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周日晚点评主题教育是高校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需要。本文从周日晚点评主题教育课程化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探讨了高校周日晚点评主题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还从多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和构建多重保障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周日晚点评主题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徐颖 《职教论坛》2013,(4):94-96
农业教育是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晚清农务学堂是农业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农务学堂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开设课程等方面,分析晚清新式农务学堂在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方面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中国商人社会地位较低.晚清广东商人实力增强,为提高社会地位,他们通过商籍、捐纳捐输等方式与儒家教育传统进行对抗;同时,广东商人经商不忘儒业,通过亲自或鼓励子弟攻读、捐献租田、推动学校管理商业化及增进与士绅官交流等方式,加强与传统教育的融合.从岭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资本的作用分析了晚清广东商人与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转型的晚清书院成为近代学校建立的重要基础 近代学校不只是西方教育模式的简单移植,更体现了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化,"是在中国原有教育制度和形式的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1](P19)."晚清书院数量很多,发达省份几乎每府、州、县都有三四所.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与晚清海军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新式海军教育是近代军事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制器、练兵和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晚清海军教育以兴办水师学堂为先,首开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自19世纪80年代起,军事留学生陆续学成归国。作为早期比较系统地学习西学技艺的新型人才,其中一部分人与晚清海军教育多有联系,或投身海军教育,出任海军学堂教习、总办等职务,个别的还亲自创办海军学堂,或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完善了近代海军教育的思想理念。留学生群体由此在晚清的海军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新式人才,促进了晚清海军教育的近代化。但由于留学生群体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当时沉闷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氛围的影响下,晚清海军教育仍存在着诸如从事海军教育的留学生师资较少、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目的过分偏重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压力,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随着中国内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分化以及传统教育的废弛,晚清洋务学堂应运而生。晚清洋务学堂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即晚清洋务学堂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推陈出新、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近代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由于女学教育取得了合法地位,女子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她们接受教育后反过来影响当时未受教育的广大女性,这是晚清女子教育的成功之处。表现在社会意识、婚姻观念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晚清产生的实业教育是中国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实业教育虽然产生较早,但发展缓慢、曲折,始终没有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流。制约实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生源不足、管理不力等,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动力不足,即晚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既不能为实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也不能消化实业教育的成果。在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晚清实业教育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其作用也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晚清实业补习教育是在甲午海战后,通过赴日教育考察者与《教育世界》杂志的介绍宣传,而最终被纳入癸卯学制之中的。由于条件与环境的差异,晚清实业补习教育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甚至出现扭曲与变形,但它的试行探索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社会成员在农村危机、近代化带动、大众追求三个动力合力的作用下,通过科举、新式教育、参军、经商、流民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社会垂直流动。从长时段的发展轨迹上来看,晚清直隶农村的社会垂直流动折射出了晚清直隶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他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周日晚点名在众多高校已推行多年,已经成为辅导员搭建与学生沟通桥梁,是保障学生安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推进周日晚点名课程化改革,在巩固其灵活性、针对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私人书院因受西学影响发生诸多变化。文章以天文学为例,依托书院课艺等文献资料,追溯了这一时期传统书院和新式书院开展天文学教育的具体情况。部分传统书院仍然将天文学作为经史教育的附属,延续清初兴起的考证方法,新式书院则启迪和宣传了近代天文学知识,天文学的启蒙教育也在晚清得到重视。晚清私人书院天文学教育的变化,也是科学教育试验与尝试的反映,为清末教育改制提供了可以依据和参考的模板。  相似文献   

13.
“三早一晚”活动,是改善学生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常态化与菜单化、专业性与结合性,开展“三早一晚”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强“三早一晚”习惯养成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建立保障体系是基础,提高教育有效性是重点,落实“三全育人”是根本。  相似文献   

14.
宫廷教育是指对皇室成员进行的教育。翁同在参与或主持晚清宫廷教育近 30年中 ,根据变化的客观情况和社会形势对宫廷教育从教育方法到教育内容进行了改革 ,呕心沥血培养和造就了晚清历史上的变法皇帝———光绪帝 ,这是翁同经世致用、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也是其对戊戌变法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晚清编译的克虏伯炮学书籍近二十种,对于提高晚清军事教育的水平有很大帮助。克虏伯来华人员参与到了中国军队、军事学堂和军工企业以及赴德留学生派遣的活动之中,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进步,晚清直至民国时期的留欧生、兵工人员与克虏伯公司有广泛的联系,他们在回国后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教育和同时代的男子教育相比,多层次,多类型的晚清女学在内部组织管理诸方面具有鲜明特色,晚清女学处于初创期,发展较不充分,呈现出不规范性,实用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既有的解释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原因的分析视角,或淡化了世界因素的影响,或未能深入地回答"为什么晚清政府选择教育作为回应挑战的重要手段"、"为什么模仿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等问题.它们倾向于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理解为政治自觉的结果.然而,表面上的政治自觉,实则根源于意识不及的文化一认知因素,它与晚清时期世界观的转变深深勾连,正是新的世界观合法化了民族国家模式.而支撑民族国家模式的各种信念又使晚清士大夫相信,建立学校教育制度是造就政治人才,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的晋江华侨与侨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晚清时期晋江华侨捐资办学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办学状况、办学特点及其与侨乡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对福建教育与考试给予诸多关注。他们对福建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具体实践场景、科举考试制度和科场的细节以及教育与考试存在的弊端等进行记述与认识。基于这些认识,传教士们着力兴办教会学校和引入西式教育,并鼓吹基督教文明,为福建地方教育带来变革气象。  相似文献   

20.
近代安徽与西方的教育交流晚于沿海城市,既受到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又受约于国内特定的环境.安徽与西方的教育交流,多以官方交流形式为主,并表现出外强内弱、输入为主和非"纯教育"等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