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下简称“两变”),是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提出的一个认识论命题。近年来,哲学界对这个命题有过一些讨论,其中有的文章认为“两变”不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我们认为,对“两变”命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对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认识论的评价,也直接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和澄清。  相似文献   

2.
吴江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不是“唯意志论”,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在提出这一见解时就指出,有人说,物质变精神可以理解,精神变物质不可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哲学界流行着一种看法,即认为物质具有可知性。在一本发行很广、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和参考资料》的书中,编者甚至把物质的所谓可知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并列起来,说:“物质具有客观性、辨证性、可知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完整的科学内容”。按照这种说法,不承认物质的可知性,就不是完整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果真具有可知性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在我们看来,“可知”还是“不可知”,这是指人的认识能力问题。当我们说世界是可  相似文献   

4.
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中提出,认识对象仅限于“现实世界”(即认识所能反映到的物质世界)。我认为这种提法欠确切。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赖金良同志认为,客观世界与认识对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谓联系,是指认识对象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谓区别,是指认识对象仅仅是认识所能反映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现实世界。赖金良同志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为理论依据:“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马恩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发表了张鸿魁《〈金瓶梅〉》“扛”字音义及字形讹变》一文,认为《金瓶梅》五十八回例中的“證”是从“扛”讹变而来,并且还论证了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并就此探讨了近代汉语训释的方法问题。本文不准备对张文的观点作全面的评价,只想就文中作者所认为的“證”是“扛”的讹变谈一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对于物质和精神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根本的差异,恩格斯的话是否也适用呢?我以为也是适用的。物质和精神之间也有一个中介,那就是意识。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和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重要原则,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一个正统的、似乎是从唯物主义本性中直接引出来的、因而虽然未加论证却又得到普遍承认的观点,那就是认为意识不能直接引起物质世界的变化。于光远同志很形象地表述了这个观点:“哪  相似文献   

7.
《哲学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七期,发表了晓鲁同志的文章:《“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提法是科学的吗?》晓鲁同志否认这一提法的科学性。我则相反,认为这一提法是科学的。 我同意晓鲁同志这样的说法:“这个问题关系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非常有必要搞清楚的”。但是,我要补充说一点,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而不能偏向机械唯物主义,必须坚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列主义的活的灵魂,必须坚持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中的一个老而基本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哲学界曾进行过许多讨论,这对哲学的发展是很有益的。最近,有的同志对这个问题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物质与意识不是对立的统一”(见《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1期)。其中的一些论点,我认为是很值得商榷的。现谈一点我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班华 《班主任》2010,(6):10-11,18
拙文《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2004年8月在认民教育》第15—16期发表。文中论述了“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的思想。此后,有朋友发表文章《质疑“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见《中国教师》,2004年第11期),文章中提出9点质疑或商榷意见。我认为能提出质疑是很好的事,有助于促进我们思考,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邱金法同志在《教材通迅》1985年第4期,对 OK时热力学体系混乱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提法,所使用的术语也不统一。提法有三种:一说“在绝对零度时,分子的热运动可以认为完全停止,因此可以说体系的无序度等于零”;二说“没有混乱度”;三说“混乱度最小”。我认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物质结构问题,只关系到“物理世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物质分割有一定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不能再行分割;“物质无限可分论”的观点,不论在实际上或理论上都是不能成立的,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因为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在物质结构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研究这篇不朽之作的专著,多得足以汗牛充栋.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对阿Q精神的完全否定上,各家则基本上是一致的.本文就此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算作一点微弱的争鸣吧!在文艺论著中,人们惯常在贬责的意义上使用“阿Q精神”这一概念.这是因为,在一般论者看来,阿Q精神是一种消极的可耻的现象.这种意见对不对呢?有对的部分,但不全对.就是说,“消极,可耻”之类的形容词,用于阿Q精神的一部分,是对的;用于阿Q精神的全部,则不尽正确.结论建立在严密、翔实的科学概括上,方才无懈可击.对阿Q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显性目标,还要发掘和探索《历史课程标准》背后的隐性目标的实现。”关于近代科学发展的教学,“体会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应该是课程标准的“隐陛目标”.在高中科学史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而使科学精神培养这一“隐性目标”缺席。为此,笔者结合自己“重演伽利略思想实验”的教学片断来对历史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谈一点看法,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阿Q精神是否暴露了国民性的、甚至人类的普遍弱点,国民性的提法是否科学,历来的看法,持否定态度的比较多。本文打算就这几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教于鲁迅研究者和对这几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志。 一 阿Q精神确实暴露了我国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性的弱点。 要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必须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分析作品所取得的客观的社会效果。阿Q精神是否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首先必须研究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同时,正视和分析《阿Q正传》发表后所引起的反响。  相似文献   

15.
本刊今年18期刊登了《讲一个童话给谁听》以后,有作者来信表达了不同看法,作者的关注显示了本刊的影响,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欢迎。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期我们选登王存善的《人总要有一点精神》以飨读者。古语说“两论相订,是非乃见”,对客观事物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我们非常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真理是客观存在,事物的本质并不因不同的观点而改变,但是争论本身却可以提高广大读者的鉴别能力。我们相信读者会从争鸣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期待广大读者、作者不断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究竟是一个什么规律?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仍在继续探讨。刘世钰同志在《对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认识》(《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一文中,论述了这个问题,得出结论说:“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局部的特殊的规律。”就此问题,我想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①对于物质和精神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根本的差异,恩格斯的话是否也适用呢?我以为也是适用的.物质和精神之间也有一个中介,那就是意识.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和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重要原则,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何正确地从理论上认识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如有的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思想,有的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体系,还有人不主张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提法不科学。笔者认为,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一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素质”。对素质这一概念,最早的解释是指人的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19.
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乃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特性。以下有时将这个“物质的唯一特性”原理简称为“原理”。本文从“原理”的提出、内容、实质和作用等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同志们。这个原理是怎样提出的呢?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针对马赫主义者攻击“唯物主义者坚持着似乎已被‘最新科学’和‘最新实在论’驳倒了的物质概念”,列宁指出:“象马赫主义者那样把关于物质的某种构造的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混淆起来,把关于物质的新类型(例如电子)的新特性问题和认识论的老问题,即关于我们知识的泉源和客观真理的存在等等问题混淆起来,这是完全不能容许的。”实际上是大多数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自然辩证法》第209页)因此,认真研究物质的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