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法国19世纪女作家乔治·桑的散《冬天之美》被选人高中第一册语教材(人教社2000年版)。备课中偶有所得,提供出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自从被介绍到国内以来,评论界大多将目光聚集在对她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和田园小说的探讨上,而对她早期的妇女问题小说关注较少。本文主要以乔治·桑的妇女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印第安娜》为文本视点,来探讨她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并揭示其在女性主义文学发展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乔治·桑(1804-1876)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原名叫奥朱尔·杜邦,是拿破仑时代的军官、巴黎贵族莫利斯·杜邦的女儿。四岁时,父亡,由祖母抚养,在诺昂庄园里度过童年。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女裁缝,乔治的面貌酷似母亲,是一个绝代佳人。后进巴黎的一所女修道院的寄宿学校读书,她崇拜卢  相似文献   

4.
欧美文学史上三位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女性作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写进了一位疯女性,这就是活跃于十九世纪文坛的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她们分别在《安吉堡的磨工》、《简·爱》、《黄色糊墙纸》中,塑造了布芮可里伦、伯莎·梅森和身为人妻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我”的形象。这三个疯女性的出现,决不是出于女性作家的“奇怪的幻想”,也不是因为“情节剧式的夸张格调”的需要,而是妇女解放的历史要求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反映,她们身上都表现着强烈的妇女意识,她们是妇女解放的执着追求者和牺  相似文献   

5.
乔治·桑和她的《冬天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桑 (1 80 4 - 1 876) ,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女作家。她生于巴黎一个名门贵族家庭 ,4岁那年 ,父亲不幸坠马而死 ,由祖母监护、抚养成人。她早期主要是写妇女问题小说 ,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反映法国妇女的不幸命运 ,鞭挞封建夫权制和包办婚姻 (如《印第安娜》)。自从结识空想社会主义者皮埃尔·勒鲁以后 ,受其影响 ,开始创作空想社会主义小说 ,探索理想社会的结构模式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康苏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 848年 6月 ,法国革命惨遭挫折 ,乔治·桑的政治理想破灭 ,再次陷入失望与痛苦之中。作家隐居乡下 ,相继完成《…  相似文献   

6.
乔治·桑(1804—1876)是法国近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文思敏捷,感情丰富,有着惊人的创作才能,以多产著称于世,她的著作多达110卷,包括小说、戏剧、童话和论文等,可以同手不停挥的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相媲美。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赞誉的,乔治·桑是一位“从精力和才华来说简直是独一无二”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巾帼才女──乔治·桑王学文早在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举行规模浩大的罢工前95年,在载人历史史册的1831年12月2日里昂工人大起义前27年,一个女婴在法国诺昂呱呱坠地,她就是后来成为世界文坛少有的浪漫文学才女乔治·桑。诺昂,这...  相似文献   

8.
肖车 《现代语文》2004,(6):45-45
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身材滚圆壮硕,写作勤奋,被戏称为“大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精通音乐,艺术造诣精深,堪称“凤毛麟角”,人们赠之“凤凰”。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为人正派,不会逢迎阿谀,埋头创作,被人们谑称为“笨熊”。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为妇女解放奔走呼号,故有“浪漫主义母狮”的称号。瑞典文学家斯特林堡性格刚强,鄙薄世俗,用“鹰”作为自己的笔名。美国作家海明威酷爱斗争,渔猎,具有“硬汉作家”之称,还被称为“雄狮”。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信奉“生存竞争”学说,在《热爱生命》一书中描述了一个病人与饿狼…  相似文献   

9.
我国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下文简称《归》)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下文简称《冬》)都是歌颂田园风光的美文。这两篇文章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下面从写景、抒情、言志三方面来对它们的异同作简要的分析。首先,这两篇文章都描绘了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惬意的田园生活,但侧重点不同,写法也不一样。《归》侧重于用丰富的细节来描写悠闲、舒适、生机盎然的田园生活,所写的乡村风光及理想的田园生活为想像、虚构之笔。而《冬》则侧重于以写实的笔法运用多种手法展现法国乡村冬天自然景物的美丽。…  相似文献   

10.
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时,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经说过:“我有时避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苹,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横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是那种形体,瞬息万变,去来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  相似文献   

11.
读读温暖     
从书中读到1875年至1876年间,乔治·桑与福楼拜之间的一些往来书信,他们彼此谈到对小说、美术、艺术与人生的看法。福楼拜是写实小说的大师,他的艺术来自冷静的剖析与细心的琢磨……乔治·桑很幽默地说:“你写的是伤人心的东西,我写的是安慰人心的东西……”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寻求的是“艺术不该在作品里流露”,他写信给乔治·桑说:“你拿形而上学的观点,是照不亮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下文简称《归》)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下文简称《冬》)都是歌颂田园风光的美文。这两篇文章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下面从写景、抒情、言志三方面来对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作简要的分析。首先 ,这两篇文章都描绘了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惬意的田园生活 ,但侧重点不同 ,写法也不一样。《归》侧重于用丰富的细节来描写悠闲、舒适、兴趣盎然的田园生活 ,所写的农村风光及理想的田园生活为想象、虚构之笔。而《冬》则侧重于以写实的笔法运用多种手法展现了法国乡村冬天自然景物的美…  相似文献   

13.
一八三八年十一月至一八三九年二月,肖邦和乔治·桑在地中海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度过了一个凄凉的冬天。他们想象中富于诗意的田园生活,因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如愿以偿,帕尔马的久雨和寒冷的气候,折磨着肖邦柔弱的身体。乔治·桑在《我的生活史》第三卷第六章中写道:  相似文献   

14.
爵士乐手兼作家艾伦·乔治·海伍德·梅里于7月5日去世,享年80岁。他有许多"无罪的"爱好——万宝路香烟、爱尔兰威士忌、培根  相似文献   

15.
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作家。她的作品以田园风光的抒情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谊染了农村的静谧气氛,充满柔情蜜意,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威尼斯之夜》中,作者的感情与目光  相似文献   

16.
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几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因作家性别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男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爱玛、安娜、苔丝等都体现了男权视角下对女性美的理解.而女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则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17.
想象与创造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曾被誉为“能想象出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以后才能出现的最惊人科学成就的预言家”,他说过:“一个人能够产生想象,另一些人就能将这些想象变为现实”。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作品中许多生动的形象,如电视、直升飞机、人造卫星、潜水艇、火箭、导弹、电传打字机等,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不都变成了现实吗?当代英国科幻作家乔治·奥维尔在1949年出版了他的名著《1984  相似文献   

18.
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相似文献   

19.
·普吕多姆 ·罗兰 法国 法国 山止昌︷ 苏罗 ,.丈﹄﹄d 九日︺,.人 n切U六UJ .1二门立 1 923 1925 1 929 1930 1 932 1 938 1 946 威廉·勃特勒·叶芝}爱尔兰 乔治·萦伯纳 保尔·托马斯·曼 爱尔兰 德国 辛克莱·刘易斯}美国 国国 英美 约翰·高尔斯华绥 栅}拍尔.塞麟里克·械){女】 赫尔曼·黑塞 国国国 英美英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吃特 威廉·福克纳 温斯特·丘吉尔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柳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 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u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  相似文献   

20.
《冬天之美》课后有一道填空题:“《冬天之美》结尾的反问句很有力,与开头 紧密呼应。结构上的这种处理,反映了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这与文中流露的 思想感情是一致的。”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高中语文第一册 )这样提示此题:意在启发学生体会怎样从篇章、语言方面去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填空答案应为:“对富翁情趣的无法理解”和“同情城市工人”。这个答案是否符合作家的意图 ?是否符合课文的实际 ?我以为有“推敲”的必要。   就作家的创作主张而言,乔治·桑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国农村,常以抒情的笔调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