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天才 《天中学刊》2006,21(6):33-35
朱熹认为《周易》是“古之卜筮之书”。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就远远不是什么“卜筮之书”了,虽然如此,《周易》的富赡精深的哲学思想还是与以“蓍”为工具的卜筮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蓍”也就在《易传》里被赋予儒家的道德观和特殊的哲学内涵。这是因为“蓍”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的崇拜意识,更重要的是,它使《易》学思想建立在一个严密的数理逻辑系统之上。  相似文献   

2.
在神话“后羿射日”里,“弓箭”喻交媾,“日”象征旺盛的生殖力,“后羿”是一位隐含生殖意味的文化英雄,“后羿射日”反映了先民“求育”的巫术心理;“求育”与“求雨”结舍,反映了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的巫术心理;那些怪兽,只是带有族徽性质的图腾,搏杀它们,反映了先民在部落;中突中“求胜”的巫术心理。求育、求雨、求胜,本质相同,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先民在险恶的环境中追求人丁兴旺、部落繁衍的美好愿望。这个神话记载了反映上述巫术心理的一种巫术仪式,古人相信,举办了这样的巫术仪式,他们的愿望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大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察:石和玉崇拜现象及其巫术意义;葬式的巫术意义;自发的巫术与职业的巫师;巫师专用的“法器”;动物之于巫术控制的意义;占卜活动。通过对这些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实际就是以后中国宗教信仰中巫术观念的基本形态。数十年来的出土遗存已经为了解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至少距今7000—8000年左右,原始中国先民已经使用占卜方式来预知或了解自己的命运,并且在距今4000年左右已经散布到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它作为一种范式或模本,已经规定了中国日后类似活动的基本样式和走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共时态关系基于“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一前提。科学与宗教,就是人类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科学的”或“宗教的”——来把握世界、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理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文化样式,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理解这种关系,既需要以主流文化样式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来衡量,也需要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的相互渗透和评价。一定时期科学的世界图号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出科学与宗教在特定时期的相互关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作用;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相互评价,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与西方人由于地理、历史、化、人丈的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句法结构特点的不同。英语表达比较抽象,汉语表达比较具体;英语语序是从“个体”到“整体”。而汉语则是从“整体”到“个体”;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本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在中西方民族各自思维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以《尧典》为代表的诗学时代是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言志”时代。《舜典》之“言志”产生于祭祀过程.“志”指一种宗教文化情感;春秋时期“道志”诸说产生于人与人的社会交际氛围,“志”一般指称人的世俗文化理念。“志”的指向主要在群体,在他者;但这并不是说“志”排斥主体之情,“志”中也包含着浓厚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7.
“巫术文化”和“史官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深厚文化渊源。“史官文化”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体察和总结社会历史发展和变革过程中的种种强弱、盛衰、成败、存亡等经验而产生的理论概括;“巫术文化”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天道推演人道,借自然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和阴阳学说等重要的辩证法内容。中国古代辩证法以巫史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渊源,构成了一个引入注目的基本特征,使之与那种主要源于对自然的探求和逻辑的思辩的西方式辩证法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周易》又称《易》或《易经》,它是我国上古巫术迷信时代为适应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部巫术著作,也是上古先民遗留给我们的一部重要典籍,凡学古治经者都不能不读这部重要著作。人们之所以对这部书感到玄奥神秘难解,主要是在于它的宗教巫术性和由这种宗教巫术性所表现出来的一套特殊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在于古今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于古今语言文字的障碍,也在于它奇特而复杂的占篮方法以及后世各家对它的种种穿凿附会的臆说安解等。《周易》的主体和本质部分是“经”,亦即它的“八卦”、“六十四卦…  相似文献   

9.
张艳芳 《文教资料》2011,(24):47-4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尤其能反映出文化的差异。在德汉两种语言中,有众多的关于动物的成语或习语。十二生肖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德国文化中有何不同的代表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比较十二生肖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意义,从而反映出中德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及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周易》卦辞与史前文化有何继承关系,史前文化在没有文字时如何流传下来?本文就图腾崇拜卦辞占卜这一远古民俗现象,根据巫术歌舞“歌永言”和巫术传播神秘性、封闭性的特点,得出了远古文化以原始状态口头流传到文字出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从“黄”与“蓝”透视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乃至高无上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被奉为高贵之色的却是蓝色(紫色)。这种文化现象并非偶然存在的。从地理学意义上说,色彩的不同文化内涵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黄色与蓝色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感觉模式;色彩还具有行为学意义上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龟策列传》是《史记》中专门反映先秦两汉数术内容的篇章,体现了汉人对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占卜观念的理解。从《龟策列传》可以看出,汉人的占卜观念主要表现为延续先秦筮龟占卜方法,但龟卜渐趋衰落,而筮占更为盛行,且占卜思维抽象化和象数结合的趋势更明显;此外,出现了龟卜与日占相融合,但相较而言,汉代更重视日占。  相似文献   

13.
严君平哲学思想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严遵,字君平,西汉末年蜀郡成都人。“雅性澹泊”(《华阳国志·蜀郡士女》),“湛深玄默无欲”(《汉书》颜注引孟康语),隐居不仕。常卜筮于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著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利导之以善。”(《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对当时成都的社会风气、风俗有着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诗学重要理论概念的赋、比、兴,学术界多有误解,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赋、比、兴当是原始先民的思维方式的历史积淀,赋是一种绘声绘影的描写方式,比原于始祖善于相似联想的隐喻性思维,兴是积淀着原始巫术宗教刘秘象征内涵的一些“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15.
英语作为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体育等诸多领域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学好英语,国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没有认识到不同语言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没有认识到学外语的关键是学习外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因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本文通过思考,归纳出两种语言所体现的几点思维差异,以图引起英语学习者对思维差异的关注,并进一步认识到外语学习的本质是思维思维方式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修辞手段承载着很多文化信息。不同语言中喻体的选择必然会反映出立喻者的文化认知和思维方式。本文对比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喻体的选择与立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西广告语差异管窥张榕一“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①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赵之任先生在《语言问题》一书中曾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从史前就有语言,有史以来就有...  相似文献   

18.
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其语言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思维差异。思维差异反映着讲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来形成的语言倾向。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汉英两种语言亦不例外。本文拟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篇章布局等方面的影响着手,研究汉英思维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什么叫网络文化?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代表一种生存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做人方式等等。进入21世纪,一种以信息为标识和内容,以因特网为主要载体的崭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虚拟生存”或“网络化生存”方式,称为网络文化。它即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生存方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情感、行为、乃至思想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式。研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与教育问题,首先要弄清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因为…  相似文献   

20.
在日益多元的主体互动中,“我”与“他者”之间的交流表现为不同文化社群之间的互动。在文化间性思维的指引下,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碰撞和对话,跨文化传播才得以实现。文化间性不仅为不同文化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应用这一理论在解读全球化、“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互动,特别是跨文化传播中达成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意义,对于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研究,为我们分析和理解不同文化群体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了更多路径,这也将成为未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