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教材在中高年级选编了不少的长文章。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长课文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在长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路径、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引导,让学生既沉入文本中,把课文读透、读深,又能跳出课文,把课文读精、读短,从而达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这样的长文短教,针对性、目标性更强,使长课文教学显得更精练、更高效。  相似文献   

2.
长篇幅课文的教学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教学时间的有限、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的现状等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的改变.要改变这一局面,还得教师从长篇幅课文的教学设计入手,做到以点带面,长文短教,既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长篇幅课文的教学而言,以点带面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如何很好地实现由“点”到“面”则需要讲究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3.
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弱势.  相似文献   

4.
“将常识性课文上出语文味”,这是一句很不时髦的大白话。谁不知道,常识性文章编入语文课本,自然就是语文的一部分,常识性课文的教学自然也是语文教学了。但是在实际教学或教学设计中,许多人又常常忘记了应将常识性课文上出语文味的简单道理,使此类课文的教学陷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5.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它可分为时间、空间、心理及活动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出课文以外与此相关的最新发生的事件作为话题;可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尽量结合典型事例,从课文中引出学生较关注的话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中引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可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多动手、动脑,把语言课变成谈论经验和体会等交流会.  相似文献   

6.
正在阅读教学中,有的课文内容繁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抓住教学的主要矛盾,切中文章肯綮,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一、抓住矛盾点切入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矛盾冲突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社戏》为例,文中  相似文献   

7.
朱俊凤 《考试周刊》2009,(39):74-74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文中,长篇幅的文章不在少数。面对课时未变.容量增大的现状,一线教师常常束手无策。教师若依照教参上的方案讲授,就会感觉课时太少,效果不好,教完后,学生对课文印象也不深。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思考,认为只有提高课堂实效性,才能很好地应对新教材的这一变化。而其中“长文短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很有效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现在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有很多长课文,而语文的课时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学有所获?这是一个值得全体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倡简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怎样做到倡简呢?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篇幅长,内容复杂。若采用逐段讲读的方法教学,不但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丧失了使学生“主动自学多练”的机会,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要想解决好课文篇幅长与时间短的矛盾,不妨试一试“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师生共同努力,必须讲的由教师讲,学生能完成部分,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师生携手完成教学任务。一、提纲挈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把课文思路梳理出来,弄清来龙去脉。如《狱中联欢》一文,教师帮助学生找出联欢的思路过程“唱歌——交换礼品——贴对…  相似文献   

10.
<〈物种起源〉导言>是一篇极具特色的文章.若要很好地体现教学意图,就必须认真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几个问题 (一)关于学习重点.<<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比较艰深,阅读难度很大.一是因为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二是内容与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有较大距离,三是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述与传统的中文表述形式有很大区别.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样一篇纯学术文章读懂弄通,课文前面的"学习重点"是把有力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确定不同的教学节奏,对于篇幅较长,内容浅显的课文,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由此可见,想象力是人类思考的原动力,也是创造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作者为了突出中心,突出写作的意图,而在文章中巧妙地留下"空白",这些"空白"正为读者提供了一些现成的"想象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去探究这些"空白"艺术,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场景化”与散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散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领会所学散文的精髓,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作者是将他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情感倾注在作品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中,或热爱、或崇敬、或感激、或痛恨.散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表达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领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倾向和教学目的,摸索出一套"场景化"散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领会课文中的感情内容,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统编语文教材中长课文占比较大,编者旨在通过长课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长课文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从语文要素出发,兼顾基础性目标内容,将课后习题转化为学习内容.教学中须整合默读与朗读,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巧设支架落实语文要素;构建举一反三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略读课文应该怎么教?从教学时间上看,略读课文一般一课时完成;从教学要求来看,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从教学形式来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从教学顺序来说,略读课文安排在精读课文后边。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篇目多,有不少长课文,而教学时间有限,长文短教,已经成为改革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我对高语一册课本中一些长文作了短教的尝试,教学效果比较好.根据我的体会,长文短教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教学目的要集中单一,教学内容取舍要得当.长课文一般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很多,如果目的要求繁杂,长文就很难短教了.因此,课文愈长,教学目的愈要单一,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预设之取舍 《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明快,洋洋洒洒有一千多宇。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倘若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那如何在一节课之内完成教学目标,实现长文短教呢?  相似文献   

18.
孙伟 《江西教育》2022,(11):54-55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排课文时,就有意识地选择了信息含量较大的长课文和思维含量较大的难课文.这也成了统编版语文教材在选择文本类型时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学这一类"长难课文"时,教师要针对"长难课文"思维含量大、信息量大的实际情况,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长难课文"的相关策略,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课文分析上,把生动的课文支解得支离破碎,成了各知识点的拼盘,使本应给人以美感和灵气的语文教学成了机械僵化的训练。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应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有效地投入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中去。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以为应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阵地,走好“整体感知——精读创新——拓展阅读”这三步。  相似文献   

20.
每学期的语文教学课时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课时又必须优先上好讲读课文,因此课内自读课文就不可能占时很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课内自读课文呢?我们针对文章的特点不同,在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基本上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课堂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