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痛苦地挣扎。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趣教、智教,二是学生缺乏趣学、智学,教师教得无趣无智,学生自然也学得无趣无味。因而,文言文教学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取得良好成效,教师必须在"趣"字和"智"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刘甦 《考试周刊》2014,(65):37-37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初中也肩负着为文言文打基础的重要责任,而文言文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现有生活环境越来越现代化,时代间差异造成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导致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难题。作者以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身份,分析现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此提出改进建议,推进初中学生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生个人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教"与"学"中存在很多误区。要改变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可以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采取一系列策略改进文言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学生都觉得文言文很难学,教师也觉得文言文很难教。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万事开头难,而兴趣则是开好头的最好法宝。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好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营造有趣、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总是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语文素养,是在综合素质培养的现代化课堂中顺应新课改的结果,可以让中学生通过文言文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文章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策略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初中文言文教学。实际上,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一直不容乐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目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1.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灌输讲解。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关注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古代文明的体现。本文通过简介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和意义,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措施,希望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杨素玲 《语文天地》2011,(24):35-3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可以使他们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尽管文言文教学有诸多好处,但在现实情况中,文言文教学却是教师教起来压力大,学生学起来苦的恼人状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不能结合现实条件,拉近  相似文献   

9.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传承华夏文明。"优秀的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和艺术精华。长久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因其太过沉闷而陷入困境。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文言文教学要么讲解、诵读、积累,要么实词、虚词、句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主体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被动接受,枯燥记忆。教师枯燥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抄写、背诵与练习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特征,使本应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变成一种格式化和僵化乏味的呆板活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展开,初中文言文教学呼唤着打破沉闷,冲出困境。一、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弊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常规教学,往往按照文言文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89):51-52
文言文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的最终成果。为了突破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作用,树立明确的教学目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最终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简家艳 《考试周刊》2014,(44):53-53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个难点。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领悟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是相生相融的,从而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爱上文言文学习。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见解。一、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要求紧扣文章重点、难点,有梯度、有思辨性、有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对激发学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教师如何打造高效的文言文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很多语文教师所忧虑的。笔者就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改进途径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传统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一般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探索能力。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它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逐字逐句翻译,对号入座,并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而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是: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可见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师生都头痛的一大难题,这一现状也使得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进入了一条"死胡同"。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点"上寻求突破,如:明确文言文诵读的要求,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抓住文本的着力点,挖掘教材的生长点,以期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罗万明 《成才之路》2010,(20):40-40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约占四分之一,课程标准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较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捷径”.使其能顺利过文言文这一关。我本人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陈世柱 《考试周刊》2009,(27):61-62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文史知识,积淀古代文化。但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尺度并高效施教.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一个传统话题.更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应该把握好新的课程标准,按照要求从熟读背诵、综合比较、寻找审美轨迹和增大课外阅读量等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要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作为语文教学需要思考文言文教学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初中文言文教学不可忽视的"语文"的源流思考,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一、高中文言文的"教"毋庸讳言,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总是不以为然的。"对‘教什么’‘学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认识模糊、理解偏颇或把握不当"的,大有人在。所以,高中文言文的"教",就是指教师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只要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有效实施"怎么教"。1.高中文言文"教什么""教什么",是由"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师必须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文言文,教师既应解"言",也应解"文",在提升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同时,落实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围绕"言文并重"理念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方法展开探究,以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好文言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文言文自身含蓄难懂、较为枯燥,让多数学生对文言文敬畏有加。于是,文言文教学是教师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推进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信息技术运用、知识迁移、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模式等四个方面,对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论题,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厚重载体,是古代精神文明的高度体现,初中是学生接触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由此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的学习困难,初中文言文教学因此成为教师关注的重难点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和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丰厚学生的精神世界,传承中华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