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基于DEA的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DEA分析的方法用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性评价上,通过其中的模型对江苏省1998-2007年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这十年当中两者发展的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两者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包括技术水平和规模水平;两者互动不足,即在互相服务、互相促进对方发展方面做得不够.  相似文献   

2.
以界定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与互为贡献度为联动研究的切入点,依据宁波市1998—2012年的发展数据,应用Eviews6.0软件,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制造业不同,物流业并未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物流业尚不可与制造业相抗衡,制造业发展对物流业的贡献度高于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的贡献度,联动发展处于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到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中间组织状态,模式为制造业推动型增长模式。继而有针对性的对促进宁波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院所的效率评估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效率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使用DEA方法的研究院所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CR和BCC模型对天津市11家研究院所进行了实证评价,给出了相应的评价结果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相关评价方法综述的基础上,选择数据包络分析(DEA)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DEA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企业进行最优值分析、规模收益分析、投影分析,确定了相对有效的企业并对非有效企业提出了调整方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DEA评价法可以为企业与政府制定科技发展策略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在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DEA方法C2R模型存在无法对有效决策单元加以区分等缺陷,而多标准多目标DEA方法弥补了许多不足.根据对多标准多目标DEA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多目标多标准线性DEA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改进模型的优越性,能够用于质量管理水平评价,使对决策单元的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效率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大产业互动作用展开研究,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影响因素,建立互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DEA作为互动效率的评价方法,并构建相应评价模型;以我国30省市及细分行业截面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效率现状、特征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两大产业关联、改善产业资源投入结构、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业管理水平和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DEA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15家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为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保护评价是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环节和决策依据。在深入分析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和GRA方法构建了基于AHP-GRA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东北三省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评价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宁波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的现实基础,指出两业联动的制约因素。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应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进行效率评价时容易出现多个决策单元同时有效,造成排序困难,原因是每个决策单元都依据最大值原则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权重,计算出的效率值普遍偏高,既不合理又难排序。为此提出先基于AHP/GRA方法确定统一的公共权重,然后再计算效率值,最后以长株潭物流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基于DEA-AHP/GRA的效率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可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排序,其结果反映了长株潭各物流企业效率差距较大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DEA用于技术创新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几种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方法简要概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 ( DEA)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中的应用思路和过程 ,并结合某大型企业实际数据运用 DEA中 C2 R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相反 ,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分析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冬松  靖继鹏 《情报科学》2004,22(11):1292-1296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及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1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信息化相对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结合其生产与经营特点.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现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在TAM/TTF整合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要素扩展,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框架和投入产出分析模型.通过实证,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西部12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效率及现行农业政府网站利用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与建设效率紧密相关,初步验证了研究框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A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企业价值的增加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对投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将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将DEA方法运用到企业的投资效率评价中,在此基础上引入两个虚拟决策单元,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方法的DEA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并以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C2R模型和改进后的DEA模型评价企业投资效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反映我国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较严重,发展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5.
程大友  冯英浚 《预测》2008,27(3):55-6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DEA的企业效率评价方法,将决策单元的复杂生产过程分为前后相续的两个子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两阶段关联DEA效率评价模型,进行企业效率分解和评价。关联DEA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独立DEA模型的缺点,可为决策单元改进绩效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以21家财产保险公司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指出了非有效公司效率低下的原因和需要改进的领域。实证结果表明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在营销方面比外资公司较有效率,但盈利能力效率低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根据效率评价结果本文构建了一个效率矩阵,将样本财产保险公司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提出了相应的绩效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创新型城市核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DEA模型对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郑州市在样本期间实现了DEA有效,但其效率值呈现弱化趋势。从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平台建设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基本模型C2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得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资源配置相对效率的客观性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协同集聚E-G指数,利用2011-2016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数据,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电子商务相关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状况,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地区协同集聚程度较高;电子商务水平、跨境电商交易、两化融合水平、快递物流行业水平、电子商务用户基础等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均具有显著正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电子商务驱动浙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实证关系因研究选取的样本、方法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本文主要采用2004、2005年批发零售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按一定标准选取指标和回归模型,分析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实证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苏秦  张艳 《软科学》2011,25(3):61-64,69
以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制造业各振兴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物流业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作用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九大振兴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现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依赖低于服务业,但由于我国"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仍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轻工、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业;除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外,物流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系数均通过了检验。纺织、轻工行业对物流依赖性相对较强,但其物流效率尚待提高。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物流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其联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