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对罗霄山片区S市四个县义务教育发展差异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城镇化进程加快加剧乡村学校空心化,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困难较大。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激发乡村学校的内生发展动力,确立教育经费的法律保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与改革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众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和促进者,了解其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认可度,有助于把握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提升策略提供依据。基于S省117个县(市、区)的调查问卷,从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六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认可度。调查结果发现:S省社会认可度为78%,达不到85%的要求,县城、乡镇、农村不同地域类型的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六个维度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身份的人群对社会认可度各维度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市的人群对社会认可度的各个维度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省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府责任,健全教育发展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新需求、新矛盾.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缩小城乡不平等,缩小城市与城市、学校与学校不均衡,缩小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办新时代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笔者在分析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基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关键等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路径与建议,为贵州城乡尽快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我国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厦门进行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厦门市岛内外教育差距显著,原因主要在于岛内外二元结构、教育资源供需失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及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从这三个层面出发,结合厦门市市情及中小学现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包括落实政府法定责任、统筹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生成优质教育资源、加大中招改革力度及帮扶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促使义务教育面临由实现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过渡的新挑战、新机遇,吕梁市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目标的革命老区,大力兴办教育,谋求全面振兴的发展新区,如何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进而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本文立足吕梁实际,汲取先进经验,前瞻国际视野,重点从办学机制体制改革、优秀师资培育培训、优质均衡标准把握等几个方面,探析吕梁市迈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江苏省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均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大、城乡师资水平差距大和教育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等问题,要在2020前完成全省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任务,必须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以期达到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重视并首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意义尤为重大.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有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教育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8.
县域工业发展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空间优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工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重并计算得分来测度县域工业发展综合水平,并以此为分析的基础变量,利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热点区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心城区工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县域单元;2000-2004年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差距在扩大,2004-2012年县域工业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发展均衡;热点区历年来一直集中于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长吉及其周边县域,未发生明显迁移;最后提出提升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的本质要求,如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南关区教育局依托大学区管理模式,形成了"行政推动、优质带动、校际联动"的发展格局,有效缩小区域内的校际差距,力促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南关区大学区的基本情况、大学区探索与实践、工作经验及成果、思考与展望等方面,探讨大学区建设的意义和推进策略,谋划南关教育发展的前景与未来。  相似文献   

10.
何紫剑 《保定学院学报》2018,(3):104-110,121
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均衡化问题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解决这个问题,义务教育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要通过统筹城乡教育师资,加强对义务教育师资管理,完善义务教育师资发展机制,提高优秀师资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