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的摇篮,也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代表。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文化逐步的走向统一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好莱坞电影所包含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崛起,在电影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中西方电影互相借鉴,促进电影的国际化影响力,但是从根本上来讲二者还是存在着文化差异的。中国人常以道德作为标准,提倡家庭伦理观念,集体意识等等,而西方人则是推崇独立精神,人人平等,将英雄主义贯穿整部电影的始末。文章主要从好莱坞电影的《花木兰》和中国版本的花木兰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喜宴》中反馈出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性以及从《一声叹息》和《廊桥遗梦》中对比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区别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具体的反映出好莱坞电影中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结合萨义德的东方学与比较文学形象学分析王颖电影《中国盒子》对中国形象的描述,认为该电影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是一种简化和定型化的,它与东方学对中国形象的描述基本一致。本文进而认为,通过对中国形象"他者化"的描述,影片体现了导演王颖向好莱坞主流意识形态的靠拢。  相似文献   

3.
《嫌疑人X的献身》作为东野圭吾的代表性小说,先后被日韩中三国翻拍成电影,均承继了小说中的人物素材和故事框架.在本土化改编时,三者都用自己的话语对事件进行了改编,对人物关系进行了调整.小说与电影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艺术载体传播媒介和接受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电影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念。本文分析好莱坞电影《弱点》所折射出的美国文化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经济和信息传播日益走向全球化,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称霸全球,在体育电影方面,美国的体育电影与中国的体育电影在文化观念的传播中,也存在着种种的差距.文章运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从体育精神传播的角度切入,联系中国和美国体育电影的实例,对比研究在中美体育电影中所传播的体育精神的外延与内涵的"和而不同",以期更深入地探索体育电影文化观念传播的规律和经验,为更好地在参与电影传播的全球化竞争中融合创新和开拓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以其幽默励志的内容,恢弘大气的制作,和特有的中国元素,自上映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诸多好莱坞明星演绎的生动而隽永的电影对白自由,不但为影片锦上添花,还为英语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地道英语发音的好范例。中国学生对英语连读的认识和掌握一直都差强人意,《功夫熊猫》的对白中连读语料非常丰富,可为英语连读教学提供良好的内容依托,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田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154-155,168
好莱坞著名导演蒂姆·波顿以其哥特风格独树一帜。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集中展示了波顿的个人特色。影片承袭了经典童话叙事结构,又不乏波顿对经典作品的戏仿和波顿一贯的哥特元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哥特与幻想充分融合,充分展现了蒂姆·波顿的导演风格。  相似文献   

8.
电影《纽约客@上海》描述了美国律师山姆因为工作来到中国上海后的一段经历,他最初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抱有偏见,遭遇了文化冲击和不适应,后来他改变了态度,并不断学习和反省,最终对当地文化逐渐接受和适应。跨文化适应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这部影片对于了解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过程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环境的影响下,广泛的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使国人接触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而理解电影语言中的幽默,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则需要涉及历史、宗教、民俗、价值观等跨文化因素。对电影《粉红豹》中幽默中的跨文化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英文电影中幽默的理解与欣赏,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隐藏在电影形式发展中的一股强大力量,跨文化传播充分展示出了电影的存在价值及意义所在。一个国家的形象可以通过电影影像来进行概括及传达,它不仅需要明星及导演的跨文化效应,也需要相应的策略手段加以辅佐,进而将民族文化进行适度化彰显。中国电影影像想要获得更深远的跨文化传播和更长远的发展,不仅要有艺术的发展策略,还要有文化的发展策略及产业的发展策略,即"三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像文本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以《精武门》(李小龙版)、《黄飞鸿》(李连杰版)及《叶问》(甄子丹版)为电影文本,运用文本细读法对民国功夫电影叙事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进行研究。三部功夫电影作为症候性文本,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为当今习武者及文艺工作者弘扬传统文化提供着行为范本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性表现。美国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两个不同民族出身的美籍家庭在筹备儿女婚礼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而引发的种种矛盾和伤害。本文从民族主义和家庭建构的角度,对影片中的误解和冲突进行分析,试图寻求解决和避免文化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英文电影字幕简单概述后,文章从英语电影的跨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对跨文化因素的研究包括文化背景及其影响,电影字幕翻译的可接受度,英文电影的文本属性;英语电影字幕文化的主要翻译策略包括删减策略、压缩性策略、直译策略等。电影字幕翻译应有效全面地体现出其所承载的信息。文中用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1月,由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一经上映便受到广泛关注。片中展示的亡灵节庆祝画面令人耳目一新,许多中国观众通过这部影片认识并初步了解了墨西哥土著亡灵节,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寻梦环游记》对墨西哥的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填补了人们对墨西哥土著亡灵节认识的空白,对亡灵节文化的传承与跨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反观与墨西哥土著亡灵节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我国的清明节,在影视宣传方面却缺乏内涵和吸引力。本文将以电影《寻梦环游记》为借鉴,从两个节日具有的相似文化内涵出发,探讨清明节影视宣传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关于清明节节日文化内涵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电影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市场规律和观众心理的叙事模式。本文梳理了电影叙事方式的演进过程,探讨了电影剧情片在情节结构、人物关系设置、叙事策略等方面的模式和技巧。作者认为,剧情片的叙事模式可以满足观众的文化心理需求,而好莱坞作者们对其娴熟应用并且不时推陈出新,是好莱坞电影帝国屹立不倒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翻译在跨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翻译本身的局限性却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跨文化信息的传递.武侠小说本身就极具中国文化特色,《鹿鼎记》中更是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物,他们的语言都有各自的特色,尤其是主人公韦小宝.本文将以闵福德《鹿鼎记》英译本中对韦小宝误用语的翻译为例,探讨武侠小说中跨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7.
英语电影教学中,优秀的英文电影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语言形式,更能给学生带来跨文化启示。美国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主人公克里斯对个人自立、个人自由和个人财富与荣誉的维护和独特理解,使我们更近地体会到个人主义在美国民族血液中的积淀和流淌,使我们直观了解美国文化模式的同时,更深入了解了美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制作精良、票房惊人的《阿凡达》引爆了3D电影的全球观影热潮;2011年,《功夫熊猫2》3D版再次轰动国内,席卷4亿票房。仅在三年内,好莱坞出品了几十套3D巨制,3D电影也一次又一次地登上票房冠军的宝座;国产3D电影也不甘示弱,纷纷投巨资试水。3D电影的急速繁荣引发了学界、媒介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成了电影界的一大景观。本文在梳理3D电影的相关概念、技术原理和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来考察业界将2009视为"3D电影元年"的理据,对"3D热"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电影的艺术、商业、技术和媒介属性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对3D电影的现实处境和发展趋势得到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中西方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观念文化,它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主导。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它能启发人的思维,发展想象力,它反映着文化的方方面面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的一种媒介。本文从《当幸福来敲门》与《男孩都想有辆车》两部电影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中,对中西方观念文化进行对比与分析,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对异国文化求同存异,消除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好莱坞《后天》、《代理人》等电影艺术地阐释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告诉人们科学技术促进工业文明的极大发展,导致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并不能净化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未必可以为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引。人类诗意栖居梦想的实现,还须要人文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