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学校德育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个性心理素质培养。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德育不仅要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而且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起主导作用。所以说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道德就是一门关照生活的学问。学校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它应以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使命。然而,现实学校德育在运行中却遗忘了生活着的学生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使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针对此,人们呼吁“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因此,从理论上探讨道德教育疏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原因,在实践中使道德教育承担起生活关怀的历史重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陆良县教委伏永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抓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给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新形势下还有不尽人意的一面,消极腐败现象、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周久志 《农村教育》2006,(11):48-49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饱受指责,这也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其中一个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这就是德育的根基和原点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实效不佳与这一问题在理论认识上不清不够有重要关系。这直接戥响着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选择和实施。道德源于生活、道德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实践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理应是学校德育的根基和原点.  相似文献   

5.
郑淑玲 《教育导刊》2001,(13):38-3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上多元的价值观念通过各种传播媒体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青少年,这就必然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优化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学习了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李岚清副总理的《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小学德育纳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德育工作的件法规,并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深入剖析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原因,据此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国萍 《江西教育》2002,(20):13-14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充分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青少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纲要》的贯彻,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切实抓好学校道德建设,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素质教育观念,形成学校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7.
道德就是一门关照生活的学问。学校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它应以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使命。然而,现实学校德育在运行中却遗忘了生活着的学生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使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针对此,人们呼吁“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因此,从理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内涵不应只局限于道德教育,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在具体的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首先,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学校德育的一切活动 ,最终都要内化为学生一定的价值观 ,并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 ,走上社会 ,健康地生活和工作 ,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归。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短视、流于形式 ,以及学校教育的阶段性 ,很容易忽视对学生持续的品德教育 ,很容易把学生推到下个阶段或推到社会去了事。基于此 ,我们在这里提出 ,德育要真正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成果” ,要真正地在学生的性格养成上起作用。德育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 ,诸如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公益劳动、学生守则、学生生活制度、说服、榜样、示范、道德实践、自我教育、批评和自我批…  相似文献   

10.
励骅 《黑河教育》2005,(5):15-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上,并再三强调“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意见》为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必须摆脱传统德育框架的束缚,走进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命的需要,让未成年人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价值,积极构建一种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模式。一、反思学校传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远离现实生活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教育应该…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大量“非道德”和“不道德”因素。“非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非道德因素对道德的渗透、异化,甚至是直接取代;“不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有违道德基本精神的道德灌输和悖离道德基本原则的道德欺骗。“非道德”和“不道德”的遗德教育容易模糊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学生的逆反、戒备和敌视心理,不利于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确立道德的道德教育观念,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之内,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所谓后进生就是在受教育阶段,未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具体地说,就是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在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方面未能达到合格的标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上未能达到及格的标准;在心理上难以平衡,极易失控。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民族文化与西方文明等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不断冲击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怎样更好地应对时代向道德教育提出的各种挑战,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建构和谐学校德育环境作一些探索,旨在有效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我校从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1、以《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方针,突出“五爱”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尊纪守法、公民义务和基本道德教育,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商品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等,使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积极开展德育系列活动,通过观看优秀影视片,唱百首爱国主义优秀歌曲,强化…  相似文献   

15.
我校遵照县教育局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认真规划,群策群力开展了不少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训练相结合。 学校重点抓了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学校印发的学生证人手一份,其中有《日常行为规范》全部条文,并组织师生共同学习。在训练过程中做到:(1)努力创设执行规范的客观情景:开展了班级、宿舍、清洁包干区优美环境检查评比活动;师生文艺作品如书法、美术、摄影和学生习作在橱窗内展出;重大节日的文娱活动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家都很关注,学者们提出了不少好的理论和建议,一些中小学也创造了适应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模式。但我们同时感觉到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有突破性的创新。就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来说,起码有三种状况需要改进和突破:一是教育者凭着良好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教;二是凭借某些部门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王绍英(南昌十九中)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是教育战线广大德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的任务。道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应该...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天津教育》2022,(22):20-21
<正>学校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合作,应对挫折,适应社会,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合格接班人已备受家长、社会的关注。因此,辨析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党的教育方针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南。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全面贯彻。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全体人民和青少年的方针,是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和总要求。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长远的需要。从我们中小学来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学生守则》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