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如图1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厘米,CG长3厘米,长方形EFGD的长是5厘米,DE长多少厘米? 如图2所示,连接AG,三角形DGC的面积是3×4÷2=6(平方厘米),三角形ABG的面积是(4—3)×4÷2=2(平方厘米),所以三角形AGD的面积就是正方形ABCD的面积减去三角形DGC面积与三角形ABG面积之和的差:4×4-(6+2)=8(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2.
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长方形ABCD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M是BC的中点,三角形APD的面积是多少?我是这样解的。如图2所示,在AD上取中点H,连接PH。把三角形APH和三角形PBM合在一起考虑,它们的面积和是4×3÷2=6(平方厘米)。根据题意可知,梯形ADMB的面积是(3+6)×4÷2=18(平方厘米)。所以,三角形PHD的面积=梯形ADMB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三角形APH的面积+三角形PBM的面积),即18-8-6=4(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3.
25.请加一个条件,将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求出来(.长度单位是厘米)解:由于此题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圆的直径,所以要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只要在正方形的边长、面积及圆的半径、直径、面积等这些量中任意知道其中一个,就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如,若增加正方形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这个条件,则可以知道其边长为5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5-π×(2.5)2=25-6.25π(平方厘米).26.设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有(1)a>b>c(;2)2b=a c(;3)b为正整数(;4)a2 b2 c2=84.求a c b2的值.解:由条件可得a c=2b,ac=5b22-84.构造一元二次方程x2-2bx 5b22-84=0.所以…  相似文献   

4.
五、翻折法例6.计算图1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分析与解]以圆的半径OD为对称轴,将图中的扇形DOC对称翻折,这样阴影部分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ABD(如图12),其面积等于梯形ABOD的面积减去三角形DBO的面积,即S阴=[(8÷2) 8]×(8÷2)÷2-(8÷2)×(8÷2)÷2=16(平方厘米)。六、代换法  相似文献   

5.
解法多样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平面图形”复习课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是10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得出了如下四种解法。解(一):沿着两条对角形,可把这个正方形分剪成四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因为每个小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5厘米,所以S_正=5×5÷2×4=50(平方厘米) 解(二):正方形分成两个面积的相等的三角形。S_正=10×5÷2×2=5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兔妈妈的生日 小白兔和小灰兔带着礼物去给兔 ,妈妈祝寿 兔妈妈高兴地说 今天大家都这么高兴 那我出。 :“ ,道题考考你们 。” 左面是两个相等的正方形 你能 , 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 小灰兔想 先求出上面正方形中 : 阴影部分的面积 它与下面正方形中 , 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边长 6厘米的 。 正方形面积与边长 6-3= 3厘米的 () 正方形面积差的 2倍 就是整个阴影 ,部分的面积 。列式眼6×6- 6-3× 6-3演×2=54平方厘米 ( ) ( ) …  相似文献   

7.
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直角三角形中的短直角边是长直角边的1/4,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按常规思路,要求三角形面积,必须求出正方形边长和三角形短直角边长,而用小学阶段的知识无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怎么办呢?1.用扩倍法解把整个图形的面积扩大2倍,则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都扩大2倍。这时正方形的面积为8×2=16(平方厘米),则可以口算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短直角边长为:4×1/4=1(厘米),则扩倍后的三角形面积为4×21=2(平方厘米),原三角形的面积是:2÷2=1(平方厘米)。2.用比例解根据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与长成正比例,如右图,…  相似文献   

8.
有些几何题 ,如果用常规解法 ,似乎缺少条件 ,很难找到解题思路。若打破常规 ,摆脱定势思维 ,转换角度思考 ,就会柳暗花明。例 :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直角三角形中的短直角边是长直角边的 14,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按常规思路 ,要求三角形面积 ,必须求出正方形长和三角形短直边长 ,而小学阶段的知识无法求出正方形边长。怎么办呢?扩倍解把整个图形的面积扩大2倍 ,则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都扩大2倍。这时正方形的面积为8×2=16(平方厘米) ,则可以口算出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 ,短直角边长为 :4× 14 厘米) ,则扩倍后的三角形面…  相似文献   

9.
第1题 求图一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先让学生练习,开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这样想的:AB上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半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AB下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最后把两次算得结果相加。列式计算为 〔3.14×5~2×1/2-(5×2)×5÷2〕 〔(5×2 20)×5÷2-3.14×5~2×1/2〕 =3.14×5~2×1/2-(5×2)×5÷2 (5×2 20)×5÷2-3.14×5~2×1/2 =(5×2 20)×5÷2-(5×2)×5÷2 =75-25 =5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0.
[题目]如下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已知三角形ADF比三角形CEF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题目一]如图1所示,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0cm和8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入学题) 我是这样解的。 如果补上一个阴影三角形,就可使阴影部分变成底为8cm,高为10cm的三角形(如图2),它的面积是8×10÷2=40(cm^2)。再将它变成底为10+8=18(cm)的三角形(如图3)。  相似文献   

12.
例1.求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图中正方形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扇形,阴影部分就是两个扇形的重叠部分,因此,阴影部分面积可以是两个扇形面积之和减去正方形面积。列式:3.14×4~2/360×90×2-4(?)4(?)25.12-16=9.12(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3.
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已知三角形ADF比三角形CE肤1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剪拼正方形     
小朋友们,你们能把一个长9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拼成一个面积不变的正方形吗?根据剪拼前后“面积不变”这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剪拼后正方形的边长。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9×4=36(平方厘米),36=6×6,所以剪拼后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相似文献   

15.
假设和求证     
有这样一道小学数学竞赛题:“如图(一),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且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0厘米,则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BFD)的面积是多少?”老师们常常想到连接CF,则CF∥BD,F点与C点到BD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阴影部分三角形BFD)的面积与三角形BCD相等,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10×10÷2=50(平方厘米)。但是,这种解法实际上用到了中学几何的  相似文献   

16.
[题目]如图1所示,梯形ABCD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请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与解]解法一:观察图1,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减去三角形ABD的面积,即S阴=72-4×12÷2=48(平方厘米)。解法二:先根据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求梯形ABCD的下底(即  相似文献   

17.
三解方中圆     
数学活动课上,丁老师给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道几何题: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同学们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共同找出了三种解法。解法一:在图中加两条辅助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相等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60÷4=15(平方厘米)。从图中可知,  相似文献   

18.
用两根都是628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哪个面积大?大多少?解答这道题并不难,由已知条件可以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正方形面积(628/4)~2=24649(平方厘米)圆的面积:3.14×(628/(3.14×2))~2=31400(平方厘米)31400-24649=6751(平方厘米)所以,圆有面积大,大671平方厘米。上例解答结果说明:如果正方形和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一定大于正方形的面积。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规律。设圆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L,那么,  相似文献   

19.
如果能大胆地把条件合理地加以变化,往往会得到巧妙的解法。例右图中,已知ABCD和CEFG都是正方形,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厘米。求图中阴影(三角形BFD)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图中阴影部分是三角形,由于只知道正方形ABCD的边长一个已知数据,三角形的底和高都不  相似文献   

20.
ABCD为正方形,AC=12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分析:阴影部分面积二扇形面积一正方形面积。考察所需条件,扇形半径以及正方形边长都是隐蔽条件。这时,我们不妨加一条辅助线BD(如图3)。现在不难发现,BD就是该扇形的半径,且BD=AC=l2厘米。又,ADxDC=A CxOD=12x6=72(平方厘米),即为正方形面积。于是得到阴影部分面积:3 .14x122科一12x(12:2卜41.04 分析:通常,要求出阴影部分面积,需知道半径(已知)和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未知),而要单独求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又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妨从整体角度去思考,把3个小扇形合并在一起,不就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