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军 《编辑之友》2006,(3):73-75
老出版人李瑞良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文化史、学术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先后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出版了<中国目录学史>、<秦汉时期的书籍文化>、<福建出版史话>、<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等专著,另有论文数十篇见诸报章.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学术界对科技出版史的专题研究来看,由于科技出版史研究横跨科技史和出版史两大学科领域,研究难度大,成果相对较少,尤其近代科技出版史的研究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冯志杰,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的出版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3.
这次会议的主旨是研究近百年编辑出版史,也是研究中国出版业的近现代化问题.我认为这是有远见卓识的决策. 1999年南京编辑出版史研讨会前,我写了三万多字的<试论清末至民国前期的安徽出版业的历史地位>,后连载在<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3-7期上.本想结合这次会议再写写百年安徽出版史,但未能完成,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承担了一项安徽省政府的文化工程,--<徽州文化大全>中的<徽州刻书>分册,抽不出工夫;另一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我去年发表的文章里大部分已讲过了.因此,我这次上报的论文题目是<徽州存世谱牒及其开发利用>,里面也讲到了一些有关的出版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8年适逢改革开放30年,出版史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其总结性.一方面,出版史重大工程<中国出版通史>历经八年磨砺,终于面世,标志着出版史研究站在了一个新起点.另一方面,经过30年的积淀,在史料整理、理论探索和热点凝聚方面也推出了具有总结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对30年出版史研究的反思,对30年出版改革发展史的总结,在30年学术积累基础上产生的断代史和专题史的新成果,是出版史学日益走向成熟的表现.展望未来的出版史研究,除了继续加强史料建设和弘扬求真与经世的学术传统外,迫切需要的是在保持学科本位的同时加强同其他学科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我国出版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而好的出版史研究著作,可以"总结过去,指导当前,教育后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我看到的齐峰、李雪峰的新著<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就是一项可喜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我非常高兴看到王仿子<出版生涯七十年>的出版. 有七十年出版生涯的.能有几人?所以很珍贵. 仿子同志说.这是一部忆旧、怀人之作.忆旧是回忆七十年的出版史,怀人是怀念与之共同奋斗的战友.这是一部人物与事件结合着讲述的翔实、准确、生动的出版史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通史》(明代卷)写作琐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年、1999年,中国出版科研所、中国编辑学会和有关单位曾两次讨论编写<中国出版通史>问题,在不少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卷进度不一.江苏编写的明代卷首先完成了初稿,用<明代出版史稿>为书名,先行出版.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对出版史的编写有些思考,现用"琐记"的方式发表.希望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推进整个<通史>的编写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晓晶 《编辑之友》2010,(12):90-91
著名出版家王仿子先生近日出版了<出版生涯七十年>一书.喜读这部出版史料,高兴之极,难以释手,把读竟日,获益匪浅.年逾95岁、德高望重的王仿子先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文化出版界的领导和专家,该书展示了其从事出版70年工作旅程的脚印以及王仿子先生从学徒、学生、爱国青年--这样"一个外行人闯入印刷世界的经历与感想的记录",文化-出版史合璧,是一部容量宏大的耐读耐品的史料作品.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出版时代到来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年底,在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刚刚上映之际,其同名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亦在京以全媒体出版方式首发,自此国内掀起了一股全媒体出版热潮,<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也该穷人发财了>、<刘谦自传:见证奇迹的人生>等图书都宣布采用全媒体方式出版,各种媒体对全媒体出版进行了广泛报道,有关单位还举办了全媒体营销的研讨会,在日前举办的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全媒体出版更是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惊呼,全媒体出版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0.
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的使命与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斌杰署长发表在<大学出版>2007年第4期的文章<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以宏观的视角,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出版环境、发展模式等做了深入探讨,切中肯綮,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美国<出版商周刊>从2007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全球出版业强社年度统计排名,这个排名是由著名出版咨询公司Rudiger Wischenbart所做,由法国的<图书周刊>赞助的.这个排名着眼于世界出版业的发展动态,是第一个根据图书、期刊和数字出版的销售额发布的出版强社排行榜.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编辑、印刷、发行的<出版周刊>,创刊于1924年1月.1932年1月28日,由于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的厂房,<出版周刊>被迫中断出版;1932年12月复刊.1937年"七七"事变后,商务印书馆10月迁长沙,将<出版周刊>改名为<出版月刊>,另计期数出版.1941年8月此杂志停刊.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正式施行的<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较1996年实施的<音像制品出版管理办法>在转变职能、简化行政审批、加强属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管理司副司长吴尚之认为,<规定>突出体现了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大众出版就像买彩券,运气占很大成分.有人阴错阳差,杰作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人智者千虑,却与经典失之交臂.<飘>的出版,属于前者.哈罗德·莱瑟姆(Harold Latham)在其回忆录<我的出版生涯>(My Life in Publishing)一书中,详细叙述了<飘>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15.
出版有学     
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及湖北省编辑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从本期开始,<出版科学>的编辑出版任务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在和同事们紧张地审读稿件之际,我捧起上一期的<出版科学>,不禁想起一个似乎已成定论的老命题:出版到底有没有"学"?其实,目前出版人的心目中,对此心存疑虑者不是少数,更不用说出版领域之外对此持异议者之普遍了.为此,特在承办<出版科学>之际,作此出版有学之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宋原放在上海创办<出版史料>,我清教他的刊物为何称"史料",不称"研究"?他说:"史料搞不清楚,怎么搞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如何,一切要等搞清资料以后再说,要凭资料说话."我相信宋原放的话是对的.出版史是一门新兴学科,必须从史料人手才行,否则欲速则不达.不过,搜集史料要钻故纸堆,要坐冷板凳,远水不解近渴,这件事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简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报刊史>的价值与特点 1927年11月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被公认为我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标志着我国新闻史研究由零碎的探索阶段走上了系统化研究的道路,成为在很长时间里无人超越的高峰.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问世,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攀上了新的高峰. 1978年夏,方汉奇开始了<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写作,到1981年该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历时三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网络出版:彰显出版核心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00年3月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文·金(Stephen King)的小说<骑弹飞行>(Riding On Bullet)在网上发行,一个新的出版形式--网络出版,开始以电子书(e-Book)的形态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1950年,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了<碰撞中的世界>(Worlds in Collision)一书,作者是俄裔美国科学家伊曼纽尔·维里科夫斯基(Immanuel Velikovsky).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26日上午,<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出版座谈会在新华社召开.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周树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顾勇华,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赵玉明,以及人民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等近30人出席座谈会.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存此精神,方可著史.从2002年成立社史编写工作领导小组,再到2003年提出初步编写框架,最后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