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iPad被如此看好 对于正在遭受新媒体及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传统纸媒--报纸杂志来说,ipad的问世似乎给它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在带领新闻集团寻求转型之路的传媒巨头默多克甚至这样说:"我相信苹果iPad将领导内容消费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纸媒是会否消亡的争论已好多年了,至今仍在探讨、争论中.在探讨这些问题时,往往很容易将"纸媒"、"纸媒产业"、"纸媒单位"混为一谈,这就很难理出一个头绪出来. 纸媒、纸媒产业、纸媒单位 各有自己的内涵 当iPad出现之时,纸媒业界曾出现一阵狂欢,就连美国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鲁伯特·默多克也对纸媒转型中因iPad的出现而感到欣慰.他曾说过iPad"可能会拯救纸媒业,因为你不需要耗费纸张、墨水、印刷和运输".  相似文献   

3.
彭丹 《传媒观察》2012,(2):42-43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受到严峻挑战。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兴起,特别是iPad与iPhone的风靡,客户端强大的直观体验功能,让正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纸媒看到了展现自我的希望。尽管同样缺乏盈利模式,但传统纸媒并未因此退缩,而是踊跃投身,一试身  相似文献   

4.
李铮 《新闻爱好者》2012,(22):65-66
平板电脑自2010年面市以来,持续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有人认为,它是传统纸媒的拯救者。本文以苹果公司的iPad为例,谈谈新技术给纸媒带来的变革。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声言,iPad的出现将拯救日显颓势的纸质媒体。iPad具有与印刷版类似的表现形式,又拥有纸质媒体没有的海量网络资源,既开辟了一个即时互动的交流平台,又比笔记本电脑更易携带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平板电脑自2010年面市以来,持续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有人认为,它是传统纸媒的拯救者.本文以苹果公司的iPad为例,谈谈新技术给纸媒带来的变革. 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声言,iPad的出现将拯救日显颓势的纸质媒体.iPad具有与印刷版类似的表现形式,又拥有纸质媒体没有的海量网络资源,既开辟了一个即时互动的交流平台,又比笔记本电脑更易携带和使用.如果传统纸媒能够很好地与以iPad为首的移动终端进行多媒体融合,将开辟出传统媒体发展的一片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梁旭丽 《今传媒》2012,(8):77-78
iPad平板电脑的出现和风靡使陷入困境中的传统媒体找到了一个新的展示平台,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趁势在iPad上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全新概念的电子报纸《日报》(The Daily),期望iPad能扮演传统报业的救星角色,"颠覆传统游戏规则",将报纸内容、iPad形态和付费阅读及新型商业模式融合于一体,完成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但缺乏精准定位、面临其它众多应用软件的竞争以及盈利模式实践难度大这些尚存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从而成功实现纸媒的"iPad转型"。  相似文献   

7.
程鹏 《新闻爱好者》2012,(11):65-66
<正>平板电脑自2010年面市以来,持续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有人认为,它是传统纸媒的拯救者。本文以苹果公司的iPad为例,谈谈新技术给纸媒带来的变革。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声言,iPad的出现将拯救日显颓势的纸质媒体。iPad具有与印刷版类似的表现形式,又拥有纸质媒体没有的海量网络资源,既开辟了一个即时互动的交流平台,又比笔记本电脑更易携带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传媒圈里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转等死,早转早死。"这是纸媒转型中的一种悲观论调,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反映的是转型中的兴奋与现实困境的尴尬。每种新的传播形态一出现,总会听到一番喝彩声,过后又发现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妙。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发布了iPad平板电脑后,举世欢呼"我们进入了iPad时代"。于是,美国新闻集团与苹果公司于2011年2月开发了第一份完全的iPad报纸《The Daily》,不通过任何平面媒体发表,甚至没有网络版本,号称能解救传统纸  相似文献   

9.
江小静 《青年记者》2013,(22):19-20
围绕一个整体品牌,以多种渠道、多种手段的协同配合来实现"范围经济"的盈利模式,是很有价值的探索,也可能是未来媒体经营的方向。当下,几乎所有的纸媒都在为如何持续地、体面地"活着"而纠结不已。笔者所在的新民周刊是一份有着15年品牌积淀、在全国市场有着可观发行量和品牌传播力的杂志,近年来我们认真研究目标受众和广告主的需求变化,努力生产产销对路的报道产品,在纸媒、官网、微博、微信、iPad、  相似文献   

10.
2010年iPad的发布给传媒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带来了契机,各大纸媒纷纷试水平板应用。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今年二月推出了专门为iPad开发的平板电脑报纸《日报》,这一突破性的尝试将为全球报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范本。本文试从平板报纸产生的背景、现状、收费模式和前景等角度解读这种新媒体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戴元初 《视听界》2012,(2):123-123
今年2月初,英国《独立报》发布消息称,曾在一年前将iPad等数码产品视为纸媒重获生机有效工具的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日前却放弃了一个为苹果平板电脑等类似数码产品提供体育和娱乐新闻的项目(ProjectTwo22)。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电子")承建的"现代快报方正畅享全媒体生产平台"正式通过验收。该平台将真正实现视音频、稿件、图片,iPad、iPhone、PC、纸媒、网媒、掌媒等多媒介、多素材、多终端的全媒体生产和发布。这份曾享誉中国报业、至今仍执江苏都市报业牛耳、全国都市报前十强的都市快报,将通过该平台逐步推进全媒体战略,在媒体融合时代焕发都市报业新活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国际传媒业延续了合作与创新的时代主题.尽管发行量下降、收视率下滑的消息依然不时传出,但是,拨开云雾,我们看到了一些新气象:比如报业的多极化格局,比如iPad点燃了纸媒的热情,比如电视领域的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的冬天,似乎不只是天气格外寒冷。一系列重要纸媒或是关门、或是宣布改出网络版,而一个专为iPad制作的《THEDAILY》出生不到两年同样关张,曾经似乎清楚的传媒发展取向又变得似乎模糊。这提醒人们,把内容产品放在新传播渠道、移动传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新闻集团宣布于12月底关闭《The Daily》。这份背靠传媒航母打造的iPad付费新闻阅读产品的停刊,在国内业界引起广泛关注。时值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The Daily》的停刊无疑给业界泼了一瓢凉水。探究和反思《The Daily》停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如何拯救自己,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媒介融合的实体样本——华西都市报推出的以二维码技术为支撑的"魔码阅读器"在纸媒版面上的运用为案例,分析了纸媒与新媒体在更深层次上"一体化融合"、"实体化融合"与"应用化融合"的路径,为纸媒的新媒体化和纸媒应对新媒体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2,(10):80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来自数据公司Distimo的调查显示,iPad用户每日平均花费7万美元通过iOS的报纸杂志功能购买报纸和杂志内容。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纽约时报》、《TheDaily》和《纽约客》,最受欢迎的200个应用中,新闻应用占有7%。因为很多数字出版物都可以免费下载,所以营收的大部分来自内置  相似文献   

18.
当下,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纸媒造成强烈冲击,其便捷性使得纸媒在第一时间发布的即时消息不再新鲜。"纸媒的出路在哪里?"这引起了"纸媒人"的深思。于是,不少纸媒将深度报道看成网络包围下的突围之道。《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纸媒更是将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主打品牌,吸引了大批读者。由此可见,把深度报道做"深"成为今后纸媒发展的重中之重。什么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的特殊报道方式,它处  相似文献   

19.
从"特殊时期的非常举动",到扩版风潮中"学界对报纸杂志化的彻底否定",再到今天人们理性地探讨"报纸操作手法的杂志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报纸杂志化"的涵义不同.本文重点回顾和分析了"报纸杂志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及演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状况”大型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统纸媒的持有率很低,而且读者群体老龄化、社会阶层中低层化情况严重.然而,与纸媒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三种移动媒介终端接触行为(线上阅读报纸杂志、线上社会交往、线上浏览新闻等资讯)在“时间-空间-关系-伴随活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特别是线上社交和线上浏览新闻.因此,纸媒在移动传播时代的唯一转型机会,是通过为移动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版权以获取广告和版税收入.而这一点也是国家和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推动力度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