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书院精神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独特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存续千余年之久。在其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为以德育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不断超越现实的革新精神。继承和发扬古代书院精神传统,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中国当代大学教育,无疑会对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大学创新精神的重塑产生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教育是对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人文精神教育的培养集中在大学教育阶段。在我国,开展大学人文精神教育呼声日高,其展开主要在三个层面。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误区需要加以注意和避免。因此,我们需要在更深理解的基础上切实地推进大学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向纵深发展之际,大学人文精神教育愈显重要。大学教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掘蕴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学者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后果的研究与思考方兴未艾。大学人文教育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大学培养人才应该关注其在学识、道德和美感的全面实现。完善大学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标本兼治的方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应使大学生“精神成人”,让大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围绕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失落的原因,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兴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滑坡现象,重振大学人文教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大学教育人文内涵缺失的理性反思,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热点。与专才教育重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同,人文教育的重心是“做人”教育,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培养一种理想人格。那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最终要使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理想人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哪些精神内涵?这是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语境出发,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 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对…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旨在探讨人之于教育及教育之于人的本真诉求。从培养公民的视角来看,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经历了古典人文教育(城邦"公民"之培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世俗"公民"之培养)和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的通识教育(国家理想"公民"之培养)。在此过程中,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展现方式都围绕公民培养展开,并随着公民内涵的不断扩展逐渐丰富,这有助于探索我国大学人文教育本土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艳霞 《文教资料》2010,(9):162-164
本文基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存在现状分析,揭示了培育大学人文精铺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探求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真正发挥大学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校园价值理念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智慧、有德性的人。在精神的层面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相通的,要实现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整理;二是建立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文本群;三是消除人文与科学在现实中的对立;四是加强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通识教育;五是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的普遍兴趣,鼓励他们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社会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与人文学科建设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构建大学的人文精神,必须加强人文科学建设。人文科学是从哲学高度对包括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在现代化历史条件下分蘖出来的对立统一矛盾体,二者在当代科技与人文形势下已经趋于相互渗透与依赖。大学强化人文教育,加强人文科学建设,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建立综合性的学科和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同时还应努力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大学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之“根”,是大学教育之核心与灵魂,是大学内涵建设之驱动力,是大学文化发展之重要使命。而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现状堪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文理分科传统模式造成了人文精神教育的严重滑坡;大学管理泛行政化导致了人文精神教育功能的严重削弱;市场经济物欲主义泛滥严重冲击了人文精神教育的正当性,冲淡了人文精神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重构人文精神、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势在必行。而重构人文精神、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必须注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塑造人文精神文化内涵,营造师生精神家因,解决师生现实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误区,探讨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探索构建和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提出了高校培育创新人才要进一步提升大学教育理念,拓展大学教育功能;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渗透人文精神培育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精神培育环境;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人文精神在专业教育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等学校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分析其专业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的原因和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文精神在专业教育中的角色:人文精神是专业教育的生命基因;人文精神是专业教育的方法之本;人文精神是专业教育的信念之魂;人文精神是专业教育的守护之神。  相似文献   

14.
具有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外语语言学科教育的基本使命,是大学外语教师个人发展的基本目标。提升人文精神,大学外语教师可以结合外语学科知识的教学,丰富人文知识,实施人文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受到各界的关注。既发掘中国已有的人文传统,还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人文教育经验,用以丰富我国的文化品位。对中西人文思想及人文教育的理念、内涵的异同进行详细阐述,预测当今人文教育的发展:人文思想的中西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长期整合;人文教育与终生教育的永生共存。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既包括对各种形态人文精神的包容,同时也要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今天的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被冷落直接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流失。这固然有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但是大学完全可以有更多的作为。对于大学而言,这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诉求,其实这就是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大学生教育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素养”的状况,社会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文理互相渗透,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优化人文环境,注重人文精神和理想内化环节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8.
教育传统是教育发展和现实改革的重要基础,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构成了我国教育传统的社会存在生态,血缘本位,情感机制、入世意向形成了其化精神生态;儒、佛、道三家的教育共同建构了其主体结构生态,这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精神流程,构造了我国教育传统的基本人生态,它以个体的生命关怀为出发点,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基本旨归,以人格陶冶为核心内容,成为我国教育传统的深层化机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革新史,在改革的氛围中不断凸显出大学创新的精神特质。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和意义象征,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大学精神"包含着人文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养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归宿所在。高等教育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养成。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是培育其大学精神的本真命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构建人文精神的意义以及人文精神构建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