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相似文献   

2.
教学信箱     
本刊编辑部收到一些来信,询问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考虑这类问题虽小,常有难人之处,我们将问题的答稿公开发表,并开设这个专栏,作为探讨、交流具体问题的园地。欢迎教师同志们多提问题、多为本栏写稿。问:古人常用呵白、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兄弟的排行次序,称“伯”  相似文献   

3.
书画作品题署月令,除按自然序数外,更多的是使用“艺术味”较浓的别称。全年十二个月,每月名称繁多,不一而足。月令别称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一、借用人称排行为序。古代兄弟间的排行有孟、仲(中)、季(此处略去仲季之间的叔)之序。故春、夏、秋、冬前相应地冠以孟、仲、季字,以为该季度中三个月的代称。  相似文献   

4.
"伯、仲、叔、季"在上古时期作为排行次第词,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存在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中古以后不再表示排行,只作亲属称谓语。本文拟从"伯仲叔季"中"伯、叔"作为排行次第词、作为亲属称谓语、从排行词到亲属称谓语转变的原因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我国古代历法用"孟、仲、季"来划分季节顺序,表示"早、中、晚"。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  相似文献   

6.
(一)今人称“伯父、叔父”可以简称“伯”与“叔”,古代这两组称呼有严格的区别:“伯、叔”为兄弟行,“伯父、叔父”才指父辈。《尔雅·释诂》:“伯,长也。”凡“伯”均有长义。《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荀子·王霸》注:“为诸侯之长曰伯。”后专用为兄弟之长。《左传》定公四年传疏:“伯是兄弟之长。”长兄称为  相似文献   

7.
学习《季氏将伐颛臾》一文,需提到春秋时鲁国三桓犯上的背景材料。《教学用书》说:“鲁庄公有弟三人:长庆父,次叔牙,次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相似文献   

8.
刘邦兄弟四人,按伯、仲、叔、季排列,刘邦应为叔。但他却排作季,说明他在太公诸子当中排行最小。然而他却有个弟弟,这弟弟是他母亲改嫁后又生的,叫做“同母弟”。刘母是改嫁过的,所以刘邦称帝后只追认她为昭阳夫人,没有追认她为皇太后,追认太上皇后的是他的继母。刘邦也是刘母与他人私通所生的,所以刘太公不喜欢刘邦,刘邦也不喜欢这个太公。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古代的主次尊卑、宫室车马、科举官职、生活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地理政区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在中学课本里分布很广,复习时要留心。在各题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古时候,人们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伯表示老大、仲表示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幺。( ) 2.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很多,如称男子20岁为“弱冠”,30岁为“而立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50岁为“知命”,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称“杖朝之年”,90岁称“鲐背”,100岁称“期颐”。( )  相似文献   

10.
"伯、仲、叔、季"在上古时期作为排行次第词,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存在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中古以后不再表示排行,只作亲属称谓语.本文拟从"伯仲叔季"中"伯、叔"作为排行次第词、作为亲属称谓语、从排行词到亲属称谓语转变的原因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阅读》2007,(1):112-112
《庄子·至乐》载:“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特点 例1 在烷烃分子中的基团:-CH,、-CH2-、(?) 、(?)中的碳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季碳原子,其数目分别用n1、n2、n3、n4表示.例如:  相似文献   

13.
孟姜女先秦对女子的称呼名在前、姓在后,因此孟姜女不姓孟,而是姓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其实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相似文献   

14.
相传孔子编定《春秋》,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晋书》中有个叫楮裒的,他表面上对别人不作任何评论,而心里却褒贬分明,就像孔子编《春秋》的态度,所以有人说他是“皮里春秋”。可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却说:“楮季野(楮裒字)皮里阳秋。”元·段成巳在《鹧鸪天》词中也写到“那得工夫上酒楼,谁能皮里更阳秋?”“春秋”变成了“阳秋”,什么原因呢?原来晋简  相似文献   

15.
在古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临别时对焦仲卿的妹妹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为什么称丈夫的妹妹为“小姑”?这先得从“姑”的称呼说起。新石器时代,妇女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中国史纲要》翦伯赞)这时人类尚处于群婚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有机化学是化轻工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反应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本课程文字教材共十八章内容,第十八章不作为考试要求,其中第二章至十三章为重点内容,下面分别介绍第二至十三章复习要点.供参考。第二章烷烃一、烷烃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掌握常见烷基的名称,如: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  相似文献   

17.
《鸿门宴》首句“沛公军霸上”。课本注 :“[沛公 ]刘邦 ,起兵于沛 (现在江苏省沛县 ) ,号称沛公。”说沛公是刘邦 ,他“起兵于沛” ,于是“号称沛公”。这些都是史有明证 ,自然是不容置疑的。但还是有使人生疑之处 :刘邦“起兵于沛” ,为何不像陈涉一样称“王” ,而称“公”呢 ?这“公”是指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呢 ,还是指别的职位 ?看来有必要补释一下。《史记·高祖本纪》云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开城门迎刘季 ,……乃立季为沛公。”裴马因《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 :“旧楚僭称王 ,其县宰为公。陈涉为楚王 ,沛公起应涉 ,故从楚制 ,…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家长接孩子回家时,一位小伙子走进我们班教室,大声说:“倪伟呢?走。”倪伟拿起书包慢慢走到我跟前,我说:“倪伟,老师说过,老师不认识的人让不让接走小朋友?”倪伟说:“不让。”“你和老师说说他是谁?”“是叔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张载“性”说的辨析,揭示了“性”范畴的基本含义,“性”说的内在矛盾:即宇宙“气”。本论的“性即天道”的“性”和人类学“性”本论的“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外在地表现为宇宙“气”本论和人类学“性”本论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二程的“理”本论中得以克服,所以,关学“洛学化”并非偶然,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20.
《衡水师专学报》2014,(2):52-52
当今时代,风云变幻,纷争迭起,危机丛生,多元共处、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安徽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国际知名学者钱耕森先生以史伯的“以他平他谓之和”阐发史伯“夫和实生物说”,并特概括为“和生学”;又以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阐发“道生万物”说;打通二者,特命名为“大道和生学”。该学说可谓是解决当今时代诸多危机与矛盾的一剂理论良方,为我国别开生面的又一种新的和谐文化。2013年12月28日,在黄山文化书院成立25周年之际,特以钱耕森先生研究有年的“大道和生学”为本届年会研讨主题。本刊特刊发有关钱先生与“大道和生学”的一组文章,以飨读者,并引起大家对“和生学”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