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思想革命的产生 “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思想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导致一场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2.
1 思想革命的产生“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思想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导致一场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3.
1 思想革命的产生 “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思想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导致一场文学革命。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4.
1 思想革命的产生“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思想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导致一场文学革命。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外来形式的民族化,这是新文学的基本形式;传统形式的现代化和中西合璧,它们形成于四十年代后的解放区。  相似文献   

5.
李平 《当代电大》2003,(4):20-22
1 绪论 1)思想革命的产生 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 思想革命与文学的关系。 2)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 外来形式的民族化。 传统形式的现代化。 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 3)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 发生期:1917—1920年。 发展第一期:1921—1927年。 发展第二期:1928—1937年7月。  相似文献   

6.
李平 《当代电大》2002,(4):34-37
1 绪论1)思想革命的产生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的关系。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外来形式的民族化。传统形式的现代化。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3)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发生期 ;1917— 192 0年。发展第一期 :192 1— 192 7年。发展第二期 :192 8— 1937年 7月。发展第三期 :1937年 7月— 194 9年。2 “五四”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从思想革命到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2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胡适简况。胡适…  相似文献   

7.
李平 《当代电大》2004,(4):11-14
绪论1)思想革命的产生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的关系。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外来形式的民族化。传统形式的现代化。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3)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发生期:1917- 192 0年。发展第一期:192 1- 192 7年。发展第二期:192 8- 1937年7月。发展第三期:1937年7月- 194 9年。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从思想革命到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开始:《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2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胡适简况。胡适的新文学观…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想家们认识到,近代落后挨打的症结不仅仅是“技艺”落后,更重要的是政体不行。鸦片战争以后的教育虽经过西语、西艺教育的变革阶段,但数十年来,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于是,以学习西方政法为主导的西政教育思想产生了,并取代了原来占主要地位的以学西方科技为主导的西艺教育思想。西政教育思想既是民族危机的产物,也是维新运动中政治改革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有二: 第一,“以政学为主义”成为教育宗旨 维新教育思想家一改往日以“八股取士”为目的之教育宗旨,而提出了“以政学…  相似文献   

9.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面对列强的侵略,林则徐和魏源分别发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呼声——“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和“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科学救国”的先声。这种在一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思潮,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救亡图存,使国家富强,增强抵御外海的实力,出现了诸如“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主张,其中郑观应“商战” 思想特别引人注目。在外国商品和资本不断涌入中国之时,郑观应认识到了“商战”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种种与外国势力进行“商战”的措施,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而且独具特色的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的思想体系,代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理论认识的先进水平,其中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从北京的长安街步入南河沿大街时,路西一座庄重典雅、古色古香的院落,便跃入眼帘,这里,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欧美同学会。这一历史悠久的留学生团体,经历了80年的风雨和辉煌,在她所走过的道路上,印下了几代归国学子的足迹…… 一 那是1913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体刚刚诞生不久。一批批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生,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想,聚会在一起,抒发见解,探讨富国强民的策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颜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人侵不断加深,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寻求各种救国之道来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张謇在外觇大势、内审国情,充分考虑其他救国主张的利弊得失后,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相似文献   

13.
杨度是民国初年政坛上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力倡君主立宪政体,组织筹安会,效劳于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活动,一直为学术界所诟病。通过重新考察杨度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动机,我们认为:虽然杨度提出并企图推行的是救不了国的救国方案——“君主立宪”政体,但他从研究中国国俗民情出发,探索何种资产阶级政体符合中国实际,这是科学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因其救不了国的主张而一笔抹杀他的救国之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中国文学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也可以说,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文学,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的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导。现代文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实土壤上的新产物,同时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的一个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从整体上来说,就是一场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而又有相对集中的对象、明确的任务、具体内容的思想革命。下面,就从革命的对象、任务、具体内容三个方面来谈一谈作为思想革命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一、革命的对象——封建主义思想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主题…  相似文献   

15.
1946年8月11日,在延安各界追悼陶行知逝世大会上,毛泽东同志的题词是:“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这是对陶行知一生的事业、思想、品德、贡献所做出的最好的评价.毛泽东之所以称赞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这是因为毛与陶二人,在革命斗争中是战友,哲学理论上有共识,关于人民教育思想是“同道”.在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当时许多抱着“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等爱国爱民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曲折斗争的锻炼和学习革命理论而提高了政治觉悟,他们逐渐地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才能救中国.早年抱着“教育救国”的陶行知,也是如此.当陶行知看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时,他高兴地喊到:“中国有希望了”.从1935年“一二·九”运动,到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逝世,陶一直是在中共上海地下党和重庆中共南方局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在陶逝世的当天,周恩来给中共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坚持了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正确路向,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思想,号召人们破除封建枷锁,并宣传进行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巨大的解放。辛亥革命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令,推行了若干治国措施,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有力地促成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此,辛亥革命为在中国实现彻底的民主奠定了基础,打开了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相似文献   

17.
【知识归纳】一、中国近现代史1.太平天国运动有如下新特点和新功绩:①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②提出了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③是亚洲反封建革命风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萌发了新思想。主要是向西方学习。3.《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指帝国主义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4.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①指导思想新,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②内容新,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前所未有,白话文也是对旧文化的巨大改革。③影响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相似文献   

18.
王彩凤 《陕西教育》2010,(1):120-122
鸦片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一批爱国志士提出“兴学图强”.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良.科学落后.所以就要从改良教育、提倡“西学”入手.然而,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也实行不了真正的“教育救国”。步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正式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9.
张善存 《语文天地》2011,(18):61-62
【原文】近代中国错过了《海国图志》苗晓雨《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鸦片战争的溃败,更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于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世目标,转而走上了"师夷"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也论孙中山的“以俄为师”——兼与邱捷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认为,孙中山的“以俄为师”,不是如邱捷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仅只是“停留在革命方法、革命精神这个层面上”,而没有“涉及苏俄的政治制度”①。实际上,孙中山后期的政体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使“俄化”渗入到了制度结构之中。他后期的政体观,包括政党观、政权观、党政关系乃至党军关系诸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均仿效了苏联模式。但他的仿效是有选择性的,在仿效的同时,坚持和保留了他认为有益的、本土的东西。他的主张,是既非全盘“俄化”,亦非完全的本土化,而是二者的结合。作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一方面本土化思想明确,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不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