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学位论文是进行学术测量和学术创新的主要形式,与其它形式的学术成果不同,学位论文的主要特征在于其选题要具有十分明确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联结学位论文假设、论证和结论的无形纽带,是学位论文的生命和灵魂。在学位论文研究设计的每一个部分,应处处体现论文选题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撰写是"主题编织",抑或"问题先导",不同的撰写思路,其效果将迥然有别。"主题编织"的文献综述酷似文献汇编,它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却降低了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而"问题先导"的文献综述则澄清、凸显了拟要研究问题的价值,彰显了学位论文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3.
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主要应抓好培养研究生掌握学术阅读的基本技能以及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训这两个关键环节.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阅读,应该有一个明确而相对专业的披阅范围,主要读本专业的且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著作:应该坚持做读书笔记和札记,以此在与本研究领域不同专家的"讨论"中逐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写作是最好的学习.为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建议增加或加强有关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课程:完善和强化与研究生开题报告相关的制度安排: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导言部分写作的规训.除此之外,还应培养研究生对学术的向往与挚爱.  相似文献   

4.
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重要标准的学位论文,其质量综合反映了培养单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本文以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对策为:加强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检、评审和答辩等过程管理;建立学位论文评审申诉机制;建立导师遴选与聘任制度;建立激励政策;推行弹性学制,建立软淘汰制。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行为阻碍了学术创新,破坏了学术环境,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高校意识到学术不端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学位论文查重检测成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措施,甚至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研究生教育各方对论文查重检测普遍存在着认识误区。文章通过分析财经高校学位论文查重检测规定,梳理学位论文查重检测现状,在解读学位论文查重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7–2018学年全国学术型博士学位授予数据,从学位论文研究类型的视角考察不同群体特征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研究差异。研究发现:六成以上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类型为基础研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基础研究学位论文比例显著低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工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学位论文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学科,女性、硕博连读、脱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点前沿探索项目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更倾向于开展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阅意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被专家判定为“不合格论文”的缺陷和不足,认为不合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作者科研能力不足、论文规范性欠缺、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文献综述质量较低、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等六大典型特征,并结合国外相关研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对MTI学位论文写作与评估模式开展了很好的探讨,但由于MTI办学时间短,积累的经验有限,论文写作与评估模式仍然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认为,应该取消MTI学位论文的"翻译研究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应充分体现专业自身特点以及各培养单位的优势学科,以厘清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本质差异,凸显MTI的培养特色。同时,各培养单位需要构建MTI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探寻科学可行的论文规范模式,充分体现MTI的职业化教育功能,以培养合格的口笔译人才。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依据,决不允许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本文从学术风气、研究生培养、学术道德监督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从多方面探讨了遏制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文献分析的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对156名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导师因素、学术教育因素、学术行为监督因素、工作预期因素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规范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学术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