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琨 《文教资料》2006,(34):113-114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的问世标志着汉语同源词的研究步入了科学的轨道,同时它也是很好地继承传统语源学研究的典范,如它在系源同源字时对右文说、语转说以及声训说的继承。  相似文献   

2.
陈晓强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4):32-33,61
王力先生对《文始》全面研究词源的首创之功进行肯定性评价的同时,又认为《文始》在“初文”方面犯了“拘牵形体”的原则,在声音方面将一些声音并不相近的词勉强系为同源,在意义方面将一些意义相差很远的词勉强加以牵合。重新学习和审视王力先生的这些评价,对词源研究和认识《文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四个词的词源义:讦、谒同源,共同的词源义是高举;让有推前与退后两义,且同出一源;诃的词源义是大.按照王力先生<同源字典>所定的上古音声韵标准,通过广泛系联同源词来推求每个词的词源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速了四个词的词源义:讦、谒同源,共同的词源义是高举;让有推前与退后两义,且同出一源;诃的词源义是大。按照王力先生《同源字典》所定的上古音声韵标准,通过广泛系联同源词来推求每个词的词源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经”字的同源字,从所见到的资料看,陆宗达、王力先生都有所论述。陆宗达、王宁在《浅沦传统字源学》一文(1984年《中国语文》第5期)中,言及“经”与“径”通于“直”义,是同源词。王力在《同源字典》中,认为“经”、“径”、  相似文献   

6.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认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①他还认为,同源字必然是同义词,或意义相关的词,而同义词却未必都是同源字.在这一观点上,我们结合各家对"同源词"与"同义词"的定义来研究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指出"伦,类"同源,笔者认为这有待商榷."伦""类""音近义通,然而词源并不同一."伦"与"仑""论""沦""纶""轮"应为同源词,"仑"为根词,其它五个词为孳乳词.本文将从词源、词义、语音和通假这几个角度对"仑""伦""论""沦""轮""纶"六词同源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王力先生关于同源词的标准,通过大量的例证,认定“赝”“伪”“讹(言为)”是同源关系;同时,对“赝”的假借字“雁”的训释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根据王力先生关于同源词的标准,通过大量的例证,认定“赝”“伪”“讹(Wei”是同源关系;同时,对“赝”的假借定“赝”的训释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力的《同源字典》以及刘钧杰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在同源词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和理论上的原因,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通过对东汉时期高诱注释词汇的研究,发现有些同源词与上述几部词典不同,还发现一些新的同源词,并以此对上述几部词典存在的不足进行修订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对于汉语中同源词,汉代学者就早已注意到了,并有意识地利用声训这种训诂方法来阐明词的音义关系。但对于同源词的研究,到了民国章太炎,才开始真正的进行科学的研究。今人王力的《同源字典》,是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同源词研究的著作。前人判定同源词,都是从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来论述,本文则从语法的角度来看同源词形成的条件,从而可以使人们对同源词的认识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2.
10个言部字形声字所表达的词的词源义是:训的词源义是顺从;诲的词源义是昏暗;谆的词源义是厚重;谶的词源义是隐微;议的词源义是合适;诠的词源义是详备;谦的词源义是不足;谗、谮同源,词源义是尖刺。文章按照王力先生《同源字典》所定的上古音声韵标准,通过广泛地系联同源词来推求每个词的词源义。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传统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至有清一代,大师辈出,著述如林,蔚为一代之大观。无论是理论上、方法上、实践上,均非前代学者所能望其项背。乾嘉学派创立的音近义通等原则,不仅为他们的训诂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也为后代学人进一步探索音义关系,研究同源词指明了途经。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可以看作是继程瑶田《果裸转语记》之后,运用因声求义的原则,全面研究同源词的现代词源学专著。其筚路褴褛之功,已  相似文献   

14.
右丈说是有关声符表义的学说.本文回顾了前人对利用右文说理论系联同源词方面的观点,以王力先生编纂<同源词典>的得失为据,认为同源词典(或语源词典)编纂不应该忽视右文说理论的宝贵价值,讨论了"右文"法的必要性和优点.并提出利用"右文"法编著理想的<汉语同源词典>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同源字拾零     
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18.
这儿要说的“俱”与“具”,是就它们在文言里作“范围副词”使用的情形而论的。这两个词的读音,今天完全相同:jù;而它们的古音却不尽同:“俱”是“见”母“侯”部,“具”是“群”母“侯”部。从使用频率上看,它们较多用作副词表范围,且意义相通,都有“全”、“都”的意思。因此,王力先生把它们列为同源词(见《同源字典》1987年版184~185页)。这两个词不仅古音有别,就是用作范围副词,也是有别的。一般地  相似文献   

19.
黄侃先生的《〈说文〉同文》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解字》各部的同源字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本文以王力先生所定的声韵标准,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同文》中口部字的声纽和韵部进行分析,以辨释其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年9月下旬刊刊登了牛世建《浅析有关"雪"的同族词》一文。作者开篇写道:"同族词过去称为同源字或者同源词,我们根据徐通锵先生的观点,称之为同族词。它指称语音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有亲属关系的一组词。"这句话,虽然表述有些模糊,但大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