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在浆果成熟前和着实期间会产生裂果现象,从而造成葡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其原因及防治方法如下: 催熟剂使用不当喷布催熟剂乙烯利的浓度过高或时期不当,易产生裂果。因此,使用乙烯利时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稀释,喷布时期选择在葡萄口感略有甜味、酸度能够忍受为宜。  相似文献   

2.
<正>谣言:现在,果农违规使用乙烯等催熟剂的情况很普遍。很多人认为,乙烯利将青香蕉等蔬果催熟后,儿童吃后会性早熟。真相:正常情况下,乙烯利被植物吸收后,在细胞液的作用下缓缓释放出乙烯气体,它的半衰期很短,容易降解,所以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人体中并没有植物生长调节的  相似文献   

3.
乙醇处理对桃果实呼吸及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久保"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在10±2℃和2±2℃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1 ml/kg、2 ml/kg、4 ml/kg)对桃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桄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延迟它们呼吸高峰的出现并降低峰值,从而抑制果实的成熟与衰老.  相似文献   

4.
藏东南地区波棱瓜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藏东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总结了波棱瓜人工栽培过程中的土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果实采收和贮藏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方法,以促进藏药植物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野蔷薇(Rosa spp.)是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果是花托发育膨大形成的肉质假浆果,呈扁圆形、球形、卵圆形及梨形等多种果形,并有大红色、黄红色、紫红色等多种颜色之分。成熟果色泽艳丽明亮,单果重1.5—5.5g,果实一般在8—10月份成熟,民间把蔷薇属植物的果实统称为野蔷薇果。根据我们的测定:野蔷薇果富含维生素C和其他多种营养成分,综合营养品质良好。目前的研究已表明,野蔷薇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游戏风靡全球,游戏里面的植物个个身怀绝技,把僵尸杀得落花流水.其实,这些植物在自然界是可以找到原型的,"植物大战人类"的游戏也在全球各地上演着. 豌豆射手可谓战斗的第一道防线,它们朝来犯的僵尸射击豌豆.在美洲就有一种沙箱树,可以发射子弹.它的果实在成熟爆裂时能发出巨响,竟能把种子弹出十几米之外.所以,只要沙箱树结了果实后,人们便不敢轻易地接近这种植物了.沙箱树就是植物界的豌豆射手啊.  相似文献   

7.
紫果型猕猴桃主要是指黑蕊猕猴桃、软枣猕猴桃、陕西猕猴桃三种果实成熟后变成紫红色的猕猴桃,其野生资源仅分布于我国。紫果型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花青素,果实皮肉呈紫红色,果皮亮且无毛,可不剥皮吃,营养价值非常高,被当地人称为仙人果、长寿果、牛奶果、羊奶子等。紫果型猕猴桃的引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况且雌雄异株,必须雌雄植株配套引种才能结果,所以很少见到人工引种成功的紫果型猕猴桃。  相似文献   

8.
瓜蒌别名栝楼、杜瓜、天圆子、天瓜、药瓜等,为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果实圆形或椭圆形。果实幼时青色,成熟时橙黄色。瓜蒌全株供药用,果实中药名全瓜蒌,果壳中药名瓜蒌皮,种子中药名瓜蒌仁,根中药名天花粉,均为常用中药,目前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瓜蒌多属野生,也可人工栽培。一、生长习性瓜蒌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不耐旱,怕水涝。  相似文献   

9.
瓜萎别名栝楼、杜瓜、天圆子、天瓜、药瓜等,为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果实圆形或椭圆形。果实幼时青色,成熟时橙黄色。瓜萎全株供药用,果实中药名全瓜萎,果壳中药名瓜蒌皮,种子中药名瓜萎仁,根中药名天花粉,均为常用中药,目前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瓜蒌多属野生,也可人工栽培。一、生长习性瓜蒌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  相似文献   

10.
当乙烯作为原料制成的产品能满足人们更多方面的需求时,如何储运乙烯是世界各国的热门课题。目前,国内外都非常注重乙烯原料的储备与运输,由于乙烯具有火灾危险性高、沸点低等物性,其储备与运输等都比较复杂,而选择成熟安全的贮存工艺、设备材质是乙烯贮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果实的秘密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9,(20):36-38
植物的果实看似简单,实际上相当复杂;特别是种类繁多,往往让人搞不清楚。本文就植物果实的成因和果实类型做一些普及性介绍。  相似文献   

12.
开发利用小桐子油代替柴油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小桐子的一般情况 1.小桐子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又名膏桐、黑皂树,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4m,一般高1.5—2 m,枝条粗壮,有白色乳汁,叶互生,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单性,蒴果长椭圆形或近球形,直径3—5cm,内有种子2—3粒,种子黑色如蓖麻,一般5月开花,9月果实成熟。在湿润的热带地区如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一年可两次开花,即第一次果后,10月份又开花,翌年2月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3.
李元浩 《科学大众》2009,(11):27-27
果子在成熟以前一般都是绿色,而且吃起来又硬又酸。而成熟以后,绿色逐渐变成黄色或红色,如香蕉、柿子、番茄等。这是因为果实成熟以后,果皮细胞里的叶绿素被破坏,显示出叶黄素或者红色素。果实成熟后,果肉细胞也由紧密转变为彼此分开。与此同时,果肉细胞里的淀粉和一部分酸性物质也变成了糖。因此果实就由绿、硬、酸变成了红(黄)、软、甜。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的语言每年春节过后,大地就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种花木次第开花。再过两月,燕子翩然归来,大自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渐次转入炎热的夏季;植物忙着孕育果实。等到秋天来到的时候,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慢慢变黄,经不住阵阵秋风的吹袭,就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时北雁南飞,其他各种候岛也相继离去,大地又呈现一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驯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有关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植物的一般原则,并指出筛选与驯化人工湿地植物的思路及理论依据,为构建人工湿地、选择合适的人工湿地植物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查阅有关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植物的一般原则。并指出筛选与驯化人工湿地植物的思路及理论依据,为构建人工湿地、选择合适的人工漫地植物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其高效、易管理和低运行费用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植物的作用及选择原则,以期为人工湿地的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伟  李佩洪  陈政  龚霞 《内江科技》2014,35(9):35-35
为完善地果在植物志里的资料空缺,对四川野生地果进行品种资源调查,并引种移栽至野生资源观察圃进行生长对比观察试验,初步分类出两类野生地果品种,即米地果(米地瓜)、母地果(母地瓜)。经栽培试验筛选,米地果叶片较细滑、叶色青绿,果实成熟淡红色,食用果皮部分果肉嫩滑,有香味,味道清甜,可作为栽培品种开发。母地果叶片表面粗糙不平整,叶色深绿,但果实暗红色,且果实表面较大瘤装突起,果肉干硬,不可食用,只可做绿化栽培。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杰  罗安程  方照平  吕庭君  林敏抒 《科技通报》2009,25(6):848-853,859
通过室内小型人工湿地装置,研究了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及氮、磷元素在系统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植物系统对NH+4-N、TN、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55.02%、45.44%、98.52%,无植物系统为38.08%、33.63%、91.37%,植物系统对氮和磷的去除效率均高于无植物系统。在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生物量及氮、磷积累量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基质中磷浓度也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这种变化规律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来提高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分析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途径表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和基质对磷的吸附沉淀是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氮、磷的主要方式;植物吸收去除的氮、磷量分别占氮、磷投配总量的9.38%和12.77%,表明植物吸收也是人工湿地去除氮、磷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实地调查并观测了葡萄生长和果实着色情况。结果表明,三元能量能够起到促进葡萄萌芽、展叶、新梢生长和果实成熟的作用。因此认为,于葡萄萌芽、展叶、开花、浆果膨大期,运用三元能量,对葡萄树体及其生长环境进行整体调理,可取得加快葡萄生长发育进程,果实提前着色成熟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