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为了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我频繁出示本班学生的名字及他们某时刻在干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练习“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时,我继续呈现本班学生的名字及他们在某时刻相应地做什么,并要求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如:×××同学今天凌晨4:00梦见七颗龙珠。(4:00)×××同学今天早上7:20到校。(7:20)×××同学今天上午10:30出现头晕现象。(10:30)×××同学昨天14:00在上学路上看见两个小朋友打架。(下午2:00)×××同学下午5:35放学回到家。(17:35)××…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描述]一、呈现真实状态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里有两个图形(略),请大家先测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生:第一个图形是长方形,它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6×4=24(平方厘米)。生:第二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横的底是6厘米,斜的底是4厘米,面积是6×4=24(平方厘米)。(学生猜想一。)生:我测量了它的两条底,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面积是(6+4)×2=20(平方厘米)。(学生猜想二。)生:老师,我是先画了这个图形底边上的高,量出高是3厘米,底是6厘米,面积是6×3=18(平方厘米)。(学生猜想三。)教师在巡视时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采用了“…  相似文献   

3.
一次数学课,教师让学生用多种解法解答下题。如下图所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单位:厘米),面积为24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解题时,教师巡回检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有三种: (24÷3一4)×3÷2 24一(24÷3+4)x3+2 (24一4×3)÷2于是,在列这三种算式的  相似文献   

4.
例已知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0厘米,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0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一般解法:因为梯形的高与三角形ABD底边AD上的高相等,而根据题意得:三角形ABD底边AD上的高等于150×2÷20=15(厘米),所以这个梯形的面积是(20+30)×15÷2=375(平方厘米)。巧解一:因为梯形的高与三角形ABD底边AD上的高相等,所以BC的长度是AD的几倍,三角形BCD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面积的几倍,再把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答案,即梯形的面积是150×(30÷20)+150=375(平方厘米),或150×(30÷20+1)=375(平方厘米)。巧解二:由高…  相似文献   

5.
例在一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储水桶里,有一段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浸没在水中,当钢材从储水桶取出时,桶里水下降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解法1:这段钢材的体积就相当于桶里水下降5厘米的体积,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解。设这段钢材长为X厘米π×102×X=π×302×5X=302×5102X=45解法2:由于钢材底面积(π×102)是储水桶底面积(π×302)的19,而钢材体积相当于储水桶中5厘米深的水的体积。当体积一定时,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所以钢材的长度应是水所降低的深度(5厘米)的9倍,即5×9=45(厘米)。同学们比一比两种解法哪种简…  相似文献   

6.
制作材料:各种彩色线,彩珠、彩球各6个。硬长纸一张,少量棉花,香药一小包(中药店有售)。 制作步骤:(1)先剪出6×48厘米、3×15厘米、3.5×21厘米硬卡纸各1条,再剪出2.5×15厘米硬卡纸3条。按图一所示,每条画成8等份,画好虚线  相似文献   

7.
陈平 《山东教育》2005,(34):41-41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1)6+6+6+6+6写成乘法算式是(),积是()。(2)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3)5的4倍是(),()的7倍是56。(4)1米=()厘米。(5)在○里填上“<”、“>”或“=”。60厘米○1米2×7○146×7○322×8○7+88+1○2×436+54○46+440×9○9+17×8○6×9(6)()×()=72()×()=215×()=454×()=44×6=()×()56+25=9×()(7)用卡片2、3、4能摆成()个不同的两位数。(8)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9)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10)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打“"”…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2.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掌握图形转化的思想方教学实录师:(先出示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如图1)它的面积怎样求?2005-7.8辽宁教育103教参课堂实录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6×4=24(平方厘米)。师:(又出示一个边长为6厘米、5厘米和高为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图2)它的面积怎样求?生:(思考片刻)有些学生开始认为是邻边相乘:6×5=30(平方厘米)。师:你是怎样想到的?生:因为长方形的面…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 (人教版 )第十二册第 57页第 7题:计算下面图形所示零件的体积。 (图中单位:厘米 )  课堂上解答此题时,除了几个同学未能做出外,做出的同学几乎都采用了 3. 14× (15~2- 10~2)× 34+ 68× 50× 16这种解法,唯独袁平同学例外,她的算式是 3. 14×( 15~2- 10~2)× 34+ 68× 50× 16- 3. 14× 10~2× 16。面批时,我毫不犹豫地给她打了个“×”,她满脸疑惑地拿着本子离开了。  一周后,袁平同学捧着一个木质模型和作业本找我,说她那天的解法是正确的。难道班上其他同学的解法都错了,我开始…  相似文献   

10.
我有幸听了一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新授课,这堂课富有艺术性的巧妙结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在课结束前,老师出示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请大家算一算这个纸盒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作业本上算) 生1:10×5×2+10×4×2+5×4×2=220(平方厘米) 生2:(10×5+10×4+5×4)×2=220(平方厘米) 师:(再拿出一个相同的长方体纸盒)如果把这两个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合拼在一起(沿长的方向连接),大家想想看。这个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1:220×2=440(平方厘米)。生2:440平方厘米。生3:440平方厘米。多数学生对此答案表示赞同。生4:应该是420平方厘米。(只  相似文献   

11.
等积问题是指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的两个形体之间的有关问题。这类问题在计算上很麻烦 ,学生很容易出错。下面举一例来说明是如何引导学生计算的。例 有一个圆柱钢锭 ,底面半径是 3 0厘米 ,高是 40 0厘米。要把它锻压成横截面半径是 5厘米的圆柱钢材 ,求锻压成的钢材长是多少米 ?一般解法 :3 .1 4× 3 0× 3 0× 40 0÷ (3 .1 4× 5× 5 )     =3 .1 4× 3 0× 3 0× 40 0÷ 78.5     =1 1 3 0 40 0÷ 78.5     =1 44 0 0 (厘米 ) =1 44 (米 )这种解法大多数学生会计算 ,但多数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创新解法 :(1 )算术…  相似文献   

12.
一、计算0 8×0 04=  710×23=  1+2% =1999+904=316÷14= 0 6÷0 4=35×421= 1-2÷3= 179÷2 5÷4=45×0÷712=     47+12-47=(18+34)×4= 98×102=二、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1)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 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心、直径与半径。(2)画一个 120°的角。(3)量一量,右图中半圆形的直径是(   )厘米。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三、填空(1)我国第 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已达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这个数写作 (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并保留一位…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三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如图1),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这道题初看觉得有点难度,不知从何着手。经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解题方法。解法一:我们可以先用24÷2=12(厘米),求得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那么,图中小长方形的三条宽的和与小长方形的长相等。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小长形的图1宽为:12÷(3+1)=3(厘米),正方形的边长为3×3=9(厘米),正方形的周长为9×4=36(厘米)。解法二:我们还可以用"切割法("如图2),把一个小长方形分成三个相等的小正方形。根据已知…  相似文献   

14.
[题1]有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卡纸,用它做一只深是5厘米的长方形无盖纸盒(焊接处和卡纸的厚度不计),求出做成的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解法一:在四个角上剪去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沿虚线折起来,就成了一只高为5厘米的纸盒(如图1),纸盒的容积是:30×10×5=1500(立方厘米),这种方法有部分卡纸浪费了。解法二:把①、②两处剪贴到图的左边A、B处,然后沿虚线折起来(如图2),这种方法卡纸充分利用。这时纸盒的容积是:35×10×5=1750(立方厘米)。解法三:把①、②、③分别剪贴到图A、B、C处(如图3),然后沿虚…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第五册练习二十六第9题:“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1) 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 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解答时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求出了小长方形的周长再乘以2: (6+3)×2=9×2=18(厘米) 18×2=36(厘米)。针对这种错误我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加强了直观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让每个学生动手剪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并标上每条边的长度,先拼成一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数学问题,运用常规解法,会很复杂。如果能灵活思考,另辟思路,便会找出巧妙的解法。例1一块白色的正方形手帕,它的边长是24厘米。手帕上横竖各有两道红条(见图1的阴影部分),红条宽都是2厘米。求手帕白色部分面积?常规解法:白色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四道红条面积-红条重叠部分的面积),即24×24-(24×2×4-2×2×4)=576-176=400(平方厘米)。并移法:把手帕中的红条先并到一起,再移到一边(见图2),则手帕白色部分是一个边长为(24-2-2)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4-…  相似文献   

17.
拜读贵刊2003年第2期《数学课结尾的艺术》一文,深为龚祖华老师多样式的课堂教学结尾形式所叹服。但对第二种形式“讨论或结尾”中所举例子的正确性不敢苟同,现就个人的观点与龚老师商榷:文中举例为: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结尾时,提出问题:把一块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橡皮泥,切成相等的两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讨论并动手操作后得出了四种答案:(1)沿着6厘米的棱的方向切开,如图(1)(1)表面积增加6×4=24(平方厘米);(2)沿着5厘米的棱的方向切开,如图(2)(2)摇摇表面积增加6×5=3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8.
我们遇到的证明题 ,常常用文字及数学符号进行叙述 ,表现了数学严密的逻辑性 .但是下面这些问题的证明除了可以用严格的逻辑证明外 ,用图形证明也不失一种直观、有效的证明方法 .问题 1 证明 14 + ( 14 ) 2 + ( 14 ) 3 + ( 14 ) 4+…= 13.证法 1:如图 1示图 1       图 2证法 2 :如图 2示 :问题 2   12 + 2 3 + 33 +… +n3 =( 1+ 2 + 3+… +n) 2 .证法 1:如图 3示 :图 3       图 4说明 :4× 1× 12 + 4× 2 × 2 2 + 4× 3× 32 + 4×4× 4 2 + 4× 5× 52 ={2 × ( 1+ 2 + 3+ 4+ 5) }24 × ( 13 + 2 3 + 33 + 43 + 53 ) …  相似文献   

19.
五年级期中考试时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切开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大多数同学的解法是:(10×5×2+10×10×2+5×10×2)×2-10×10×6=200(平方厘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解法却与众不同,他的解法是:10×10×2=200(平方厘米)。阅卷老师却认为他的解法没有道理,结果相同实属巧合,于是判为错解。当试卷发下去以后,那位同学找到阅卷老师,说老师判得不正确,并阐述了他的理由:根据题意可知: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原来这个正方体面积就是切开后两个长方…  相似文献   

20.
静电实验。一般很难获得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漏电和获取较多电量的问题很难解决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静电场的几个常规实验进行了初浅的研究,并着力于起电与绝缘材料的探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一、获取较多电量的问题。包装用的普通白色泡沫塑料(以下简称塑料)是一种取材方便、起电容易的材料,可以用它来做起电盘。具体做法是,根据需要加工两块长方形(例如尺寸为20厘米×5厘米×4厘米)的塑料块。将其中的一块用尼龙布(的确良布也行)或普通的塑料纸包好(要平整),然后将两塑料块轻轻地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