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育产业化——关于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入WTO后,我国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贸易竞争的现实已经向我们明确无误地昭示: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教育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就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制度,从根本上调整政府、学校、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市场成为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公正的本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公正的本质与特征。教育公正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它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与教育系统外部公正通过一定的制度形式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伦理实在。教育系统外部公正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制度上的公正,而教育系统内部公正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正,衡量教育公正的标尺是个体发展上的公正。其中,学生个体的发展是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与教育系统外部公正整合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构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是以明晰办学权和所有权的关系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首先确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提出现代教育制度基本框架是:确立“大社会、小政府”的教育治理观念;明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关系;建立一种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平权关系;确立科层制管理原则;建设规范的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4.
教育制度是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核心机制,这使得人们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问题越来越关注。教育制度公正包括教育制度本身的公正和教育制度运行的公正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问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对于教育制度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中国改革再次明确了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是深刻的。中国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恰恰在于,政府的教育职能定位不清,没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不良影响就是教育机制不活,动力不足。正确处理教育中政府和市场关系,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的去泛政治化和市场化,不拘一格办教育,方能不拘一格出人才。  相似文献   

6.
城乡教育关系是指政府在对待和处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问题时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城乡教育关系制度有着自身的变迁规律,它是由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利益主体的互动共同决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城乡教育关系制度变迁的诱因,教育利益主体的互动是城乡教育关系制度变迁的直接推动力。在教育利益主体的互动当中,政府是城乡教育关系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社会与个人是城乡教育关系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教育关系的变迁规律,对当前进行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烨 《复旦教育论坛》2006,4(6):24-28,32
政策的本质以及它与制度的关系模式决定了教育政策制度分析的必要。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应将教育政策纳入到与教育制度关联的关系模式中,放入教育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应该是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统一,而实现连接的桥梁则是对行动者策略行为的充分关注;作为方法论的制度分析,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制度差异的敏感性、注重制度发展史,关注观念与意识形态等心智结构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教育政策制度伦理公正的考量。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是建构的、开放的,同时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利益,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矫正是社会正义的重要论域。在平等、公正的原则下,教育公平的本质是满足不同人的发展需求。教育公平的实现基于社会理念中的共同标准,同时也受制于既有的制度环境和利益结构。它的正义取向体现为平等、补偿和发展三个原则。要实现教育公平,制度必须有效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政府教育权责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政府在教育治理中扮演的两个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与国家都是一种空间表象与结构模式,市场与国家在提供与生产学校教育上都有各自的缺陷.学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本质在于解决基础教育资源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需求间的冲突,但是它无法调解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政府需要在冲突中做出治理结构上的调整,以调和冲突;但是它既需要官僚制又需要教育市场化改革,它既需要扮演掌舵者,又需要扮演划桨者两种角色.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产业化--一个有待探讨的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用经济学理论,对教育应否产业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而不应产品化即市场化,教育产业化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英国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政府在职业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始终发挥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作用。法律推进职业教育市场化的构建,建立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取消双重制、构建统一的教育市场和促使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走向市场是英国职业教育市场化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情境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透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作为全球性教育改革之特质的教育市场化现象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出现 ,但其与主流市场化理论强调的“市场进入伴随着政府退出”的主张并不一致。相反 ,市场只是国家更有效管理教育的一种工具。本文从全球化与本土化辩证关系的理论架构出发 ,重新审视了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 ,认为上述特点是由当前中国事业部门改革所需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所决定的 ,即一方面要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要维护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有关市场与高等教育改革关系的三种理论,分别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反对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市场的有限介入,主张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条件地顺应市场,其核心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公益。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高等教育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性质与方式受制于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宏观层次的改革为研究对象,从新公共管理主义以及全球化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协调三角关系变迁角度入手,研究了教育市场化趋势,并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在新旧机制转换中相应的变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市场化使高等教育成为由相互竞争的供应者提供的商品,教育服务按质论价。准市场化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出现了稀缺性、竞争、认知、选择等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高校要转变制度观念,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看,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促使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市场系统不断得到强化,并对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市场化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培养目标多样化、学术知识资本化、高校组织企业化等诸多特点,并促使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转变。这就要求大学不仅要保存其重要的传统价值和特点,还要学会应对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弊端丛生,不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情,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盲目扩招、高收费等一系列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功利主义、金钱主义。这不但违背了教育的公益性本质,也违背了教育规律,带来的后果是:破坏了教育公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并成为社会不和谐、不安定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指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以市场的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市场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主义、高等教育私人产品观;现实原因是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竞争加剧、高等教育的财政困境和政府单一办大学的局限。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进程中,我们需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市场只能有限度地介入高等教育领域,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高等教育并不符合教育的特殊规律和独特使命。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向。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地走教育市场化的道路。但高等教育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过于关注社会服务性责任①,过分强调市场化,加速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致使高等教育陷入窘境,出现了诸如就业形势严峻、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论文仅从高等教育价值的视角,反思市场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职责和行为,强调高等教育市场化中应尽其引导社会之责任,真正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进步之目的,并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引导社会使命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