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吉路 《北京档案》2004,(3):49-49
半个世纪里,长眠在地下的201位50年代白色恐怖受难,只靠一座座矮小粗的碑石标明他们的所在及姓名。这些碑石早已被泥土和杂草掩埋,刻上的姓名模糊不清,有的难以辨识。与曾梅兰同在过一间牢房的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台北分会会长林丽锋,组织人们挖掘,找到80多座墓,其中包括汪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22日《解放日报》报道:英国皇家税务及海关总署在邮寄过程中丢失两张重要数据光盘,其中包括约2500万人的个人资料和银行信息。这意味着英国6000万人口中,有近一半人面临受欺诈的危险。被丢失的这两张光盘里面记录着英国所有拥有16岁以下孩子的家庭的详细情况,包括他们的姓名、出生日期、住址、国民保险账号及相关的银行账号等。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1月的一天,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领着两个老同志到保山市档案馆,要求查阅1957年到1960年期间他们在德宏水泥厂工作的档案,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通过查阅,在保山市政府的档案里查到当时由德宏州劳动科统一填报的花名册里面有他们被精减下放的记录。通过姓名、家庭住址、年龄等信息的比对,可以确定是他们的档案,工作人员把查到的这份珍贵的档案复印给他们后,两位老人的情绪非常激动。带领他们前来查  相似文献   

4.
晓言 《中国广播》2007,(8):78-78
许多外国人的姓名与中国人不尽相同。他们有的名字在前,有的姓氏在前;有的习惯称姓氏,有的习惯称名字。在书写方面,中国人姓名(某些少数民族除外)都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而且是连写,中间没有间隔。大部分外国人姓名译成汉语时,名字和姓氏是不连写的,分开写的,中间都有间隔。这个表示间隔的叫做间隔号(&#183;),也有叫分读号或音界号的。间隔号在字身中间,印刷中叫中圆点,上下居中占一个字位置。  相似文献   

5.
报出姓名又何妨○杨湘彬做好事不留姓名者,一直是我们宣扬的对象,所以有的人就觉得做了好事留下姓名反而不光彩,有图名谋利的嫌疑。但事实上,我们宣扬的侧重点是一种仗义救人、助人为乐、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的雷锋精神,而不是某一个人。做了好事是为我们部队争了功,体现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当年雷锋在有人问他姓名时总是自豪的留下“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姓名”。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如果有留下姓名的必要,为什么不留下姓名呢?何况留下姓名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起码需要承担被人怀疑“图名谋利…  相似文献   

6.
本书作者对UFO(不明飞行物)的研究已有12年的历史。他曾采访了许多自称是被天外来客劫掠过的受害者。本书就是根据这些采访写作的。作者在本书中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名。作者与这些受害者的谈话有许多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母亲肖慧珠,今年已经89岁了,是一位退休工人。解放前,因为家庭贫困,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乡到上海来打工谋生,那时生活相当艰苦,根本没有机会进学校读书,俗话说"大字不识一箩筐",被称为文盲,文盲在旧社会还常常被人称为"睁眼瞎"。但是后来得以脱盲,能写一些包括姓名、住址等简单的文字,有的还能看书读报,写短信,这一切都得益于解放以后  相似文献   

8.
1982年云南《奥秘》画刊第5期刊登了《猴子报案——一个真实的故事》,随后各地报刊包括山西日报、太原日报纷纷转载,成为当时一大“奇闻”。《猴》文报道了耍猴人被杀后,猴子截车报案,其报案情节很离奇,但通篇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地点,没有凶手和被杀者的姓名。我根据文内提供的唯一线索——发案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给该州中级法院去信,询问有无此事。经过他们5个月的查证,  相似文献   

9.
京华时报,2012年2月28日A14版刊发《合肥警方通报少女被毁容案》,其中公布了嫌疑人姓名是陶汝坤、受害人姓名是周岩,同时还刊发了周妈妈给周岩涂药膏的照片,曝光了周岩的图像。我们认为,合肥少女被毁容案被媒体炒得  相似文献   

10.
周健萍 《东南传播》2016,(5):157-159
汉字的博大精深,起名成了一门学问,姓名是每一个个体的符号,汉语的姓名有着一份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寄托。作为媒体和受众交流最前沿阵地的代言——主持人,他们的姓名包装大有学问,审慎思考并准确把握主持人的姓名符号,对传播效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人的姓名是南姓、名、父称三部分组成.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上,组成俄罗斯姓名的三部分不是同时出现的.最早形成的是名字,随后是父称,最后才有了姓氏.据文字记载,俄罗斯人在14世纪才有了姓.最先有姓的是王公贵族,他们的姓形成于14至16世纪中期.地主的姓形成于16至17世纪,而市民(除有名望的商人外)的姓到了19世纪没有完全确定,神职人员在18至19世纪上半叶才有了自己的姓.大部分王公贵族的姓与他们的领地及出生地有关,例如,姓"舒伊斯基"的贵族的领地在舒亚城和舒亚河一带.古时.多半俄罗斯人没有姓,所以同名的人很多.据史料记载,人们是用父称和绰号来加以区分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英国出版家协会出版的“1989年书业年鉴”的统计数字,英国人把读书作为消遣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1986年,在被采访的人们当中,有将近60%的人说,他们在上个月读过书。而在1977年,被采访的人们当中,只有54%的人说,他们在上个月读过书。英国人常把读书作为下班后的空闲时间里的一种消遣活动。英国人在夏季比在冬季更加喜爱这种活动。在夏季,被采访的英国人之中,有53%的人说,他们把每周下班后的一部份空闲时间  相似文献   

13.
当电子邮件最初问世时,互联网还是一个很友好的地方。 大多数用户是研究人员,他们对使互联网很好地运行有很大的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相互认识,事实上,当时存在一个印刷在纸张上、重量不足2磅的所有网络用户的目录,其中包括他们的姓名、实际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中国正式开放跨国收养至今,已有超过10万名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收养。其中,90%是女孩。如今,至少有3万名在21世纪之前被收养的孩子,已相继成年,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回到中国,寻找与他们血脉相连的人,和生命里看不见的密码。十几二十年前,当国外的家庭接住了这个被命运抛出的生命时,也同时剪断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基因。而这个血液里的基因密码,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他们身上,“我是谁?”“来自哪里?“该到哪去?”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需要被认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我国科技文献的对外交流和各类人员出国机会越来越频繁。人的姓名在各种对外交流中总是必须涉及的问题之一,如出国人员办护照,自然科学论文的外文稿(主要是英文)等,都存在签名或署名的问题。以前,我国人的汉语姓名拼写一般用拉丁字母按韦氏音标拼写,姓和名的前后顺序也不统一,比较混乱。这主要是当时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拼写方案,受外国人姓名拼写或各地方言的影响较大,因而,可以想象,汉语姓名的拼写形式自然是杂乱无章的。1974年5月,国务院  相似文献   

16.
1983年夏天,我应《经济参考》之邀,到芜湖参加他们一个会。新华社安徽分社的同志尽地主之谊,帮助张罗会务,其中之一是田学祥同志。他跟宾馆的上上下下,包括服务员和厨房大师傅,都很熟,老张小李,叫得出姓名来,有话说。会后我们一同上黄山,一路上他熟门熟路,我也沾了光。记者被称为跑腿的人,应当勤于跑腿,应当交游广阔。上下左右,三教九流,都能见面熟,谈得来,交上朋友。于是消息灵通,活动便利。我曾经长期当记者,这一点很不如他。闲谈中还知道,他没有上过多少学。1960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春节期间,我邀请5位家住北京的中学老同学到我家聚会.我与他们这次相见,是从中学毕业后,五十六年来的第一次相见,可以说除了姓名,对每个人都是陌生的.然而,当大家传看着当年的老照片,回忆起少年中学时光,继而又围着饭桌即兴唱起久违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陌生感便一扫而光,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六年前在吉林省一个小县城中学读书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何谓“网民”,凡通过电脑使用互联网,在网上活动的人,便可获此殊荣。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多如过江之鲫。他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决非一个利益共同体,也非职业、智力和学识意义上的同层群团.但是“网民”却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组成,尽管你看不出他(她)的年龄、姓别、高矮、胖瘦、职业、性格,甚至连姓名都云山雾罩。他们总是站在幕后,让你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朝日新闻》一名记者为搞到独家新闻,私访被关押在东京拘留所的三浦和义先生。按规定,被拘留人一律不准会见记者及其他亲属。这位记者便在会客单的职业一栏中填写了“主妇”一词,得以会见三浦。随后。她没有向三浦先生透露姓名便进行了采访,又将采访得来的材料写成报道,刊登在1990年6月16日的《朝日》周刊上。为此,三浦先生到法院起诉朝日新闻社和《朝日》周刊的现任总编,并要求赔偿损失费  相似文献   

20.
我以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项目委员的身份,亲历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 悉尼奥运会的准备工作也是一波三折。申办奥运的那个班子在申办成功后被整体取代,不是他们不愿意干,而是不让他们干了!其实这些人也没有白干,因为在申办奥运会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的工资待遇颇为不菲。而且,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也得到增值,后继申办奥运会的城市,不少都会以更高的薪酬聘请这些“成功者”为他们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