纳与总结,只不过是将其视作作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故对其应作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评价才是。  相似文献   

17.
素以向贵族化、玄虚病、晦涩风挑战而闻名于文坛的大众诗刊《中国风》,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国萧军研究会共同创办。《新国风》诗刊执行主编丁慨然主持了“四化”会议。著名抗美援朝战士诗人、著名诗评家、著名诗人、著名文艺理论家共二十余人与会,与会者对已故著名老诗人公木、郭小川、丁力等生前倡导新诗的民族化、群众化、现代化、多样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与会者认为新诗要想在新千年、新世纪成为文学艺术中的桂冠艺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雅艺术,必须首先解决好诗歌创作方向问题。,回避生活、回避…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感伤诗对人生经历、宦海沉浮、身体病苦的诸多感慨,表现了诗人“兼济”与“独善”的复杂心态;对下层士子、妇女不幸遭遇的描写,蕴涵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伤于外物、发为咏叹的诗作,渗透着诗人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品格修养。白居易感伤诗在创作手法、语言和形式的运用上,现实主义特点比较突出,但有理周辞繁、不够含蓄之缺憾。  相似文献   

19.
华兹华斯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湖畔诗人"的美称。他一生创作了《抒情歌谣集》(1798、1800,与柯勒律治合作)、《序曲》(1805)等优秀的诗集,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在他的诗歌中,诗人把歌颂大自然作为核心,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读布罗茨基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1963年发表的著名长诗《悼约翰·邓》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1987年他以"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集有《韵文与诗》《山丘和其他》《诗集》《悼约翰·邓及其他》《荒野中的停留》等。漫漫人生路,然而又有谁能够想到,这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流浪诗人约瑟夫·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