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与清朝皇帝的礼仪关系在历经一个世纪的演变之后最终形成达赖喇嘛向清朝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的历史定制,其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特征也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表明:达赖喇嘛与清朝皇帝关系的实质主要是政治上的隶属关系,而非宗教上的檀越关系。  相似文献   

2.
青海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有100余座,主要分布在藏、蒙古、土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还因政教合一制度,成为一个地区的政冶、文化和经济中心,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青海现存的藏传佛教寺院多修建于明清时期,翟昙寺与塔尔寺是其中的伎假者。翟昙寺藏语称“卓仓多杰羌”,意为“乐都持金刚佛寺”,位于乐都县程是乡政府所在地,距省会西宁约85公里。公元1392年,明王朝为加强对河煌流域和柴达木地区的统治,为著名僧人三利(三罗藏)拨款,后又派宦官主持修寺,经洪武、永乐。洪熙…  相似文献   

3.
吴平 《华夏文化》2004,(3):28-29
藏传佛教及其寺庙垄断了藏族地区的文化知识,作为藏区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藏传佛教及其寺庙凭借青藏高原雄奇壮美的人文地理环境,创造了民族风格鲜明、灿烂辉煌的藏传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4.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王文承,陈军民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绝,在其历史进程中有古今之分。"古"指民族的古代文化,即传统文化;"今"指民族的现代文化(近现代文化)。传统文化相对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体文化或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现代文化来...  相似文献   

5.
职业道德建设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唐永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加强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思想道德建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人们不能割断历史,在"废墟"上建设伦理道德。因此,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法性,“法”,一切现象、存在。“性”,真实不变的本性。“法性”是指现象、存在的本性和本质。印度大乘佛教认为,法性是空,即一切现象。存在都是空无自性的。在中国传统观念的熏陶下,中国佛教学者对于“空”的理解往往偏离印度佛教,东晋慧远认为,一切现象的本性都是实有的,并把这种实有的本性与人的精神、灵魂结合起来,为阐明众生轮回转世的主体和修持成佛的根据提供本体论的论证,慧远的观点受到当时的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的批评后,中国佛教学者又转而强调法性是真理之所在,法性即是真如本体,并进而将这种真如本体与众生主体合而…  相似文献   

7.
试论庄子的价值哲学刘兴邦庄子的价值哲学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中最具理论特色且影响深远的价值哲学形态。庄子在继承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既有别于老子,又有别于儒家的价值思想体系。"道"是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它是自然的本体,又是人格...  相似文献   

8.
巴蜀地区是藏传佛教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藏传佛教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隋唐时期,在与苯教的碰撞与交流中,四川藏区的藏传佛教也在白诺扎那等人的弘扬下流传开来.朗达玛灭佛后,四川藏传佛教的发展成为卫藏地区乃至整个藏区佛教复兴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武举制度管益农武举制度的创立中国的科举制度,发端于隋代。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揭开了中国科举制度史的第一页。武举作为科举之一目,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据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记载:"长安二年,教人习武艺...  相似文献   

10.
雄壮马头琴     
会哭的乐器,一定是能够打动人的乐器。初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的“内蒙古长调和马头琴”音乐会上,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所率领的“野马马头琴艺术团”的出色表演,令北京观众充分领略了马头琴的独特艺术魅力。齐·宝力高说:“马头琴是民族乐器中解放弓子的乐器,与其他乐器不同的是其琴弦的振动力,就像人的心脏一样,向外扩张。拉空弦时,其音就像刚降生的婴儿的啼哭。”从小活佛到马头琴演员1944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是龙抬头的日子,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拉胡少村的老活佛齐根德扎布家又诞生了一个男孩,这是他的第18个儿…  相似文献   

11.
大雅大俗     
大雅大俗姜伯勤我读了《华夏文化》1994年第2期,感受到一种"雅俗共赏"的清新的风,迎面扑来。《华夏文化》继承了五四以来读书界的一个重要但不一定很为人注意的传统:由雅人深致的学问家给青少年说经典、谈文心。回想我青少年时期以来,一直仰慕人文科学的读物和...  相似文献   

12.
浅析孔子之“义利观”吴娅茹一、"重义轻利"的最高原则孔子在义利关系上的基本观点是礼义为先,利欲为后,他把周礼奉为至圣法典,主张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则以及据此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和观念,因而人们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也都渗透了封...  相似文献   

13.
儒家价值观具有普适性。儒家价值观的普适性是指儒家价值观所具有的普遍适用的性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如"仁者爱人"、"义而后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民爱物"等,无论对于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世界,都具有其普遍的适用性。儒家价值观有无普适性乃是儒家观念能否继承、能否推广的根据。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派系有宁玛派、噶举派、噶党派(老黄教)、萨迦派。及至十五世纪初叶,宗喀巴创立格鲁派(黄教),此后噶党派并入格鲁派。此四大派系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天。藏传佛教的东传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先是从青藏高原北向传入西夏,对西夏文化影响甚大。佛教是党时西夏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国家设有管理佛教与僧人的机构,社会上僧人数量很多,据载,仅一次佛事活动即发愿度党项、汉、吐蕃僧人三千人。吐蕃僧人很受尊崇,有的吐蕃僧人被封为“国师”、“帝师”。同时,藏传佛教也还北传至当时的辽、金,但对内地…  相似文献   

15.
媒人略说     
媒人略说陈绍棣中国古代实行私有制和宗法制。要保证私有财产由自己的真正后代来继承,就要保持嫡长血统的纯正。要保持嫡长血统的纯正,就要维护女性的清贞,就必须防淫佚。为此,实行"男不亲求,女不接许"的原则,即不允许男女青年直接接触,自由恋爱。《礼记·婚义》...  相似文献   

16.
《周易》的兵法姜国柱自古以来,《周易》就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和称颂,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思想"致广大,尽精微",影响百代。本文只就《周易》的兵法,作粗浅探析,以就教于方家。综观《周易》的兵法,主要有以下诸端。一、兵为大事,重战习武人类为...  相似文献   

17.
擦擦名称考     
李翎 《寻根》2005,(1):79-82
在藏传佛教的供养造像中,擦擦,通常指的是一种混制小佛像,也有将各种塔形(包括立体和平面的)称作擦擦。  相似文献   

18.
袁明章 《寻根》2011,(2):75-77
河西走廊遍布广漠戈壁的墓葬群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久远的继承关系,内涵丰富、意味隽永的彩绘图案,形成了现存河西棺板艺术的主体格调。在河西汉族土葬中皆用棺板,棺板包括"棺"和套在其外面的"椁"。  相似文献   

19.
上古服饰文化三题姚敏杰一相传黄帝时已经发明了衣和裳。《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说:"(黄帝)时,有臣胡曹造衣,臣伯余造裳"。据《释名·释衣服》:"凡服上回衣。……下曰裳。"专家们认为,黄帝时代的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对后世服饰形...  相似文献   

20.
唐君毅先生对清代学术文化精神之省察唐亦男(一)前言"哲人其萎矣!"接到第二届"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召开的通知,才警觉到时间的迅速,距离1988年第一届"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已经七个年头,那次是法住学院为纪念唐先生逝世十周年所举办的学术会议,并由牟宗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