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政经资讯     
话语"GDP曲线与睡眠曲线之间有着惊人的关联度:GDP走高,睡眠值走低;GDP走低,睡眠值走高。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7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都曾由于经济的飞跃而兴奋得睡不着,现在轮到我们了。"  相似文献   

2.
大辩论     
烸铂 《档案天地》2011,(12):14-17,13
“大辩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它与“大鸣、大放、大字报”共称为“四大”。“大辩论”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派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泛滥.并被写入宪法。“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还继续享有合法地位.直至1980年被废除。  相似文献   

3.
饶亚 《出版参考》2009,(18):46-46,38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并称“金砖四国”。2008年,巴西拥有1.8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16650亿美元,人均GDP 8800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居前列。但是,巴西出版业的发展却明显逊色于其整体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曾出现长达十年的衰退,直到巴西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措施之后,才逐渐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高歌猛进后,中国报业进入了“滞涨期”,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同时,而报业广告投放总量增幅年年走低,2005年更是第一次出现报纸广告的增长率低于GDP的增长率,广告经营的下滑使报业业内人士惊呼“:中国报业的冬天到了!”。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一直在利用广播,对大陆展开所谓“攻心战”。据悉,在那个年代,台湾当局不仅利用广播对大陆民众“攻心”,还借助广播指挥潜伏在大陆的特务。作为反击,大陆对台广播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物馆》2009,(3):120-120
由中国美术馆与台湾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于2009年5月23日在台湾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持续至6月28日。该展展出了大陆与台湾各29位艺术家,共58件(组)作品;创作者出生年代自30年代至80年代,展出作品呈现两岸当代艺术在“讲·述”主题下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光明 《新闻三昧》2006,(5):45-45
“年代”不指具体一年3月19日上海某晚报B5版《老费的小屋》一文配发了数幅照片,其中一幅当代作家张抗抗的照片的释文是这样的:“摄于1980年代”。年代一指较为久远的时代或时期,如抗日战争年代,过去黑暗的年代等;一指每一世纪“十年”,如1990年-1999年是20世纪90年代。上述“1980”已指明了具体的这一年,就不可称之为“1980年代”。应是“二级医院”4月2日上海某晚报A10版《九亭地区看病入学难》中:“……九亭地区前两年投资的一所两级医院楼房已经造好,现正与市内一些大医院洽谈,落实合办事宜。”这里“两级医院”的说法不对,应是“二级…  相似文献   

8.
张惠卿 《出版史料》2007,(3):115-118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由于曾经实行的封闭的文化禁锢政策,广大知识界对外部世界的许多情况和信息了解得实在太少了。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为了配合国际反修斗争的需要,由中央指定的几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批内部发行的“反面材料”,即所谓新老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的著作。根据封面颜色,统称为“灰皮书”或“黄皮书”。  相似文献   

9.
度过了1960年代中后期的喧嚣,整个70年代,中国进入一个相对郁闷的年代。折腾了五六年后,“文化大革命”虽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意思“搞两三年”就及时刹车,但“文革”初期热情或不热情的投入者,开始被政府有意识地发配各地:那些在党和国家身居高位的人因林彪的“一号令”被遣散外地一文化界的“牛鬼蛇神”被发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而十七八岁的最热情的投入者,则被一场“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10.
徐恕(1890—1959),字行可,号疆言多,武昌人,近代名收藏家。1907年留学日本,次年奔弟丧回国;上世纪20年代执教武昌华公书林,讲授版本、目录学;30年代曾执教北京辅仁大学、中国大学;50年代曾任武汉政协委员、史馆员、中国科学院客座教授。一生躬行藏书为治学,自题书斋“箕志斋”、“藏棱庵”、“知物论斋”。  相似文献   

11.
在娱乐形式多样化和媒体整合形势日益凸显的今天,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扁平化作为一种趋势已经不可抗拒。它突出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传统的黄金时段节目收视率的不断走低,另一是次黄金时段的节目收视率有所走高。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则是一个蹊跷的时代.“有如两场大戏之间的过场.有如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夹缝”,但却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年代,他们自80年代直至今日仍然在社会上发生着影响,尽管影响深浅可以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一律以灰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等单一色调作书衣,时人称为“灰皮书”、“黄皮书”等。“皮书”的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堪称奇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4.
1960年代,北京最为活跃的两个地下文艺沙龙,一个是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组建的“X社”,另一个便是张郎郎组建的“太阳纵队”,曾被称作是“中国文艺复兴最初的梦想”。只是在特殊年代里,对自由与美的追求亦是一种罪。  相似文献   

15.
厚报时代的晚报副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进入大幅扩版的时代,厚报时代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从“单一报种”到“多报种”再到目前的“厚报时期”,中国报业开始  相似文献   

16.
高信 《出版史料》2009,(3):66-68
2009年6月26日,当代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辞世,终年九十三岁。丁聪30年代成名,五六十年代历经磨难,晚年则精神焕发,创作勤奋,成果累累,在美术和读书两界,都享有盛誉。据报载,丁先生生前曾有遗嘱“不留骨灰不搞仪式,普通画人就普通离去”。一位七十年间手持犀利的漫画之笔,痛斥时代积弊的画家,参透世事,风骨卓然,真令人感佩不置!“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小丁”先生一去,中国老一代的漫画大家,仅馀凤毛麟角矣!  相似文献   

17.
杨士琪是谁?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影坛发生了著名的“削苹果事件”。杨士琪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显然充当了“正义先锋”的角色,她一夜之间成为新电影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吴婷 《新闻知识》2006,(3):77-78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衍生于“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是7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批判性研究的产物。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早期学者们从政治、经济等制度语境下进行研究;至上个世纪90年代,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用文化的话语分析“媒介帝国主义”,他否定了现代  相似文献   

19.
随着80年代的到来,话语的暴力代替了身体的暴力。从王朔本人的行为上看,自80年代到现在,有一个从“撒野”到“撒泼”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我馆期刊使用“年代法”排架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馆采用了一种排架方法。我们称它为“年代法”。因为这种排架方法先按年份次序排列,在同一年份的刊物中再按《中图法》类目排列,故称为“年代法”。我们选用这种排架方法主要是:根据我馆书库紧缺。这种排架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刊物排列密集、占用书库空间面积小,不需留空位,节省大量书架。从我馆多年的实践证明,“年代法”排架方法实用性强,既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