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小辉是二(3)班的学习尖子,每次考试,他十拿九稳得第一。老师们呢,自然非常喜欢他。这天班会课上.班主任陈老师宣布要大家选举班长。选举前,陈老师有意表扬  相似文献   

2.
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已经两年了,我依然记得读初中时最讨厌的班会课的情境。每一次班会都是名副其实的“政治课”,老师不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就是脸红脖子粗地怒斥。她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飞沙走石,我们在下面岿然不动,用漠然麻木空洞的眼神看着老师的“表演”。那时我就想,若自己日后当班主任,定然不做这样的“马列主义老太”。但当自己真的当上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时,  相似文献   

3.
总想写一些与我的生活有交集的人,而真正让我有提笔冲动的却很少。陈老师是个例外,他对我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让我能够克服自身的懒惰,竭力想留住我曾经与他相处过的美好时光,想让那一切成为永恒。所以今天,我拿起了笔,说的就是他。陈老师是教我们体育的。每周两节的体育课相当于自由活动课,没有了初中时的硬指标,感觉明显地好多了。人的感觉一好,就什么都很好了,自然,与陈老师的关系也就融洽了许多。说得不客气一点,陈老师几乎成了我们“欺负”的对象。这话得从下面几件事说起:一“篮球要会玩,但更要讲究技巧。我不要求你…  相似文献   

4.
那年雨季     
那大概是几年前的事了吧,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和许多小女孩一样,小家子气是我最大的特点,父母的宠爱也让我事事只为自己着想,可那个不经意的下雨天却让我感觉到了什么。我曾经很喜欢下雨天,喜欢撑着我心爱的小花伞,独自一人漫步雨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看路人匆忙躲雨,幸灾乐祸的感觉远远胜过大人们所谓的浪漫。那天雨不大,却很急,噼噼啪啪打在伞上,像  相似文献   

5.
陈老师——是在说我自己的故事吗?N o!这位陈老师,她是我这位陈老师的妹妹。只不过,我在大学她在中学,我们都是教师。U nderstand?今天我要给你们讲的就是关于她和她的初一(1)班的故事。陈老师出场陈老师刚做完自我介绍,就听见下面有一个小男孩用夸张的声音惊呼:“好像白雪公主哎!”然后,就有前排的小女生用手去摸老师的白色外套,也难怪,那衣服也不知是兔毛还是山羊毛,还是仿毛——总之,看起来又滑又顺,那广告怎么说的,丝一般的感觉。还有,白白的,比窗外的雪还白呢!那雪一落到地上可就变黑了。“我妈说是污染太严重了。”“又是你妈。我妈…  相似文献   

6.
我爱吾师     
作为一名学生 ,在学校接触得最多的除了同学以外 ,再就是我们各科的任课老师了。而在我的脑海中 ,记忆尤为深刻的就是我的班主任老师———陈菊芬。陈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上小学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她。那以后 ,也是陈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班主任一干就是六年 ,陈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满腹知识、学识渊博 ,同时又温文尔雅、和蔼亲切。她上课时语言生动幽默 ,极富感染力 ,我们大家都爱听 ,课堂纪律也特别好。课余时间 ,她领我们去爬山、去郊外、逛公园 ,与我们一起奔奔跑跑、唱唱跳跳 ,还和我们席地而坐 ,相互品尝各自不同的食品 ,…  相似文献   

7.
我的大朋友     
“胡凯佳,你这件衣服好漂亮呀!”早上,陈老师大老远就对我叫道。唉,连穿什么衣服她都注意,我这位大朋友真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陈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30来岁,高高胖胖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和我做朋友,还是她自己提出来的呢!五年一期时,陈老师才教我们班。那一次,她调好学生座位,并说不准更改。可我坐在后面根本看不见黑板,我想调座位又怕陈老师不答应,于是,我便要妈妈帮忙。下课后,陈老师找到我,搂着我的肩膀说:“以后有什么事就自己来找我,我又不吃人,怕什么,记住,我是你的大朋友。”听了这话,我…  相似文献   

8.
陈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陈老师很漂亮,白皮肤,大眼睛,卷头发,个子不高不矮,说话很温柔。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让每个人给老师写一句话。我不会写,就问妈妈。妈妈想了想说":你就写陈老师,您辛苦了。我们都喜欢您。我永远忘不了您上的第一堂课!"我写好后交给了老师。放学后,陈老师叫我去她的办公室,指着我的本子问:"这些话是谁说的?"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了陈老师。陈老师没有批评我,只是很认真地说:"老师想让你自己写,是要看你自己想说什么。"  相似文献   

9.
父亲伞     
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父亲对我爱得深沉。——题记如丝的细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仿佛永远都不会停息,我心中的滂沱大雨也悄然而至。我打着伞,那把小小的伞虽然遮住了我的上身,却无力帮我抵挡那被风吹得飘飞的雨滴。望望伞,又望了望肆意飘飞的雨滴,我感到有一点儿恼。低头看那被我收拢的伞,竟陡然生出一些伤感。我心中一动,突然把伞扔了出去。看着慢慢飘落的雨伞,眼中立刻映现出另一把伞——父亲伞。  相似文献   

10.
那时,我在县城上初中二年级。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班主任张老师让我们在同学中找一个竞争对手,争取在期末考试的综合考评中超过对手。这个对手并不是静悄悄的,而是彼此都知道,因为在班会课上,我们会当着全班的面把自己对手的名字念出来。起初,大家都有些不乐  相似文献   

11.
放手去爱     
和我搭班的陈老师的手骨折了,需要休息。学校安排我代上她的语文课,我接课后,就对全班同学说:“现在陈老师病了,你们想不想陈老师快点好啊?”“想!”学生齐声回答。“那你们就得乖乖地,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只有你们表现好,陈老师才能歇得安心,好得快。  相似文献   

12.
    
都认为您今天不会到班铃声响后一把伞伴您出现是雨下得太突然还是您为了赶时间收起伞,雨水已湿透了衣衫新课进行得还像以前只是您的声音有点颤是那把伞挡住了雨声和杂念教室里静得像空山同学们都说这堂课听得最专我忽觉有老师在身边最安全因为我们头顶永远是一片蓝天后来...  相似文献   

13.
怎样指导学生作文,是语文老师深感头痛的问题。南充市人民南路小学陈机兰老师上的《我第一次钉纽扣》的作文课,上得比较成功。她是这样进行的: 上课了,陈老师首先围绕“生活上,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要自己做”这个中心,对学生进行了简短的爱劳动的教育,然后叫学生把准备好的(头天布置的)钉纽扣的用品拿出来,让学生试着自己钉纽扣。十多分钟后,陈老师叫学生停下来,谈谈自己是怎样钉纽扣的,在钉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等。接着,陈老师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包来,把纽扣的正确钉法给学生示范,再请同学们起来说老师是怎样钉的,并结合自己钉的情况谈感想。起来发言的学生谈得都比较好,不但把陈老师钉纽扣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而且说得有条有理,谈的感想也是真切的。接下来,陈老师就让学生写《我第一次钉纽扣》这篇作文了。过后是批改、评讲,前后大约花了三个课时。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学期又将结束,班会课上我请学生谈谈自己这个学期取得了哪些进步。学生说得都很好。有的学生比较谦虚,其他同学会及时给他作补充;有的学生说了一些自以为是的进步,结果被同学指责为不属实。班会课的气氛热烈而融洽。中途,有位女生举手,但举得不是很坚决,我便问:“你有什么事吗?”“我想问一个问题,可又怕您生气。”她的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尽管问,老师有问必答。”对于问题我一直都很喜欢。“老师,我想知道,这学期,您取得了哪些进步?”教室里静得出奇,更要命的是那五十六双纯洁的眼睛这时候都显得特别地亮,有些幸灾乐祸,更有着某种期待…  相似文献   

15.
20年过去了,但那次班会课我记忆犹新。那一年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班会课,我让学生进行不署名互相赠言活动——每个学生在我事先准备好的明信片上,写下自己最喜欢或最钦佩的同学的名字以及理由,由我当众宣读。因为是不署名赠言,大家都很兴奋,没有顾虑,畅所欲言。很快,一张张写满赠言的明信片回到了我手里。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身边,有一个严格的老师,那就是年轻漂亮的陈老师,陈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陈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记得有一次,陈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微笑着对我们说:“今天,咱们来学习第十五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这时,我笑嘻嘻地说:“邱少云这个名字不正是我班同学邱婧舒的外称吗?”我虽然只开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学期又将结束,班会课上我请学生谈谈自己这个学期取得了哪些进步。学生们说得都很好。有的学生比较谦虚,别的同学会及时给他作补充;有的学生说了一些自以为是的进步,结果被同学指责为吹牛。班会课的气氛热烈而融洽。中途,有位女生举手,但举得不是很坚决,我便问:“你有什么事吗?”“我想问一个问题,可又怕您生气。”她的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尽管问,本老师有问必答。”对问题我一直很喜欢。“俞老师,我想知道,这学期,您取得了哪些进步?”她一声不响,看着我,教室里静得出奇,更要命的是那五十六双纯洁的眼睛这时候都是贼亮亮的,有些幸灾乐…  相似文献   

18.
    
雨,飘飘洒洒……那滴滴雨珠哟!飘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记不清那是什么时候了,那时,我正在上幼儿园。天,正下着如牛毛般的春雨,到处都是雨点儿。放学了,我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奶奶来接我。不一会儿,一个身影从苍茫的雨中向我走来。“奶奶,奶奶,我在这儿!”我兴奋地叫着冲向奶奶。奶奶举着伞,牵着我的手,此时,我发现伞好似失去重心般往我这边靠着,而奶奶却淋着雨……“奶奶,伞歪了?”我好奇地问道。“傻孩子,奶奶身体好嘛,淋点儿雨,怕什么!”奶奶边说还边拍拍自己的胸脯。我和奶奶在笑声中慢慢地走在苍茫的雨里……一颗雨…  相似文献   

19.
正算起来,与陈老师相识已将近十年。虽然现在也不常见到,但她是生长在我心里的人。初次与她见面是在2008年夏末,那时我刚成为一名高一新生。到校参加军训,陈老师便是我的班主任。至今仍令我感到万分可惜的是她就只当了我一年的班主任,但幸好,在后来的两年高中生活中,我还是时常能在校园见到她,也算是一种补偿吧。我们都觉得能成为陈老师的学生是件幸运的事,而十年前的我无疑得到了双倍的幸运,  相似文献   

20.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写作。许多人都称赞我已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