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含蓄是一种普遍的艺术规律.毛泽东诗词不仅能以"有尽之言"达"不尽之意",做到"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而且能让余意自显,不言而喻.通过比兴等借此说彼以达到含蓄,通过引用成语典故与前人成句以达到含蓄,将意在言外的诸多情感内涵物化入诗词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2.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单,主人公可以是人、物,但都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明的故事中。寓言往往是通过一个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小故事来寄寓和表达某种道德教训和生活哲理。  相似文献   

3.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简短,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近喻远、借小喻大,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方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龙吟:寓慨于讽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借此事喻彼事,以史事讽时事,不露声色,曲折委婉,富有迷人的艺术魅力。诗法指津寓慨于讽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借一人、一事、一物或其他,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方式,对现实社会中的消极、落后、丑恶、腐朽、反动的人或事进行劝诫、讥刺或抨击,进而表达出鲜明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5.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吕梁丈夫蹈水》是《庄子·外篇·达生》的一个寓言故事。首先,它具有寓言故事的基本特性:(1)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者讽刺性。(2)运用借此喻彼,或借远喻近,或借古喻今,或借小喻大,让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3)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使故事形象  相似文献   

6.
寓言丛林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短小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结构简短,情节集中,故事风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寓言的语言生动形象,常用简约的语言勾画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相似文献   

7.
《辞海》对寓言这一概念的定义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相似文献   

8.
<正>一提起"教育",往往有人把它同"枯燥无味"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更是难处百般。其实,教育是一种艺术,它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这就要看教师是如何调动教育对象的感情,使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乐于被对方接受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们采用了"巧比妙喻、寓教于乐、模拟辩论"的"趣味教育"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巧比妙喻"法有人说,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的确,取喻明理有着神奇  相似文献   

9.
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它源于流行民间的口头创作,经后人修润编纂而成。它结构简短,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寓深刻的哲理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流行,如“杞人忧天”“刻舟求剑”都是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10.
寓言是通过小故事的劝喻或讽刺揭示一个哲理的文学形式。它以虚构的故事,借此喻彼,借古讽今,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者对社会进行批评,或者对某个阶层某种人进行讽刺,或者提供某种生活经验。它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通俗有趣,语言生动精练,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六年制小学语文从第三册开始选入寓言,到第十册,共有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寓言主题的提示和运用广西百色民族师范李民浩寓言是寓哲理于故事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人物或拟人化的动植物、无生物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某种人、某种社会现象的评价,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从简单的故事情节里显现出深刻的道理来。为此,怎...  相似文献   

12.
一、概念界定1.同喻文化一个时代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传递机制。玛格利特.米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的视角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  相似文献   

13.
《笑傲江“狐”》是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作文。这个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编写寓言。寓言故事往往幽默风趣,发人深省。因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二、运用拟人手法,借此喻彼。  相似文献   

14.
殷小新 《成才之路》2012,(20):10-11
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都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很多作者把寓言故事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论说文里,这样一来,原本比较抽象、枯燥的论说文立刻变得具体、生动起来.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分支,童话与寓言的阅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严格而言,童话与小说同属一类作品,需在把握人物、环境与情节的基础之上理解作品的主题。但作为较特殊的文学作品,还应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童话借想象和夸张塑造形象,寓言有借此喻彼、以小见大的特  相似文献   

16.
精讲就是抓住课文的重点讲授。《狼》的重点是什么呢?这得先弄清它的体裁。《狼》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其内容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  相似文献   

17.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2,(10):33-34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它多采用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手法,寓深刻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如我国的先秦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2001年高考中,江苏考生蒋昕捷一篇寓言《赤兔之死》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被评为满分作文。寓言这种文学样式也随之身价倍增,许多考生尝试采用这种形式作文。  相似文献   

18.
转喻     
转喻是一个常见的辞格。来自希腊语μεToωμa,意思是ПepeMeHa ИMeHИ(名字转换),ПepeИMeHOBAHИe(更名)或ПePeHOC OoЗHaЧeHИЯ(借此代彼),一般译作“转喻”,或“借代”,“换喻”。如ЗaПaП代指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9.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采取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有生物,也可以是无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这里所选的三则寓言,其作者都是生活在离我们一千多年甚至两千多年以前的时代,但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从事职工教育的教师,要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自己阐述或表达的观点易于被学员接受,必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入恰当的讲课技巧,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情趣性,这就是教学艺术。 一、巧比妙喻 喻理法,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某种道理的方法。比喻说理是语言艺术的特征,自然也是教学语言的艺术特点。取喻明理的课堂教学有着神奇的诱发力。因为,巧比妙喻把精辟的课堂论述与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