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是折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最直接表征,本文基于2000-2015年成都市统计年鉴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 GIS空间插值法、空间趋势面分析、GM(1,1)灰色预测模型三种分析方法对成都市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未来发现趋势进行分析发现:(1)成都市人口密度在时间变化上呈现逐年递增且增速明显,市中心和近城区的人口密度增长远远大于郊区地区;(2)成都市人口密度在空间格局上市中心地区和近城区人口聚集,远郊区较为稀疏;(3)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成都市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沱江流域作为成渝经济圈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诊断其景观生态风险及时空分异特征对促进流域经济带建设和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景观干扰度和景观脆弱度计算景观损失度,以此构建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运用统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沱江流域近20年的生态风险时空演化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沱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是流域内的优势景观,对景观格局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从数量来看,流域内的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等级,但生态风险指数逐渐增大,风险等级逐渐增高,说明整体上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2000、2010、2020年三个时段流域内全局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Moran’s Ⅰ)分别为0.4844、0.5162、0.5336,Moran’s Ⅰ均为正值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且生态风险的空间聚集程度逐渐增强.以上评价结果为流域内生态风险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青青 《地理教育》2011,(7):122-123
地理图像包括书面教材中所插入的视觉化呈现以及随信息技术发展而日益丰富的地理影像资料。地图和图表直观且信息量大,通常呈现事物的空间特点及其随空间和时间的动态变化;景观图形象地展示地理事物的典型外貌特征;漫画以幽默的手法渗透人口、资源、环境的思想;原理图、剖面图简洁地表现事物的演变规律和过程;地理影像资料动态地演绎静态和抽...  相似文献   

4.
吴青青 《地理教育》2011,(8):122-123
地理图像包括书面教材中所插入的视觉化呈现以及随信息技术发展而日益丰富的地理影像资料.地图和图表直观且信息量大,通常呈现事物的空间特点及其随空间和时间的动态变化;景观图形象地展示地理事物的典型外貌特征;漫画以幽默的手法渗透人口、资源、环境的思想;原理图、剖面图简洁地表现事物的演变规律和过程;地理影像资料动态地演绎静态和抽象的地理现象.结合地理图像系统的特点,本文侧重谈谈对地理课堂师生图像素养要求的理解及教学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变化分析是区域的生态风险管理的科学基础.本文选用区域综合风险分析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GIS技术和FRAGSTATS3.3软件,根据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1980s以来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生态景观类型提取、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和生态风险要素中的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效应计算,系统的分析赣江上游区80年代以来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六种景观类型中,聚落景观增加明显(从0.90%增加到0.97%),林地、农业景观和水域占比在波动中略有增加,草地和其他景观呈下降趋势.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分析显示研究区自1990s以来生态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基于风险"三要素"的变化机制分析表明,赣江上游区风险源主要来源于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变化.人为因素是本区生态风险水平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南省2000、2005、2010、2015年的人口与经济指标和云南125个县(市)的空间矢量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技术(GeoDa和ArcGIS),运用Moran I指数、Moran I散点图及LISA集聚图,揭示云南各县(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形态、集聚特征以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云南各县(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总体上变化不大,滇中地区、滇东北部分地区为高-高型,滇西北、滇西南地区为低-低型;经济空间格局与人口分布大致吻合。基于人口、经济的双变量分析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最终以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把云南省划分为高-高型、低-低型、低-高型、高-低型4类,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域人口—经济结构形态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历年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等方法,揭示了2000—2018年期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人口老龄化存在空间异质性,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西低东高的格局逐渐变得不明显,空间集聚上,老龄化的高高值集聚有所增强,低低值集聚有所减弱;形成机制上,人口老龄化格局受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的作用,其中人口因素为主导因素,自然环境差异和社会环境发展不均衡等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以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3S技术分析2003年至2015年12年间草海湿地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的景观面积在2003年至2015年面积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灌草地、耕地和裸地的景观面积则在2003年至2015年呈现减少的趋势.保护草海生态系统时,应综合考虑草海湿地生态承载力与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最大化发挥草海湿地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概念系统的建构是地理空间素养教学的起点,Google Earth是辅助地理空间概念建构的有效工具.文章结合案例重点阐述了五种运用Google Earth建构地理空间概念的策略:运用Google Earth丰富地理空间表象;利用Google Earth中的经纬线和三维地图进行地理空间定位与描述;利用Google Earth从整体到局部的呈现能力促成地理空间分布概念的理解;控制Google Earth图层探究地理空间关系;运用Google Earth的KMZ文件建立地理时空概念.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2—2010年洞庭湖流域GIMMS NDVI数据及30个气象站点月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洞庭湖流域NDVI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多年平均NDVI值空间分布特征呈中部低,西、东和南部高的格局,NDVI和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具有较大一致性,在流域北部、东部、西北部及中部呈正相关,而流域东北和中南部NDVI值的分布受降水影响较小。(2)过去29年流域NDVI呈波动性增长趋势,夏季NDVI值最大,春季值明显小于夏秋季;NDVI与降水量的同期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5,与滞后3个月的NDVI相关性最好。(3)流域NDVI变化趋势区域差异较小,整体以增长趋势为主,仅洞庭湖区附近出现降低,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