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处在精神世界建构期的青年在泛娱乐的裹挟下推崇“万事皆可娱乐”的价值理念、禁锢于“私人订制”的“娱乐茧房”、习惯以形象化的“视觉实证”代替理性判断,造成精神生活的泛娱乐化倾向。网络“泛娱乐化”对青年精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即价值取向功利化弱化精神生活追求、审美取向庸俗化歪曲精神生活内容、道德信仰虚无化弱化青年精神生活动力。面对青年精神生活泛娱乐化的倾向,可以从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网络空间治理、加强主体自觉能力三个方面,引领青年精神生活方向、增强青年精神生活动力、提升青年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辉 《考试周刊》2012,(19):108-109
高中政治教学中“价值”的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难,而且在必修1《经济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又出现了不同的解释,甚至两者表面上看上去有概念矛盾的地方,这使得学生更加无法接受。那么同样是“价值”,两者到底是否存在矛盾,或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应当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呢?本文对此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打破“有效教学”的技术主义和经济生产的思维方式,从教学的价值维、技术维和教育性的联结等属性加以综合建构。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生活”语境与“教育生活”语境中“有效教学”的不同的特征与焦点,倡导要从“教学生活”中任务导向、关注效率、强化竞争、模式化和标准化的教学走向更为真实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关注价值愿景、强调知识创造与交流、关注差异、鼓励思考与质疑、聚焦人际道德联结的教学,用一种关注儿童幸福与成长的教育生活的语言阐述了“有效教学”当下实现的实践价值与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价值关怀: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到底缺什么?从课堂片段中失真的声音、褪色的故事、变味的“奖励”可以看到课堂教学的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人的存在。由于缺乏对人的关注,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被忽略,人的生存与发展价值也因此被漠视。人是价值的存在,课堂教学改革要以价值关怀为路向,通过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实现教育的“成人”与“成事”。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舒适     
“使生活舒适”是伦理学自当有的价值祈向,对教育而言,“使生活舒适”的伦理学祈向至少表达了两种诉求,即“教育如何使生活舒适”和“如何使教育舒适”。“教育使生活舒适”的要务是引领人回归生活世界,寻找失落的主体性;“使教育舒适”即要克服教育中的“人”的空场,“缘人情”建构新教育,这种教育应是历险的、创造的、闲适的、自然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殷切期望、寄语青年,再次发出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号召,进一步明晰了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应具有的政治、道德、生活和精神品质要求。“四大品质”要求立足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和“后继有人”的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了时代新人的素质要素,提振了时代新人矢志民族复兴的精神状态,指明了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实践进路,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认为,新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具有双重性质,即“导向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强调“导向性教育”,主要是为了应对新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多样化的现状以及对美国等国“无导向教育”的反思;强调“主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时以往教育“反主体性”反思后的必然。新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双重性质决定了新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必然是一种强调“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拥堵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本能地认为这是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多车多,哪能不堵,似乎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媒体争夺读者眼球的“利器”。但是,当前的经济新闻却存在着定位洋够准确、价值取向模糊的倾向。文章认为,经济新闻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突破:从人的角度阐释经济;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表现经济;从群众生活层面反映经济。同时对经济新闻的价值取向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李忠 《生活教育》2012,(2):40-46
教育既可成为控制人、实现社会等级的有效方式,也可成为解放人、实现社会民主的有效途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实现人的解放与社会民主的教育。解放个人、解放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实现社会的民主、公平和正义,是“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闻知”、“亲知”、“推知”三种类型、性质、作用不同的知识是“生活教育”的知识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由此,形成陶行知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1.
当代体育时尚对青年生活方式和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正成为一种时尚流行。体育时尚的流行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发展,丰富大众化生活与整合社会情感,以及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开发廉价方式等众多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和社会意义。体育时尚的主要参加和推动力量是青年。该论述了当代体育时尚对青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青年自我实现价值观及其教育思考李秋云尽管有许多青年人对什么是“自我实现”,如何才能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清楚,尽管理论家们、青年工作者们对青年的“自我实现”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论界说、认识和评价,但“自我实现”价值观却是实实在在的在我国当代青年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郭元祥 《早期教育》2006,(2):I0002-I0002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就在于彰显教学的生成性,突显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但“回归”的本质不是机械地、简单地回到生活细节、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甚至整个日常生活,更不是抛弃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文教学改革随之深入。但是,对于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少教师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定偏差,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习作课上教师的命题虽然大多是话题作文,但很大程度上只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在”为什么而写”的问题上,学生仍然很难感受到作文是自己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需要。作文指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应试”而不是“应需”(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要)。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青年对成年人的“反哺”几乎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到文化的表层,如流行时尚和新器物,甚至也影响到成年人价值观的判断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文化反哺”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充满魅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命教育理论以生活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为依据,以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为宗旨,以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实现为最终目标。它试图重新发现“人为何生”的最终价值,试图重新发现“师为何生”、“师何以为生”的最终价值,试图重新发现“生为何生”、“生何以为生”的最终价值。这一理论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青年渴求职业培训据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表明,我国青年对自己职业生活中的“培训机会”满意程度最低。大约有56.7%的青年对自己得不到培训机会表示不满,其不满程度要高于“工作报酬”和“晋升机会”。这个结果与此前进行的两次全国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向来以“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基本教育价值追求的国民而言,阐明教育价值目标的多样性即使不是迫切的,但一定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价值、职业价值等观念的日趋多样化,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展示其价值追求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适应日趋开放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论生活与生命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危机已经变成为由生活意义的丧失到生命价值的隐去,它将成为新世纪人们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人生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解决好人之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所得与所欲之间的关系,个我化与类我化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生爱死三大人生主题,而这一切问题的解决,又必求之于“由死观生”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罗媛 《文教资料》2013,(22):68-6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形成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主体教育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