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江道启 《教育文汇》2013,(20):23-23
上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我要求学生课后围绕歌颂母爱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文章。作业刚布置完,不知是哪位女生轻轻地说:“老师,不写行吗?”“不行!今天晚上必须完成。我明天要检查。”我头也没抬,边说边收起课本,与学生互道“再见”。  相似文献   

2.
陈芳 《教育》2012,(10):51-52
在低段的写话练习中,教材里的课文是重要的资源。如果课堂上能在一、二年级以课文为写话的找体,进一步发挥课义的“例子”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搭建学习写话的“梯子”,降低写话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活用文本,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读促写,激发作文兴趣,这是攻克小学生作文难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读写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让学生的作文与阅读自然链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以读带写1、看谁的补白富有创意在教学中,我利用现行教材中常常出现的艺术空白,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  相似文献   

5.
说教往往因空洞而难有实效。撰写下水文章教育学生实为一种好方法,既让学生印象深刻,立即整改不良毛病,又起到了下水示范写作的作用,一箭双雕。  相似文献   

6.
卢中 《考试周刊》2010,(56):57-57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本来分属于两个范畴,但是两者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什么,怎么读,读与写能否有机衔接、高效转化,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否可以有序同步提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呢?以平时练笔为主,读写合一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以读促写,以写悟读,专题学习"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提出多种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来改善农村语文读写教学现状,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写作本就是同根相连,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过 程中,我们要遵循徐特立老先生的一个读书原则:“不动笔墨不 读书”。写作对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传统教学中存在,在当下的 阅读教学中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选人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因而都是可供写作借鉴甚至模仿的蓝本。但是,一些教师在处理文本时,未能很好地把阅读与写作结合到一起,或脱离课文教写作,或无视写作教阅读,从而走入了低效教学的怪圈。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的中学语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篇目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了编(有些则是请原作)的改动。个中原委自然多是为了使课在遣词造句方面更显规范,语言更为洗练,篇幅更趋精短,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精美范.、这样的改动不能说没有道理,我们该向那些用心良苦致敬。但在这些改动中也有一些并不是从谋篇布局、斟酌字句方面去考虑的,而是出于思想内容甚至政治方面的权衡。某些未改动的原中固然有一些值得推敲、斟酌乃至修正的地方,因为一些糟粕会在年幼学生的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但更多的修改我以为纯属轻视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政治上的分析能力。有些篇目在删改时甚至不惜掩盖历史真相,使读增加了课阅读上的难度,甚至使学生对章的理解与作创作初衰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其实,如果能从"读课文"入手,将教材作为写作模仿的例子,把课文作为习作之"源",那么习作才可能成为有源之水,并源远流长。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我们希望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轻松愉快地写好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的中学语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篇目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了编(有些则是请原作)的改动。个中原委自然多是为了使课在谴词造句方面更显规范,语言更为洗练,篇幅更趋精短,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精美范。这样的改动不能说没有道理,我们该向那些用心良苦致敬。但在这些改动中也有一些并不是从谋篇布局、斟酌字句方面去考虑的,而是出于思想内容甚至政治方面的权衡。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不能仅仅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这就是说阅读教学要有作文训练的意识,作文教学也要有阅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也是历来老师们费力不讨好的教学。近年来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平时的考试,话题作文已是主流。多年的教学告诉我,有效地利用课文教学来提高学生写话题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按理说,一个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在写作上应具备一定的水平了。然而事实是,大多数学生作文写得磕磕绊绊,肤浅空泛。为何会出现这种窘况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割裂了“渎”与“写”的关系,特别是在读写双向交流中思维能力训练太少。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理念已被广为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对于何时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仍有一定困惑。因此,笔者尝试在日常的小学英语中高段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让学生通过一定的阅读,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然后把自己整合后的语言材料记录下来。这样,通过阅读帮助提高写作技巧和水平;然后通过写作,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7.
韩炳华 《江苏教育》2023,(50):25-26
<正>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写作是学生使用英语语言能力进行书面表达和交际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是融合知识整合、知识构建、知识迁移、知识运用和知识创造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复杂过程。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离不开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可视化表达。因此,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成为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一、以读促写读是理解性输入,写是表达性输出。在阅读时,我们解读语篇,探究其主题意义、评析其思想观点、识别其语篇模式与结构、学习其语言修辞等;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思考如何传递主题、如何表达中心思想、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安排详略突出中心、如何遣词造句传神达意。  相似文献   

18.
作文命题的创造性、创新性是一种导向,一种趋势。可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不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作文程式化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要使学生走进写作的理想殿堂,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多读书、活读书、会读书。正如刘向所说的那样:“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要鼓励督促学生多看、多思,扩大阅读面,拓宽知识面,开阔思维空间。一方面要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前沿科学和社会热点方面的书籍。多读书报,多接触社会,多进行创造性练笔,坚持语言基本功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而加强阅读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菖蒲,桂芳现在不少学生每天上学读书,却养不成读书的习惯。针对这一间题,我采取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每课一练”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是有惰性的,缺乏意志、毅力的人总爱找借口原谅自己。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养不成,就需要外力——教师...  相似文献   

20.
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它可以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课例,教给学生习作的技巧,让习作不再成为学生惧怕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