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概率内容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能够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合理的统计预测分析。但是,由于是首次将“概率”的教学内容“下放”到了小学阶段,不少一线教师“慌了手脚”,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使得“概率”教学呈现出苍白无力的尴尬困境。笔者在某市一次骨干教师评选中,观摩了几位参赛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与“游戏的公平性”,在听课过程中就曾多次与概率教学的尴尬相遇。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学习内容领域,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能够用“不可能”“一定”或“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并初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联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来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精心选择“摸奖”这一随机事件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简单的素材在许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得以用好、用足、用活,  相似文献   

4.
1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可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在本章中,学生将在“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并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让学生在猜测、实验、收集与  相似文献   

5.
兰建波 《云南教育》2007,(11S):30-3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1~102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等可能性事件”的认识;(2)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3)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和理解;(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依据概率的统计性定义,指出“概率为0”既是不可能事件的一个性质,又是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几乎不会发生而又不是绝对不发生事件的一个性质,并对“概率为0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一说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知识 :(1 )深刻理解孟德尔的假说 ;(2 )认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能力 :会应用遗传定律解释某些遗传现象或预测某些遗传现象发生的概率。德育 :(1 )通过用统计学的演算再现孟德尔的假说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遗传规律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它的社会价值。【教学重点】 认识孟德尔定律是“统计学的定律、概率的定律”。【教学难点】 统计学思想的建立。注 :①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作概率 (随机性思想的建立 )。②认识到实验群体 (样本 )越大 ,则越接近概率的理…  相似文献   

8.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了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统计与概率     
罗红 《贵州教育》2012,(3):80-86,48,49
复习目标 “统计与概率”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帮助人们对某些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与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基本知识] 初中阶段概率与统计的内容,主要涉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学会用简单的计算及实验得出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利用统计数据来分析事件发生的变化状态.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努力使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概率(可能性)思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三学段“概率”的学习提出了如下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的估计值;3.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华东师大版第三学段教材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了“概率”的学习内容.本章是在对七年级下册“随机事件”及“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可能性)有大小”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试验的方法定量地估计机会的大小.随后,八年级下册教材将借助列表和画树状图列举一类随机事件所有等可能的结果,进而通过计算进行机会大小的比较.最后,在九年级上册以“概率的含义及预测”结束义务教育阶段“概率”的全部内容.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及本章教学内容在整个内容体系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本章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表面上看,本章仅仅是让学生学会通过试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但教学内容有其丰富的数学内涵,教师应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具体来说,应重点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用频率估计机会的理论依据机会(可能性)是人们的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教材将“可能性”分4个阶段,层层递进,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意图和教学目标。“可能性的大小与结果”属于第3阶段,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事件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初步感知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转动转盘、抛图钉和摸球3个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2.使学生在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此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统计的基础上首次接触概率这部分内容。教材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直观感受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如何建立可能性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是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建立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模型,初步认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了解概率的定义,并计算简单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2.数学思考: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3.解决问题: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能初步判断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并通过可能性计算简单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了解概率的定义,并计算简单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2.数学思考: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3.解决问题: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能初步判断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并通过可能性计算简单模型  相似文献   

17.
王吉香 《广西教育》2013,(45):57-57,61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学习本课教学的直接基础。本课的学习同时又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定量分析可能性的大小”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解释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正确使用词语“差不多”来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任意摸一次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18.
走进概率     
七年级(上)“可能性”一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还知道了什么是不确定事件.通过摸球、玩转盘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了初步认识,能直观地感悟可能性的大小.现在,我们走进“概率”,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通过“概率”一章的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把概率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学生逐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两个学段中,都安排了概率的初步知识。第一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二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可能性事件的大小进行定量刻画。本人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及第二学段概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五、六年级进行了概率教学的实践,现辑录其中六年级的一则概率教学课堂实录,以期抛砖引玉。教学目标1.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陈惠芳 《江西教育》2010,(12):34-35
“可能性”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经历在单个随机事件中出现的可能现象,学会通过简单的列举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理解其中的等可能性现象,并通过可能性分析判别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初步理解可能性大小不能确定某一次事件的结果,适时渗透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在执教该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