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被”字句在汉语中是一种常用而特殊的句式。但因汉维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致使学生在使用汉语被动句时出现了许多偏误,所以本文就维吾尔族学生使用被动句时的一些偏误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对策,以求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被“字句在汉语中是一种常用而特殊的句式.但因汉维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致使学生在使用汉语被动句时出现了许多偏误,所以本文就维吾尔族学生使用被动句时的一些偏误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对策,以求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卢丽 《科教文汇》2013,(20):101-102
从理论上分析韩语冠形词词尾""和""的使用及差异,以解决韩语学习者在使用冠形词词尾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使用、偏误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法的例外现象打破了语法规则的可类推性,文章从偏误分析入手,对由于语法规律例外现象导致的语法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由语法规律的例外导致学生“错误类推”的偏误类型大致有三种:第一,语言的不对称现象导致的偏误;第二,语法规律使用范围的不确定导致偏误;第三,语言的历史“化石”语法现象导致偏误。  相似文献   

5.
万力群 《科教文汇》2014,(32):41-43
泰国留学生在书面语里出现的偏误现象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复句的逻辑性偏误、程度副词偏误、遗漏偏误、增补偏误、语法规则偏误等。外国学习者所产生的偏误大体上都是基于“五个中心过程”理论而形成的。偏误的产生是正常的,偏误分析的作用就在于针对汉语自身的特点分析、归纳、总结习得者的习得规律,从而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孟瑞凡 《百科知识》2023,(15):61-62
<正>“是……的”句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及口语中均被广泛使用,同时也是国际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显示,在留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是……的”句式的错误使用呈常态化趋势,共出现2629次,频率高达99.999%,占句型错误的41.5%。本文通过强调句式“是……的”的本体研究,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中的“是……的”句型偏误进行总结、分类,归纳出留学生习得偏误的类型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为国际中文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在英文稿件编辑、加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连词使用错误实例,分析并总结了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中并列连词和几个容易混淆的从属连词使用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导向,利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介语语料库对印尼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的句子进行偏误分析,发现共存在误代、错序、搭配偏误、误加、别字、遗漏、杂糅七种偏误。本文针对上述偏误进行了归纳和归因,发现出现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有: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回避策略的使用和课堂教学的影响。希望能对程度副词"太"的教学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和”、“或”这两个词不论是使用频率还是适用范围都是非常广泛的。作为连词使用时,它们的用法相对重合,致使了对它们的误用以及歧义的产生。本文通过介绍“和”、“或”的一般用法及特殊用法,对它们使用过程中的误用情况加以分析,通过语言的选择与逻辑总结了造成误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路炜 《科教文汇》2007,(10Z):203-203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11.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偏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与"很"有关的偏误为数不少,值得引起重视.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加以收集、统计、分析、整理,试图找到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所在,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兆炜 《科教文汇》2014,(29):38-39
通过对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2级“新疆班”维吾尔族学生的作业分析,总结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颠倒、多种句法偏误杂糅四种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句法偏误类型,探究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句法的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等偏误成因,为今后的对“新疆班”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优先领域遴选过程中,人作为认知决策主体,根据"有限性原理",往往会出现认知偏误,影响决策结果。通过研究认知偏误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偏误产生,提高决策水平。为此,首先对认知偏误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将科技优先领域遴选过程中涉及的认知主体分为备选领域执行者、参与决策者和确定决策者3类;其次,提出认知主体可能产生的认知偏误,从认知主体自发产生和认知主体相互作用2种路径,分析作用机制;最后给出科技优先领域遴选中避免认知偏误的若干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优先领域遴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语法的例外现象打破了语法规则的可类推性,文章从偏误分析入手,对由于语法规律例外现象导致的语法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由语法规律的例外导致学生"错误类推"的偏误类型大致有三种:第一,语言的不对称现象导致的偏误;第二,语法规律使用范围的不确定导致偏误;第三,语言的历史"化石"语法现象导致偏误。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语教学中句子连词的知识要点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模块内容。但是连接词的具体应用却常常是学生们最容易混淆的部分。在不同的时间从句当中,连词后从句何时使用虚拟式,何时使用陈述式以及原因、结果、目的从句连词有哪些,什么连词后接虚拟式,什么后接陈述式是本次探究的重点。此外,本次的研究采取讲解实例加分析注释的方法,可为我们日常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也为西班牙语句子连词教学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韩放 《科教文汇》2014,(19):136-137
西班牙语教学中句子连词的知识要点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模块内容。但是连接词的具体应用却常常是学生们最容易混淆的部分。在不同的时间从句当中,连词后从句何时使用虚拟式,何时使用陈述式以及原因、结果、目的从句连词有哪些,什么连词后接虚拟式,什么后接陈述式是本次探究的重点。此外,本次的研究采取讲解实例加分析注释的方法,可为我们日常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也为西班牙语句子连词教学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宇欣 《百科知识》2023,(12):75-76
<正>根据构式的抽象程度将构式分成实体性构式、半图式性构式和图式性构式。半图式性构式的组成部分有实体成分和空槽成分。“原来X,所以Y”因对使用语境有限制,外国留学生又难以体会该构式对语境的要求,常常会产生偏误。本文将简要分析该构式和留学生的偏误,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初级阶段的韩国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把”字句,本文对他们在习得汉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建议;对于对外汉语教材中“把”字句语法的编写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改进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青 《科教文汇》2008,(33):248-248
现代汉语中的因果连词“因而”由上古的跨层非短语结构逐渐发展凝固成因果连词。其发展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因”的虚化,二是“因而”的连用并凝固成词。“因而”词汇化的主要原因是受语境影响及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袁勤 《今日科苑》2006,(9):91-91
“而”字是现代汉语汉语连词中为数不多的从上古流传下来的词语之一,它在上古及中古时期还充当过实词及其它虚词。但随时间流逝,这些用法渐渐消失。就是作为连词,其中的某些用法也有改变。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试对“而”字的产生、发展及流变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