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安全 《现代教学》2004,(11):16-17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该章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他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为本节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按照教材的安排,学生已经做过“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实验,高一学生也掌握了计算机一些常规的操作方法。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实验并借助电脑分析处理数据,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2.
牛顿第二定律在高中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本质.如果演示实验的误差太大,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本文以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该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一、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尽可能接近实际的科学实验来客观、直接的反映自然规律.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中学物理教师尚未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没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是简单的按照课本的演示实验,按部就班的操作.有一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充分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探究性试验的原理和方法,能够进一步对加深该定律的理解,本文将针对教材中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实验的不足,提出实验改进创新的三种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4.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学科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牛顿第二定律在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牢固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对今后的物理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借助物理实验的方法对该定律进行阐释,以期为学生加深对该定律的理解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进行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过程。那么 ,具体到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中如何进行呢 ?针对此问题 ,笔者以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一节予以回答和分析。一、作为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教法 ,给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和探究学习的机会。本章《牛顿运动定律》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等内容 ,其中 B层次要求是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超重和失重是属A层次要求 ,但实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  相似文献   

6.
正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品格.笔者结合本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以下的几点思考.一、课题引入要说明设计实验的必要性这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于牛顿第二定律之前,牛顿第一定律之后.既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铺垫,也是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教师在这节课引入时,应该理清这里的承前启后关系,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具体可以这样引入.通过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一、力是  相似文献   

7.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而牛顿第二定律又是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中一个重要的探究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并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删去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学生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成了关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实验演示,现介绍一个装置简单、操作容易、省时、成功率高的实验方法。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9.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加速度是连接动力学和运动学的一座桥梁.基于目前实验教学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对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要求的加强,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10.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而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却删去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学生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成了关键.但笔者认为按现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演示存在不足:一是两车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不便学生观察对比;二是用铁夹难于控制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同时停止运动,造成实验误差;三是桌面对小车有摩擦力作用,也会引起实验误差,影响实验效果.此实验误差较大,一般只能定性研究.笔者在教学中重新设计了该实验操作方法,能很好地进行定量实验来研究牛顿第二定律,且误差不超过5 % .现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1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高考物理的重点考查内容,也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复习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通过实验模型的建构、实验方法的探究、对比辨析、问题驱动等方式,为学生构建更完善的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模型体系,以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牛顿第二定律是研究质点在合力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如何变化的问题.在大学物理教程和高中物理教材中都是以实验为基础总结出的实验结论,对研究力和运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在高中教材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以国际单位为主线得出结论a∝Fm或F∝ma,而在具体的做题当中都是以F∝ma的形式出现,不写成a∝F m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本文结合大学物理教程和高中物理教材做一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13.
1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是高中物理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有几点明显不足: (1)平面结构,不便学生观察与比较。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二定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广东近三年的高考中也屡次出现.本文对课堂演示实验的几种方案从原理的科学性、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方便性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并利用传感器和excel、Logger Pro软件配合进行实验结果的检验.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知识  相似文献   

15.
曹炳新 《物理教师》2002,23(5):41-42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 ,同时也是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基础 ,透彻的理解与掌握牛顿第二定律 ,对学好物理学至关重要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采取对演示实验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导出了定律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定律的来龙去脉 ,笔者实施了创新式教学改革 ,变该节课为实验探究课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实验过程、处理实验数据 ,采取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的方法导出了定律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该课件的制作与作用 .1 课件的制作在Authorware中建立 (如图 1所…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粤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都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了2节内容,其目的除了强调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性外,也提升了实验探究在教学中的地位。在粤教版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张宁 《理科爱好者》2004,(7):i028-i029
牛顿三个运动定律是动力学基础,本单元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得到了综合体现.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本单元知识的试题每年均有,单独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多为综合性题目,经常与电场、磁场、热学、原子物理等联系.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正交分解应用,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动力学问题以及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知识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中对高中物理教材的分析 ,主要采用知能结构分析法和知识结构分析法。下面我们采用知识结构分析法对高中物理实验教材进行分析。一、高中物理实验教材知识结构高中物理实验教材由三块组成。第一块为演示实验 ,由“研究滑动摩擦力”、“研究平抛运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玻玛定律”、“研究欧姆定律”、“研究凸透镜成像”等87个实验组成。第二块为学生分组实验 ,由“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碰撞中动量守恒”、“验证玻玛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验证牛顿第…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并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相关自然现象。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与传统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用牵引法、倾斜斜面法、综合法来平衡运动系统的阻力,并用重力替代法、系统分析法来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合力进行测定,从而更好地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