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段可勤 《大众科技》2005,(12):52-53,71
糖产业是云南省的重要产业,在云南若干主产糖地区更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文章论述了云南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等问题,指出可以应用多赢互惠、合作共享等供应链管理方法和思想,把云南糖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
云南作为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地区,近些年来化石能源的消费需求仍然较大,高能耗、环境保护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云南的经济发展.文章阐述了云南省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 2005-2015年云南省能源碳排放量,预测了 2016-2025年的碳排放趋势,分析归纳影响碳排放的3个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减少碳排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结合2011-2016年云南省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数据和对云南省新材料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推动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石油、天然气严重缺乏。云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在云南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中整合了省内几家大型煤化工集团,如何解决好云南煤化产业供应链物流管理问题,使整个供应链畅通无阻,就成了当前云南煤化工企业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云南省煤化工产业物流现状的分析与诊断,并结合物流一体化理论,提出云南煤化工产业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简介,重点就世界澳洲坚果的主要产区——云南省的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精准扶贫、建立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及市场主体培育等几个主要方面尝试探讨了推进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实现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路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卫明 《金秋科苑》2010,(23):56-58
一、"十一五"油橄榄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政府批准了《云南省油橄榄产业规划》,并规划在金沙干热河谷凉冬地区种植油橄榄8000亩。永仁县油橄榄产业化基地,由云南绿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头企业承担,云南省林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永仁县莲华乡荒山(金沙江典型的干暖河谷区),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云南省第一个二千亩连片的油橄榄基地。  相似文献   

7.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是能源领域的未来之星。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规划和发展氢能产业,为此,云南省作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氢能发展是云南省发展能源第一支柱产业的关键,文章针对云南省培育发展氢能产业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坚果之一。云南省具有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发展澳洲坚果产业,既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对促进边远山区、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实现决胜小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9.
作为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蚕桑产业对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弱、产业科技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约,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仍然不足。针对云南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科技创新需求,需从创新蚕桑产业体制机制、构建蚕桑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蚕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个方面着力,促进云南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减排降碳任务也十分艰巨。发展低碳经济是我省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针对云南省产业发展、能源生产与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分析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从能源、科技、产业、思想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对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国民经济用水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严婷婷  贾绍凤 《资源科学》2009,31(9):1522-1528
本文运用水资源投入产出法对河北省国民经济用水进行了定量分析.将传统投入产出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取水和排污数据相结合,建立了河北省2002年水资源投入产出表,从取水和排污角度对河北省各部门用水特性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认为河北省国民经济用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用水总量大、效率低,石油化工等重工部门污染严重;进而,以水资源投入产出结构为基础,结合线性规划和AHP法,对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用水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制定了四套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建议,可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建立新的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在内的1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从完全消耗系数、完全分配系数等指标对江苏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投入产出表列方向推导出新的列结构分解分析模型,据此探讨了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研究与实验发展业的资本、劳动、社会服务与企业管理等生产要素促进了经济增长,分配系数变动则阻碍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陈伟达  金立军 《软科学》2009,23(10):17-22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运用国民经济核算司最新统计的全国30个省、自治区2002年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生产者服务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比了东、中、西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各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相互发展情况,得出东部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最融洽,中部次之。东部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依赖程度最高,西部高于中部。全国生产者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其他行业拉动作用最大,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最强。东部地区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强;中部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相对较大,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制约较强;西部地区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影响力系数高于西部平均水平,而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经济发展制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论云南绿色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白滇生  彭靖里 《软科学》2003,17(3):69-73
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是云南省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云南省情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本文对云南省发展绿色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作用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文章指出,在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晓芳  赵恒志 《科学学研究》2006,24(Z2):463-466
提出优势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准则,对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进行比较,建立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运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采用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徽省现阶段优势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辽宁省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16年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17家样本企业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样本企业中只有少数达到了投入产出效率最优,大部分企业仍存在规模效率无效或纯技术效率无效,或者二者同时无效的情况。最后针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冗余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18.
潘航 《科教文汇》2014,(30):217-218
在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期消除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产业贸易量也越来越大,各区域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间产业经贸交流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达到了区域间产业经贸交流的双赢如同国际贸易一样,一国区域之间产业经贸产品的结构也同样存在着合理性问题。探讨区域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本文将通过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各区域之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的合理度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构建区域海洋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2012年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沿海各省份的优势和差异,对提升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