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不点鱼     
平静的大海泛着淡淡的波光,大鲸鱼甩着尾巴在他的领地里巡逻。突然,他发现一条小不点鱼在自己的领地里嬉戏。大鲸鱼悄悄地靠近小不点鱼,张开大嘴,几颗尖尖的牙齿在水中泛着绿光。“啊呜——”,小不点鱼被大鲸鱼一口吞了下去。为了庆祝消灭了这个小小的入侵者,大鲸鱼钻出了水面。啊,刚下过雨,好新鲜的空气啊!天边还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咧。大鲸鱼长长地换了口气,空中顿时绽开了一朵美丽的水花,开得好  相似文献   

2.
“定+(所+动)”不能准确地反映“名+所+动”的结构关系;名词不可以做“所+动”的定语,“所+动”亦不可以独立为“所”字词组,更不可以为名词所修饰。“名+所+动”应是一个主谓结构加入“所”字的“主+所+谓(动)”式的“所”字词组;“主+所+谓(动)”是先秦书面语中“所”字词组的两种基本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定+(所+动)”不能准确地反映“名+所+动”的结构关系;名词不可以做“所+动”的定语,“所+动”亦不可以独立为“所”字词组,更不可以为名词所修饰。“名+所+动”应是一个主谓结构加入“所”字的“主+所+谓(动)”式的“所”字词组;“主+所+谓(动)”是先秦书面语中“所”字词组的两种基本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考察湖南境内湘语九个方言点的“V+X+N(L)”结构类型和地理类型。湖南方言“V+X+N(1,)”的类型共有四种,除了普通话中常见的句型“在+N(1.)”、“V+到+N(1.)”外,还有“V+体貌助词州(L)”和“V+体貌助词+在+N(1.)”。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对于“V+(P+N)”和“(V+P)+N”的比较研究,一直是困惑语法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这一难题直接影响到了语法教学的进行.本文试图通过对它们二者之间语法结构方面存在的历时性差异的比较,来进一步拓展思路,理清事实,进而为语法研究和教学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以促进语法研究、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鲸鱼的喉咙怎么会那么小? 我最亲爱的宝贝儿,从前啊,在大海深处,生活着一条大鲸鱼。他什么鱼都吃,海星啊、颚针鱼啊、比目鱼啊、鲽鱼啊、雅罗鱼啊、鳐鱼啊,鲭鱼啊、小狗鱼啊,甚至爱扭来扭去的鳗鱼啊,所有能在大海里找到的鱼都被他的大嘴吞下去了。  相似文献   

7.
运用不定方程组的特征以及整除的性质等初等方法,证明了不定方程y(y+1)(y+2)(y+3)=19^2k x(x+1)(x+2)(x+3)无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8.
《史记》中“所”字结构主要包括“名(代)+所+动”、“名1(代)+所+动+(之)+名2”、“名(代)+之+所+动”、“名1(代)+之+所+动+(之)+名2”、“其+所+动”、“其+所+动(之)名”等六种格式,这几种格式存在着三种共现情况。“名(代)+所+动”是主谓结构里面加助词“所”,而“名+之所+动”里面的“之”只是古人用来凸现说话重心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9.
试一试     
见过养鱼的,没见过养这么大鱼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鱼,鲸鲨到底是鲸鱼还是鲨鱼呢? A。鲸鱼B。鲨鱼C。既是鲸鱼也是鲨鱼  相似文献   

10.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而“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具有能做谓语和补语的句法功能:结构之间能够插入“的”;量词不能重叠;数词“一”不能省略;与“不”或“没(没有)”构成否定格式;能够用于“连……也(都)……”句式;结构在形式上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存现句的形式。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结构中量词具有的形象色彩;结构的消极意义;结构表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屡见不鲜,文章主要从(N)+V得+NP+VP句的缺省现象、焦点问题及其与语境的关系三个方面时此类句式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们可以说“函数f(x)=1/x在(-∞,0)上是减函数”,也可以说“函数f(x)=1/x在(0,+∞)上是减函数”,但不可以说“函数f(x)=1/x在(-∞,0)U(O,+∞)上是减函数”.  相似文献   

13.
形如x^2+(p+q)x+pq的二次三项式,常用分组分解法分解:x^2+(p+q)x+pq=x^2+(p+q)x+pq=(x^2+px)+(qx+pq)=x(x+p)+g(x+p)=(x+p)(x+q).当p=q时,这个二次三项式相当于完全平方式x^2+2px+p^2或x^2+2qx+q^2通过观察可知,二次项的系数是1,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一次项系数的规律是:常数项是正数时.  相似文献   

14.
“鱼”非鱼     
鱼类是一种用腮呼吸、卵生、用鳍游泳的水生脊椎动物。可是,在生物学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鱼”,如文昌鱼、桃花鱼、墨鱼、甲鱼、鳄鱼、鲸鱼、美人鱼、娃娃鱼等,这些动物虽也生活在水域中,且称呼冠以“鱼”字,但实际上并不具备鱼类的基本特征,不属于鱼类。  相似文献   

15.
“差一点+(没)VP”句式的逻辑关系和标记是与客观事实相连的,客观事实决定“差一点+(没)VP”句式的具体类别的选择及春逻辑内容。  相似文献   

16.
“(V+O1)+O2”(动宾组合+宾语)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使用日渐增多的一种语法现象,它在其特定的流行区域里,因其独特的语用价值而得以存在、使用和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7.
明中叶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不少由疑问代词“怎的”作选择后项的紧缩复句“(S)+VP+也+怎的”。作者认为在不同的语境下,此句法结构中“怎的”表现出多样性的语义特征:(1)询问;(2)虚指;(3)与“(S)+VP”相反的意义。作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近现代汉语赣方言中“怎”系疑问词作选择后项的紧缩复句,可能是由汉语自身发展而来;而近代汉语北方方言中这类句式则是蒙古语和汉语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小+谓词(词组)”这一结构中,一部分可以改变词性构成名词,还有一部分仍然保持其谓词词性不变。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小+谓词(词组)”这一结构中仍保持其谓词性的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小”在这一结构中的构成及作用,并通过调查发现这一结构目前主要用在口语当中,各语法小类的使用场合略有不同,在口语使用范围上也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来+V(P)”句存在两种不同的语义,其一表示连动义,成分间关系松散;其二取整体义,框架中不宜插入其他成分,“来”语义虚化(学界称“来2”),重音在“人称代词”。本文认为,“人称代词+来2+V(P)”具有构式地位,构式义与“责任”义有关。本文以人称代词“我”为例,考察了“我来1V(P)”句大量真实语料,认为“我来2V(P)”的典型构式义为言者主动承担责任,非典型语义表示言者对行为/话语权的宣示。其中,V(P)的语义特征受到构式整体义的制约。在构式整体语义中,“来2”是起关键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式屡见不鲜,前贤已经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克,通过从(N)、V、得、NP、VP五个部分着手,对此类句式的成分构成可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